男子唱一首歌向另一男子表達愛意,流傳2000年,至今仍是表白金句

男子唱一首歌向另一男子表達愛意,流傳2000多年,至今仍是表白金句

男子唱一首歌向另一男子表達愛意,流傳2000年,至今仍是表白金句

春秋戰國是一個思想爆炸但戰火紛亂的時代,歃血為盟與爾虞我詐並存,然而歃血聯盟是短暫的,爾虞我詐卻是永恆的。能夠在刀光劍影里長久立於不敗之地的人寥寥無幾,縱然是王室成員也沒有固定的命數,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鄂君子晳便是如此,他身為楚王胞弟又享有盛名,卻無奈命喪王權鬥爭,只留下了一首傳唱千古的情詩。

公元前529年,楚靈王外出征戰,公子比與公子棄疾聯合襲擊郢都,並取得了政權,子皙亦參與其中,因此被封為令尹。子皙被封賞受爵的這一天,身穿貴服佇立在河岸,面對江山雄心萬志。這時有一個越國人撐船駛過,他非常敬愛子皙,便當即演唱了一首越曲獻給了子皙。

男子唱一首歌向另一男子表達愛意,流傳2000年,至今仍是表白金句

但子皙不懂越語,一位懂楚語的越人於是將這首歌的意思翻譯給他聽。子皙聽罷十分高興,便按照楚人的禮節,雙手扶住該越人的雙肩,然後將一襲華麗昂貴的綢緞披在了他的身上。這首歌的本意已經不可考證,但它翻譯過來卻是一首感情濃郁的情詩。

《越人歌》佚名

今夕何夕兮,搴(qiān)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zǐ)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是中國最早的一首翻譯作品,堪稱中華情詩的藝術源頭之一,尤其最後一句流傳甚廣,至今都是為人傳唱不息的名句。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竟然是一個男人寫給另一個男人的詩,那麼這首詩講了些什麼呢?

男子唱一首歌向另一男子表達愛意,流傳2000年,至今仍是表白金句

"今夕何夕兮",是一句感嘆語,相當於:今天是怎樣的好日子啊!我在河流當中泛舟而遊。"搴"是拔取的意思,這裡是指泛舟。這一句點明瞭故事發生的地點,並表達出了船伕的興奮心情,但具體是為何而興奮卻沒有言明,這為後一句埋下伏筆。

"今日何日兮"語意同上,起到感嘆作用。"得與王子同舟",原來船伕如此高興的原因是能與公子皙一同泛舟,船伕與子皙之間有著顯著的階層差距,然而他卻得到了這位貴族的垂青,自然分外開懷。這就相當於,粉絲能夠與朝思暮想的明星坐在一起共享燭光晚餐,這種突如其來的幸福感必定使人激動不已。

男子唱一首歌向另一男子表達愛意,流傳2000年,至今仍是表白金句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能夠蒙受你的恩寵我感到十分羞愧,你竟不以我鄙俗為恥。這是一句十分有水平的拍馬屁詞,借貶低自己來抬高對方,令對方感到極度舒適。這與下一句意義相似:"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能夠結識王子您,我的心緒紛亂不止啊!

船伕的思路很明晰:前兩句表達自己有幸見到子皙的心情,中間兩句拍了兩個好馬屁,那麼這最後一句便是要抒發出中心主旨,喊出那至為重要的壓軸之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山上有樹木,樹木有枝丫,而我的心中喜歡你啊你卻不知曉。

男子唱一首歌向另一男子表達愛意,流傳2000年,至今仍是表白金句

山有木、木有枝,這是一句經典的比興句,這兩種現象在自然界人人都可看到;但是自己對別人的愛意卻只有自己清楚,對方渾然不知。兩種情形的對比,襯托出作者情感無處釋放的悲傷。同時,"枝"與"知"為諧音,所以這句所使用的手法有比興、諧音以及雙關。

然而,當這首歌流傳之後沒多久,子皙和公子比就被公子棄疾逼死了。嗚呼,詩裡詩外,都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而這首《越人歌》則代表了兩千多年前至高的藝術水準,它穿越了長遠的時光仍歷經彌新,為我們繼續講述著當年的故事,繼續感動著後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