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欄目請你嚐鮮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朵花可以見證春天的絢麗。在我們身邊,從一件商品、一次出行,到行業裡的一次創新、一點改變,再到統計圖表中的一組數值、一個拐點,都折射著中國發展的蓬勃生機。今天起,本版推出“微觀”欄目,和讀者一起,以小切口打開大視野,用生動細節拼貼斑斕圖景。本期推出“抗疫細節中的發展潛能”系列。

——編 者

一條生產線日產120萬隻口罩,相關企業半天拿到生產許可……隨著各地有序復工復產,口罩等醫療物資的生產不斷提速。小小一隻口罩,既是醫務人員抗擊疫情的裝備、保護群眾健康的盾牌,也見證著“中國製造”的強大能力。

除了口罩廠家提能擴產,不少其他企業也紛紛應急轉產,參與到口罩生產中,填補需求缺口。上汽通用五菱組建全自動口罩生產線,實現從造汽車到造口罩的“跨界轉身”;比亞迪宣佈援產醫療物資,首批口罩於2月17日量產;國機集團所屬的恆天嘉華由無紡布生產轉產醫用口罩,每天生產口罩百萬餘隻……一些服裝、食品乃至汽車、電纜製造等企業重組產能,全力保障口罩供應。目前,我國口罩日產能產量連續快速增長,雙雙突破1億隻。

小口罩 大产能 |“微观”栏目请你尝鲜

面對假期過後的用工、物流困難,面對口罩行業前期投入大的狀況,一個個企業“緊急轉身”,肩負起確保物資供應的重任。有企業在網上發佈“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的“英雄帖”,有企業發出“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的誓言,彰顯出共克時艱的責任擔當。

小小一隻口罩,關聯產業鏈各環節,涉及數百項產品,哪一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生產進度。除了少數具備產品設計、裝備研發、原料渠道、人力儲備等全鏈條能力的大集團可以自行生產外,更多企業開啟了口罩生產的合作模式。重工企業研發口罩機,汽車企業貢獻出原本用於生產隔音棉的聚丙烯材料,紡織企業提供廠房和技工……各企業有設備出設備、有原料出原料、有工人出工人,凝聚起齊心抗疫的生產合力。

非常時期的擴能速度、轉產能力,源自“中國製造”的靈活性。有關部門開設資質審批“綠色通道”,加大對企業擴能項目的支持力度;企業應時而動,迅速打通口罩產業鏈上下游,折射出製造行業的快速反應能力。正如學者指出,無數個分工專業的企業在中國形成一個龐大高效的供應鏈網絡,可以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而迅速重組配套。“中國製造”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撐,成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堅強保障。

至於有人擔心的疫情過後產能過剩的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將由政府收儲富餘產量。不少企業也表示,將根據供需變化做好再轉產準備。無論是順勢轉型、打造口罩品牌,還是再次轉產、尋找發展機遇,相關企業都在國家發展大局和自身成長脈絡中不斷調整定位、提升能力,讓“中國製造”立於不敗之地。

【觀點摘錄】

企業具備一定的跨界實力和優勢,擁有一定的協同能力,加之平常做足了準備,具有一定的底氣,因而可以快速響應和轉產。

——《工人日報》

企業應急轉產的經驗,是此次抗擊疫情的寶貴實戰經驗,會成為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解放日報》

資源得到迅速且有效的配置,也離不開強大的動員與組織能力。

——《廣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