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為什麼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鵬友程


要真正理解老子的這句話,就要了解老子的思想宗旨。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天地萬物的本原,事物的本來面目就是道,一切順其自然。

他的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所以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是說天地對萬物不帶感情差別的,它把萬物看作好似一隻祭祀用的草狗,一視同仁的,颳風下雨,天陰天晴,萬物都在那兒存在,沒有好壞優劣之分。

同樣的思想意景,老子的“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說的是有德行的君主是沒感情的,他把所有的百姓都看成是祭祀用的草狗一樣,無高低貴賤之分,一視同仁。這裡的“不仁”是說對待萬物不添加個人喜惡、願望等一切感情色彩,而是讓事物以本來面目存在,道法自然。




等待日出的麋鹿


這句話出自老子(古代人名)的《道德經》第五章,“芻狗”意思就是“草扎的狗”。因為以前祭祀就有用草扎的狗來代替活狗的事,祭祀完後就把它隨便丟棄。這裡恰恰相反的表現了君王不屠殺活狗而用草扎的“仁”的一面。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天地沒有好惡的意識,也不憐憫萬物,任其生長,自生自滅。

簡單來說就是:天地不感情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

鄒狗是草扎的狗,用在祭嗣時,用過後任人取走生火,這段意思是老子的思想,他認為上天對百姓就像草扎的狗一樣,既不愛,也不憎.無為而治



風花雪月的詩句裡


老子為什麼說: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解析】我們先要明白,何為“芻狗”。

“芻狗”是古代用於祭祀,用稻草紮成的狗兒。古代的祭祀是一件很鄭重莊嚴的事情。此時“芻狗”被賦予了特殊的象徵意義。

祭祀過後,便恢復了它稻草扎的狗兒本意。它被人遺棄、踐踏,只能成為稻草焚燒。

人對“芻狗”並沒有好壞,只是出於某種需求。

【釋文】天地無所謂仁愛,把萬物當成稻草紮成的草狗;統治者也無所謂仁愛,把老百姓當成稻草紮成的草狗。

天地是自然之物,並沒有任何意志。它沒有愛與恨,偏私情感取向。

有道的封建的統治者——皇帝(古代稱天子,天地之子),效法天地管理天下黎民百姓,不對百姓有厚薄貴賤之分。

制度不對老百姓朝令昔改,官員也不橫加干涉,給了百姓一定的自由。

讓老百姓休養生息,老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天下才會太平,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古時漢初皇帝,便是用“黃老思想”治理國家,使漢初成為繁榮昌盛之國。

如果對老子《道德經》整體思想有了解的話,你就能明白老子的意思。

老子看透宇宙萬物運行與消亡的奧妙,主張無為而治。

萬物的生長,發展和消亡都是有其自身的規律發展的結果。

它賦予了萬物自由,不加干涉,因而它才能在自在無為中,達到它自己的目的(無為而無不為)。

現實生活中,家庭是國家的細胞。

在家庭中,大人、小孩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能因為是父母,就要叫孩子如何如何,應按照小孩的天性發展,不能讓他成為你未完成理想的工具。

因為小孩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只要順應他(她)的愛好,正確引導,不橫加干涉,便能成材。


江南義陳志在文武


按照人們一般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那些所謂的聖人都是不仁道的,他們把平民百姓當做芻狗。

如果真照此理解,那就大錯特錯了。這句話最早出自道家經典《道德經》中的第五章,原文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芻狗”意思就是“草扎的狗”。因為以前祭祀就有用草扎的狗來代替活狗的事,祭祀完後就把它隨便丟棄。這裡恰恰相反的表現了君王不屠殺活狗而用草扎的“仁”的一面。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天地沒有好惡的意識,也不憐憫萬物,任其生長,自生自滅。

簡單來說就是:天地不感情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



恰逢長安雪


天地是沒有仁與不仁之分的,萬物都和芻狗一樣是平等的;聖人也是沒有仁與不仁之分的,所有的百姓在他面前都和芻狗一樣平等。天地之間不就像個大風箱嗎?空虛但不會窮竭,發動起來會生生不息。政令煩苛反而會加速敗亡,不如持守虛靜。




念念不忘的清氣若蘭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前面還有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兩句相互承繼,解讀是需要放在一起考慮。

一、宇宙無情無慾,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德高,視人類與萬物等價、同地位。

無論是芻狗還是人,在天地面前都是平等的,雖然存在狀態有差異,但是生命地位是一樣的。

聖人接受天地的教誨,也認可萬物與人類的平等關係,這是一種非常闊大的“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

對待芻狗之類也和對待人一樣,這也是“慈悲”的表現。動植物是人類的朋友,對待朋友自然要公平,一般人做不到,但是聖人一定做的到。因為“聖人無功。”

二、所謂的聖人是“冷血動物”,他崇尚的是“人類中心論。”

另一種理解更簡單,簡單的似乎很難讓人接受,彷彿血淋淋的涮羊肉。“人類是唯一高貴的,其他存在都是為了給人類服務而存在。”類似這句現在的句子。

聖人看不起芻狗,好像還很看得起人類,其實不然。他能貶低芻狗,自然不會看得起地位低的人,他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人的。

如此冷酷麻木的“聖人”,我們不要,也不接受。地球上的萬物和人類都是朋友,雖然因為要吃東西,人類免不了要殺生,但是我們對食物是充滿敬意的。沒有芻狗就不會有今天的人類,文明的發展就更談不上了。

我相信聖人已死,世界大同。




一生有艾


  • 意思是: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出自:《道德經》第五章

朝代:春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翻譯:

在天地之間找不到仁了,是因為萬物都成了沒有靈魂的草紮成的狗,形如軀殼。聖人找不到仁,是因為百姓都成了沒有靈魂的草紮成的狗。但天地是無所謂自私的,對待萬事萬物都一樣。


擴展資料: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謀略國學


老子“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見於《道德經》的五章“多言數窮”。《道德經》共81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面為德經。

第五章全文如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如何理解“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呢?老子是在從天、地、人的角度來闡述這個問題,所以,要把前兩句結合起來看。

一:字面解釋。仁,仁愛。芻狗,用野草紮成的狗,古人祭祀時用,用完即扔。芻,野草。前兩句解釋:天地無所謂仁愛,對待萬物像對待祭祀時草扎的小狗一樣,任憑萬物生長;有道的人無所謂仁愛,對待百姓也如同對待芻狗一樣,任憑百姓自己發展。

二:解析。老子由天地“不仁”,講到聖人的“不仁”,進而突出“守中”的思想。有兩層意思,一是老子表述了無神論的思想傾向,否定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觀點。他認為天地是自然存在,沒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對自然界萬物不會產生任何作用,因為萬物在天地之間依照自身的自然規律變化發展。二是老子在這裡進而提出“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

三:這一見解,表現了老子反對鬼神術,從無為推論下去,無神論是符合邏輯的必然結果。他認為天地是無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需依照自然界的發展規律生長變化,不需任何主宰者凌駕於自然之上來加以命令和安排。

四:“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無所謂偏愛,取法於天地的純粹自然。即聖明的統治者對百姓也不應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傳,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需求安排作息。

對此,老子做了個形象的比喻:聖人不仁,對待老百姓也要像對待芻狗一樣。





猛哥說


謝謝題主。我來試著回答。

這句話最早出自《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要理解“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的意思,得先從幾個關鍵詞說起。

其一,什麼是“不仁”?

“仁”在這裡不是仁義、仁慈這些意思,魏晉時玄學家王弼曾為《道德經》作注時,這樣解釋:“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大體意思是:天地都是自然而然的,萬物都是遵照自然規律而自我梳理、生長,外力無須去刻意干擾,這叫不仁。這個“不仁”,就是既不近亦不遠、既不親亦不疏、既不離亦不棄,保持一種自然的狀態。這就是“不仁”之意。

其二,什麼是“芻狗”?

傳統意義上把“芻”理解為草或拔草,如《說文》:“芻,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但其本意是小、弱、不成熟,如《釋名》:“鄒,狹小之言也。” 狗是人的忠實伴侶,因而,許多地方人死後,後輩要用紙和竹製作殉葬品——“芻狗”,下葬時燃燒,為逝者送葬,讓狗狗在陰間繼續陪伴主人。這“芻狗”從製作到燃燒成灰,象徵著事物從生到滅的一個自然的過程。這就是“芻狗”之意。

其三,“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意義

理解了“不仁”和“芻狗”,就能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結合前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意就是:萬物與百姓乃至小狗,都有其自身從生到死的自然演變過程,天地人不干預、不偏私萬物的自然演變,任由萬物按照自己的規律自生自滅;聖人不干預、不偏私百姓(哪怕是小狗)的自然生活狀態,任由人和人類社會按照自身的規律自然發展。

老子其實想表達自己的哲學思想,同時也是樸素而深刻的道理:世間萬物和人、和芻狗一樣,都是平等的,都有著自身生存、發展、演化的規律,這是自然法則,必須要得到尊重,天地不能干涉、干擾,聖人也同樣。正因為天地、聖人不干預、守法則,萬物在他們面前都是一樣的對待,這才是真正的公平,才不會有人為地製造的不公平。

以上僅個人理解,不妥之處請批評。謝謝。


作家劍鋒的園子


如果只看這一句,就會覺得老子是在揭露聖人的無情,冷酷。但真的是這樣嗎?

一、出處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chú]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第五章。

要想明白這一句話,我們首先需要理解“芻狗”。這個詞的意思是用稻草紮成的狗,古代用於祭祀。祭祀完就扔掉或燒掉。

如果直接理解起來是:聖人並不仁慈,只把百姓當做沒有生命的祭品。但這樣理解和老子真正的意思相差很多。

所以我們應該結合上下文看一下,完整的句子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二、解釋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沒有什麼仁慈,只把萬物當做祭品。但這並不是在批判否認這種不仁。因為老子一向主張“無為而治,道法自然。”

老子很尊重自然規律,這點是大家一致認同的。

他覺得天地真正的恩澤,就是順應自然大道,讓萬物自然生長。而聖人也應該像自然學習。聖人真正的仁愛就是無為而治,給百姓真正的自由,對待百姓公正。讓百姓自己發展自己。這樣國家才能夠長治久安。

也就是說,天地沒有仁愛,聖人也不會偏愛。不會對誰好,也不會對誰壞。讓天地萬物各得其所,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狀態。

大家可以想一下這樣的場景:

天地有了感情,對饑荒的地方十分憐憫。於是天降饅頭,水。這樣人會因為懶惰,而失去最基本的能力。走向滅亡。

而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在瞭解到百姓的貧窮之後,非常得痛苦。於是想要改變這種狀況,發下命令,把最賺錢的辦法告知百姓——例如當程序員。後來發現這樣人們最基本的生活就難以維持,而糧食成為最珍貴的東西。就命令所有的人去勞作耕地。這樣的國家太混亂了。

聖人其實有時只在必要時期,起到調節作用就行。不必小題大做,干涉百姓的運行規律。看似是仁慈,但實際上對百姓來說太殘忍了。

一句話概括就是大愛無私,這是對萬物,百姓最好的方法。

我是 ,想和你一起讀書,學習。讀書之路,我陪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