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疫情下,很多孩子不能及時開學,上網課成了大家一致的選擇。

一般孩子在家上網課都是這個狀態: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還有在線上體育課的,心疼老師一分鐘。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在線的學生往往是這個樣子的,老師看到的是“群娃亂舞”。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還有的老師累成狗,學生卻悠然躺在被窩裡的。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

年輕的女老師可能會為了直播課早早起床,洗頭化妝;年長的老師可能會為了一個在線簽到而研究一天;體育老師為了呈現完整的動作,可能線下錄製好幾遍……

而面對著冰冷的電腦屏幕,原本面對面一兩句話能講清楚的問題,可能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再加上批改作業和答疑時間,老師們幾乎成為了24小時的在線客服。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然而,對於有的學生來說,上網課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

很多貧困地區,信號還覆蓋不到,孩子們只能翻山越嶺的找信號,去學習,去上課。

他們不能像上面的那些孩子一樣,幸福的在家裡,無憂無慮的上網課。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在西藏昌都,有一位

在雪山山頂上學習的姑娘,她叫斯朗巴珍

在毫無遮蔽的風雪中,坐在石頭上學習,一學就是四個小時。

因為要寫字,她連手套也不能戴。

為什麼要在這裡學習呢?

因為斯朗巴珍家的四周都是雪山,沒有信號,只有在這雪山的山頂上,才有信號。

為了學習,她只能從2月19號學校開網課開始,就每天花30分鐘爬到雪山頂上,在寒風中學習。

好在西藏昌都市移動公司工作人員瞭解到這一情況後,致電學校,詢問了斯朗巴珍的家庭住址及聯繫方式。

在2月25號開始進行4G基站搭建,2月29號基站搭建成功,信號滿格!

斯朗巴珍終於可以在家上網課,好好學習了!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在陝西省鎮安縣的青銅關鎮,有一個老陽山村,

有一群八九歲的孩子擠在簡陋的帳篷裡,或蹲或坐,

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捧著書本,

認真的盯著屏幕里老師的講課,

小手在快速的做課堂筆記。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搭帳篷的這個地方,在離他們村子5公里外的箭封埡山頂,

因為只有這個地方手機才有信號,孩子們只能每天徒步5公里上山,

山上的氣溫已在-10℃以下,一頂薄薄的帳篷,又怎能給他們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呢?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從學校把延遲開學改成上網課起,河南南陽淅川的高三學生小通,每天早上8點都會準時的搬著小板凳,帶上一天的學習資料,冒著寒風在鄰居家的屋頂開啟一天的網課學習。

因為家裡沒裝寬帶,他只能向鄰居求助借wifi,而屋頂的信號最好。為了不打擾鄰居,他便將屋頂當作自己的教室。

上演了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他說,他的目標是考上浙大!

讓我們為這位“屋頂男孩”默默祝福吧!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在雲南會澤縣的某個村裡,每天早晨7點,都有3名高中生約好一起爬山。

他們不是去看風景,而是去3公里外的山頂找信號,上網課。

爬山畢竟和走平坦道路不同,路上要走半個小時。

早晨氣溫很涼,有時候還會下雪。

在他們所讀的東陸高中,全校這樣的學生有大概100多個,

因為會澤縣大多數學生都住在山區,網絡問題導致他們不得不跋山涉水的找信號。

這只是當地一所高中的數據,其他高中恐怕也差不多。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屋頂老師”、“山頂女孩”、“屋頂男孩”……

他們的生活就是現代版的“鑿壁借光”,因為教育基礎設施缺陷,而付出了比同齡人多十倍的努力。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我們理所當然的以為,疫情來了,當然要去上網課。

但我們沒有想過,沒有網絡條件的孩子們,他們去哪裡上網課?

我們理所當然的以為,疫情來了,當然要用智能手機來學習。

但我們沒有想過,有超過4億的中國人還沒有用上智能手機。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根據2019年《中國數字鄉村報告》的統計,農村互聯網的普及率也僅為38.4%

還有很多地方,算在普及範圍內的,信號也差到用不了4G,那麼智能手機還不如老式的諾基亞好用。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目前能覆蓋到絕大多數農村的,只有電視直播上課。雖然農村沒有網,但電視大部分還是有的。

但電視直播,每天各年級學生頂多能上一節課,知識量還是達不到。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所以普及網絡,普及智能手機對於我們這個國家,還任重而道遠。

儘管我們已經是舉世公認的“基建狂魔”,但是世間總有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一步一步來,中國基建是老百姓的基建,不是修建了多少富麗堂皇的宮殿,而是在窮鄉僻壤裡修建了跨越鴻溝的隧道大橋!

中國基建之所以牛,就是在別人都搖頭放棄的地方,一步一個腳印的從0做到100!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若不是疫情捅破了這層窗戶紙,那些被隔絕在山裡的孩子們,還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用上穩定的網絡。

但我們也不可操之過急,路總要一步一步走下去。

什麼時候才能讓中國每一個窮山溝裡的孩子都可以上網課?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的是未來一定可以實現,時間不會太短,過程也不輕鬆,會有基建人的汗水鑄就!

我們期待著這一天早日到來!


疫情來臨,現代版的鑿壁借光上演,他們付出十倍努力去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