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傅瑩:我是如何“煉”成新聞發言人的

筆記|傅瑩:我是如何“煉”成新聞發言人的

我與記者會的初次接觸

1988年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第一次會議上,錢其琛被任命為外交部部長。他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次外長記者會,由我擔任現場英語交替傳譯。當時我從英國肯特大學留學回來已兩年,在外交部翻譯室英文處工作。

記者會的交替傳譯比平日難度更大,容錯度很小,翻譯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為了進入狀態,我大約提前40分鐘就到了人民大會堂,在陝西廳等候。這是我第一次為這麼重要的記者會做翻譯,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緊張,心慌,手心發涼。

過了一會兒,錢其琛外長到了,他一如往常,冷靜平和,快步走進來。

“緊張嗎?”他看著我,關心地問。

“是,特別緊張。”我如實回答。

“今天是考試,考你,也考我呀。”錢外長這樣說。

我一下子醒悟,這個時刻,怎麼還在糾結自己的緊張,壓力最大的是錢外長。

筆記|傅瑩:我是如何“煉”成新聞發言人的

我感到自責。突然想到在哪本書裡看到過,一種緩解大腦和心理緊張的辦法是讓肌肉緊張和活躍起來。於是,我跑到盥洗室,原地跳了50下,很快氣喘吁吁、渾身發熱,而激烈運動所導致的心跳加速,好像確實緩解了心理壓力帶來的緊張感,至少不覺得那麼冷了。

我回到接待廳,錢外長仍然安靜地坐在那裡。他看著我跑出跑進,寬慰地笑笑。他的平靜很快感染了我,我的內心也慢慢平靜下來,準備迎接記者會。

記者會開始了。錢外長語速比較快,用詞精煉簡潔。現場如何準確把握他講的話,對我真是不小的挑戰。我努力跟上錢外長的思路。當人處於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時,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中記者會就結束了。

這是我與人大記者會的初次接觸,至今印象深刻。這次經歷讓我在控制情緒的能力上實現了一次提升。

錢其琛外長於我而言是一位既嚴厲但又充滿關懷的領導和老師。我曾經有兩年主要是給錢外長做翻譯,他的含而不露、專注、堅定和寬忍,對我影響很大。

筆記|傅瑩:我是如何“煉”成新聞發言人的

單打獨鬥?不,我需要一個團隊

在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看上去像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沉著冷靜地面對記者提出的各種問題。經常會有人問我,你是怎麼做到對那麼多問題應付自如的?

我的背後有個專業團隊。

我在2013年3月第一次做發佈會時,準備時間非常倉促。面對那麼多社會經濟問題和法律專業內容,我無法做到把每一個問題都搞懂弄透,整個過程讓我備感吃力。我當時意識到,這種準備方法不是長久之計。

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對工作的主客觀條件、有利和不利條件以及工作的環境和基礎等進行分析。在2014年的籌備工作之時,我開始組建起一個小團隊。首先選擇的是人大機關有豐富經驗的資深專家和有法學理論素養的幹部,他們熟悉人大業務。後來在2015年的籌備工作中,我又邀請到幾位院校和智庫的成員加盟,包括法學、經濟、國際關係和傳播等方向。

團隊的討論常常出現多種聲音與多個角度的交鋒,正好反映了當下中國社會多元觀點和多種訴求共存的現狀,幫助我避免偏頗:

團隊的任務分成三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是篩選和梳理問題。
  • 第二個階段是針對重點問題做調研和擬寫答問要點。
  • 第三個階段是演練。在這個過程中,我鼓勵他們“橫挑鼻子豎挑眼”。
筆記|傅瑩:我是如何“煉”成新聞發言人的

尋覓公眾心中的問號

我初做發言人時,最強烈的感受是被淹沒進了問題的海洋。在每年發佈會的準備過程中,我和團隊時時考慮的是,怎樣在有限的一個多小時,傳遞出公眾期待的重要信息,解決人們心中最多、最大的那些問號。

從何處著手?先從媒體關注的問題中進行“海選”。我和團隊在此基礎上,最終選出大約70個重點問題,作為準備新聞發佈會的基礎。

為什麼是70個,而不是更多或者更少?

算是經驗之談吧。

  • “不是更多”,是因為無法更多,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也無須更多。70個“問題”實際上是70個“話題”,比如霧霾、反腐、“十三五”規劃、朝核、南海等,它們是從大量問題中“濃縮”而來的,基本能覆蓋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範圍。雖然記者對每個話題都有可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完全不同的問題,但是我只需要做好對話題的準備,然後依靠技巧回應關於這個話題的各種提問。
  • “不能更少”,是因為再少恐怕就覆蓋不住公眾關注的範圍了。

選擇的標準首先是公眾最關心什麼,同時也要考慮問題的指向,也就是說,這個問題是否應該由全國人大會議發言人來回應。比如涉及政府管理方面的問題,就適合在相關部委負責人記者會上或者總理記者會上問。

第二個門檻是“喜歡聽”。

如果說讓人“聽得懂”是“技術”,那麼,讓人“喜歡聽”就是“藝術”了。

人們喜歡聽什麼樣的話?我的體會是,人們最喜歡聽真誠的話。真誠不是形式,是實實在在的感受,是一種觸摸不到卻能通達人心的感覺。只要對人民群眾懷有敬畏感和責任感,真誠就會融入語言,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讓人“喜歡聽”,我個人體會,還可以有一些幽默。

例如,在2016年的新聞發佈會上,我回答記者關於霧霾的提問時,談到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壓力山大”,讓公眾以非常形象的方式瞭解我們的立法者。這樣的網絡語言詼諧甚至俏皮,可以在發佈會上營造讓人放鬆的氣氛。

但是,選擇一些時髦的語言需要相當謹慎和適度。我很少現場臨時想到什麼說什麼,講出來的話多數是經過學習和了解的。這點要感謝團隊中的年輕人和一些智庫朋友,他們經常會用新鮮的觀點和語言來闡發道理,讓我覺得被吸引,從而容易接受他們的想法和建議。

第三個門檻是讓人“記得住”。

回答每個問題都需要考慮傳遞一個什麼樣的核心要點,要有幾個關鍵句子,讓人印象深刻。

筆記|傅瑩:我是如何“煉”成新聞發言人的

訓練、再訓練

新聞發佈會總有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成分,好的新聞發佈會引人入勝之處,恰在於其可預見性和不可預見性的交錯。

對我而言,將重點問題的答問要點建構好,只完成了發佈會準備工作的一半。若想應對好不可預見性,最大限度地提升臨場應變能力,我需要:一是牢記答問要點,二是訓練據此應對各類問題的能力。

訓練的第一步是牢記要點,尤其是其中的核心內容要爛熟於心。目的是面對這類提問時,能較順暢、清楚和口語化地表達出來。

我把一天分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個時段,每個時段的開始都要強化前一次訓練的答問提綱,再記新的答問提綱。我讓助手把答問提綱一段一段地錄在手機裡,在午飯後散步的時間聽,然後複述。針對出錯率高的詞彙和表述,有時下班後,我會找人少的公園,在一個角落對著一棵樹重複多遍,希望訓練出口腔肌肉的記憶慣性,避免在這些詞彙上卡殼。這也是當年學英語時常用的強記方法。團隊成員開玩笑地提醒我,每次要換一棵樹,別讓那棵樹厭煩得枯萎掉。

訓練的第二步是演練。

怎樣訓練?由團隊成員圍繞重點問題對我進行交叉提問。一般只有兩三名助手參加,他們記下我的口誤或遺漏,逐一指正。一次又一次的演練使我的表達越來越順暢,也更加自信,自由發揮的空間也越來越大,時常出現靈光一現的想法,成為將來可使用的亮點。

第三階段是模擬演練。

根據我的經驗和觀察,一個人的能力在壓力之下會受到自己緊張情緒的影響,正常的思維和表達都會受到抑制,好的情況下能發揮出70%,特別緊張的時候只能發揮50%左右。為了熟悉和適應現場的緊張感,需要提前進入角色,我會在發佈會之前的最後一兩天,進行模擬演練。團隊會佈置一個模擬新聞發佈會的場景,包括架設起一臺攝像機,準備好我需要使用的電腦,有人扮演主持人,有人當記者提問,還有人負責計時和記錯。大家分工配合,嚴格按正式程序和方式進行,時間也是一個小時左右,基本可以接近發佈會的強度。

最後一件需要記住的重要事情就是:微笑。

說到底,微笑是一種態度。這不僅是新聞發言人對公眾的態度,我想,也應是中國對世界的態度。

(摘自《公務員文萃》2019年第4期)


稿件來源:《我的對面是你:新聞發佈會背後的故事》

筆記|傅瑩:我是如何“煉”成新聞發言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