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結束戰國的是秦國而非其他國家,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戰國末期,能具備統一六國的國家至少有三個,如趙國,楚國,秦國,那為什麼是秦國統一了六國呢?今天就帶你來了解一下。


為何結束戰國的是秦國而非其他國家,看完你就知道了

戰國七雄示意圖


先來說說楚國。

楚國的崛起應該是從楚成王開始的,奄有江漢,不斷兼併周邊小諸侯國,周天子賜胙命楚國鎮守中南。楚莊王時期,問鼎中原,邲之戰大敗晉國而稱霸開創春秋時期楚國鼎盛時代,進入戰國,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一時間兵強馬壯,初露稱雄之勢。 楚宣王、楚威王時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楚國至此達到巔峰。

那楚國為什麼沒有統一六國呢?原因也很簡單,在楚國的歷史上並沒有出現過重大改革,這也就導致了楚國的經濟,文化都發展緩慢,加上統治者的政治建設未能隨之發展進步,未能滿足生產者的要求而遭至滅亡。

再來說說趙國

三家分晉之後,周威烈王始命趙烈侯趙籍為侯。至趙武靈王(前325年—前299年)始稱王。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趙惠文王任用廉頗,藺相如等能臣,趙國的鼎盛時期來的比較快,但是趙國沒能統一六國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趙國只進行了軍事改革(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並沒有進行制度改革,加上趙武靈王晚年繼位問題內亂不止。

第二,趙孝成王急於求成而失敗。

趙國失敗的最大節點,無疑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讓趙國損失了45萬人,以至於大傷元氣。從此失去了和秦國較量的本錢。

這場仗的失敗,有趙括“紙上談兵”的因素。不過,根本的原因,還是趙孝成王急於求成。就當時來說,他還根本就不具備和秦國爭霸的能力,當時他就應該韜光養晦。在上黨郡提出想歸附趙國的時候,他就不該貿然答應。不答應,他就不會被迫和秦國作戰,被迫押上全部的軍隊和國力來打這場仗,最後出現斷崖式的變弱。


為何結束戰國的是秦國而非其他國家,看完你就知道了

秦滅六國示意圖


接下來我們看看秦國。

秦國一直都是比較特殊的,從一個邊陲小國通過變法逐步走向強大,由他國眼中的蠻夷之地變成人人畏懼的虎狼之國,這中間經歷了多少苦難。學過歷史都知道,秦國的富強是從商鞅變法開始的,到了戰國初期,秦國更是在戰國七雄的新晉霸主魏國的不斷攻伐之下,萎縮在函谷關之內,近百年未能東出,國家不可謂不弱,民力不可謂不弱,軍事不可謂不弱,就在這樣貧困極弱的時候,東方列國為何沒有攻伐滅掉秦國,反而等到它逐步強大起來,一步一步地侵吞各國,以至於山東六國只能通過合縱的方式去抵抗秦國。

簡而言之,秦國前後用了十年時間就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從此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秦的統一使人民可以在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秦朝推行了許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為中國長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來侵略,保持國家的獨立,這與秦統一的開創之功,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繫。

秦始皇用不到20年時間,並滅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550多年的戰亂局面,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大帝國。這個大帝國對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使中國古代社會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為何結束戰國的是秦國而非其他國家,看完你就知道了

秦疆域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