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六成中国医生年薪不足10万;优剪是如何快速扩张的?

逾六成中国医生年薪不足10万;优剪是如何快速扩张的?

微信公众号:商业科技创投圈(spark-share)

让优秀的人才在公司的主战场和第一线感受他们自己的价值。正当IBM等公司大肆宣扬雇员终生制时,前通用电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韦尔奇却在上任初始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并进行了大量裁员。韦尔奇认为,没有竞争,就不会有发展,不仅仅国家经济是这样,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人都是如此。市场变化多端,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成为安全的就业天堂,除非它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韦尔奇曾自豪地说:“在GE,我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终身就业,但能保证让他们获得终身的就业能力。”

今日商业科技焦点:
✅逾六成中国医生年薪不足10万
✅为什么在线教育没有赢家?
✅体温枪“一枪难求”成商机?
✅优剪是如何快速扩张的?
✅如何看待罗永浩微博狂发13条“广告”?

逾六成中国医生年薪不足10万

国内大多数普通医师与少数名医的薪酬差距悬殊。业内人士称,国内有几十位医生的年收入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然而麦肯锡的数据显示,国内逾60%的医生年薪不足10万元人民币。根据2017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初级职称组的平均年收入约为5.8万元,正高级职称平均年薪也不过刚过十万。《白皮书》认为,作为执业成本高、风险高、工作强度高的‘三高’人群,中国医师收入与其社会贡献不相符合。该调研还显示,有45%的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主要原因仍是对收入不满意。另一项数据显示,中国医生的平均薪资是中国平均薪资的1.6倍,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字在3倍以上。界面新闻认为,医师薪酬水平的落后造成了医生短缺,还导致农村地区出现了医生辞职潮。

为什么在线教育没有赢家?

黑板洞察发现疫情期间,线下教育一片萧条,而多家在线教育企业却市值暴涨。但在行业发展火爆的背后,在线教育机构却有多家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在线教育机构真的在这次疫情中赚得盆满钵满了吗?疫情结束后在线教育是否会持续火热?

✅“免费”课并不“免费”
在线免费课营销的推出本身更应该说是一种“流量入口”,但涌入市场的免费营销课程混着公益课程形成了一股在线教育免费巨潮,冲击着正价课的产品。再加上师资、场地、架设服务器、后期处理、后期维护等等问题实际上免费课成本远超人们的想象,每个学生一周上一节课仅供12800名学生观看教育公司就需要投入约40万人民币的带宽费用,而事实上一个孩子每周上课却远不止1个小时。对于在线教育企业来说,真的是谁的苦谁知道。

✅被免费课“裹挟”的在线教育
此前的互联网教育存在一个一直以来的长期营销手段——低价课。而此次疫情推出的免费课主要围绕线上课程展开,意在让用户更多接受线上教学模式,进而推出自己的核心课程产品。但免费课程吸引到的核心用户占比不高,以模式类似的低价课为例,通常情况下,一个用户从接触到教育产品的品牌广告直到转化,最终的留存达到30%已经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长远来看,在线教育没有赢家
这次免费课大战,对于整个在线教育行业来讲是一次大考,考验了很多教育企业的底层能力。短期内增长的众多用户对行业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行业还没有准备好。最后的结局变成了赔本赚吆喝,从长远来看甚至影响了用户对在线教育的信心。这些教育企业自身的经营思路钳制了自身的企业发展,将原本应该投入到师资教研上的经历与成本投入到免费的营销课程上,没有将自身硬实力做足。

✅结语
对于未来,我们坚定的看好在线教育,但是我们并不认为一场疫情就能让整个在线教育行业彻底站稳脚跟,在疫情之中的免费课大战,没有赢家。不论在任何时刻,企业之间比拼的还是底层的基础能力。未来某一天将会迎来在线教育的黄金时代。但此次疫情还为时尚早,仓促的在线教育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 你认为在线教育的优缺点是什么?疫情过后,在线教育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在线教育

体温枪“一枪难求”成商机?

和口罩一样变得稀缺的是体温枪。一些投机者嗅到了“商机”,摇身一变成了“庄家”、“倒爷”,一条“炒额温枪的资金黑链”浮出水面。企业复工、公共场所防疫是额温枪的两大重要需求来源。从2月开始,市面上就难买体温枪,当下不少企业为求通过复工审核,不惜以600元甚至700元的高价买一把额温枪(疫情前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普通款额温枪价格约为100元)。

根据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的统计,在2019年之前,国内手持红外体温计的产量一直在20万把至30万把之间,整体市场规模并不大。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额温枪订单突然剧增,出现“一枪难求”的局面。根据工信部2月初披露的数据,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的市场缺口约为55万把。根据上述数据简单计算,这个需求缺口是过去两年产量的总和。

目前现状是谁都买不到体温枪,但在微信、QQ群等平台上,却有很多人宣称自己手里有几十万的货,还报价不一,比如很多人都宣称自己有倍尔康体温计。这些群都是线上倒卖体温枪的江湖缩影。而这个国内知名智能体温计生产商只能在厂门口树立巨大的提示,货都被政府统一存储调配,注意不要受骗。还有关于“额温枪黑市”的时评论道提到,额温枪全国能批量供货的企业不超过三家,根本满足不了这么大的防疫需求,特别是短时间的需求。政府需求都有缺口,而这些“倒爷”还会跑到厂家门口拍摄出货视频。

因为疫情造成需求大,目前国内稍有技术实力的额温枪厂商,产能基本上都已由政府调配,紧急生产用于公共场所防疫的额温枪订单。其他商业渠道的订单需求暂时难满足。但另一方面,医用额温枪是精密测量仪器,涉及百余种原材料,供应链长也是额温枪缺货现状短期难以缓解的重要原因。目前全国复工还在逐步恢复,加上产能的扩大,缺料情况依然会动态出现。

但几大主力生产商都在想尽办法扩大产能满足需求。九安医疗把日产量提高了两倍,已暂缓电商及线下商业渠道合计14万台已收款货物的发出时间,尽全力优先保障公共卫生防疫需求。鱼跃医疗的额温枪2月份内10天的产量就超过公司过去3年的产量。还有不少外行单位也加入了生产大军,以及资本也看好相关企业,只为赶上这一趟车。#消费

优剪是如何快速扩张的?

传统美发行业不仅成本高,切客户体验也差。与之相对的快剪行业开始进入人们视野。深圳的优剪只用了4年时间,就在深圳建立300多家,全国600多家门店。快剪,会是下一个十亿美金的独角兽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分析了这个行业的利弊。

理发行业的痛点
1.复杂多样的业务带来了高额的物料成本,拉高了经营中的固定成本。
2.顾客面对反复的推销,理发体验大大的降低。
3.因为要有不同的理发师,护理师,染烫师和洗发师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需求,因此理发店的员工并不是处于高效的工作状态。
4. 传统理发店对于场地有着较高的要求。场地过小经营的业务种类就非常有限,经营过大则面临场地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快剪行业的优势
1. 提升人员利用率和场地利用率
单一的业务模式,纯剪发而没有耗时的染烫护理,一方面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另一方面也能够让用户获得准确的的等待时长,不会因业务不同而剧烈波动。这也增加了用户的消费意愿。
2. 单一的成本结构
快剪行业也需要较高的成本的投入,但这种成本中固定成本占据了大部分,没有多种类型染烫发素的高额流动成本。如果采用大规模开店的方式,拥有更高的议价能力,同时减小了现金流的压力。
3. 更低的价格,更好的体验


因为快剪拥有着大量的客户量,薄利多销,因此单个客户的剪发价格能够被进一步压低。除此之外,没有了各种各样的推销业务大大的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互联网能够带来什么?
通过预约的方式,能够让客户及时的获取排队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理发师的工作效率。而透明的评价机制,也降低了用户的决策成本,提升了购买意愿。
另外因为互联网公司并不是通过营收和成本计算股价,而是life time value(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因此,短时间内的巨额亏损并不会影响资本的进入,反而担心的是扩张速度不够快,被抢占了地盘。

⚡️优剪是如何快速扩张的
1. 资本:考虑到快剪行业单一的成本结构,投资人没有复杂的变动成本,只有固定成本和员工人员成本。
2. 标准化运营:优剪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它拥有自己的培训学院,需要通过笔试考试(确保员工能够执行标准化的流程指令),基本技能测试,培训后经过考核才能够上岗。
3. 会员:相较传统理发店高额的会员卡,优剪19.9的会员价格实惠。通过这种低价的会员扩张,能够更好的提升品牌意识,同时将自有的标准化服务和品牌绑定,建立品牌优势。

❄️优剪的劣势
1. 标准化服务:因为快剪行业靠的就是标准化服务的量,而不是个性化服务的高质量。个性化服务可以寻求更高的定价来大大弥补客户量的不足。
2. 较高的定价:因为优剪需要资金来开发互联网产品,设备也是较高品质的(例如日本的吸发机),加上扩张对资本的需求,所以撑高了价格。
✨快剪会是下一个十亿美元独角兽吗?传统的美容美发行业是否会被新概念完全替代呢?欢迎留言讨论~#创投圈 #创业 #创投

如何看待罗永浩微博狂发13条“广告”?

昨日午间,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在微博突然转发三条电子品牌vvild小野销售服装类产品的消息,分别是卫衣、T恤、鞋子。他还贴心地配上了“2020春节新款”的文案,并注明是锤子设计的产品。要说推荐锤子设计的产品也能理解,但是接下来罗永浩又发布了两条某在线课堂应用的相关信息,用心的文案和海报,让人不得不产生联想。难道罗老师要靠广告“恰饭”了?

罗老师接广告了?


三言财经获悉,罗永浩又连续转载了8条手机品牌某鲨的相关微博,不过这次罗永浩没有进行任何评论。关注罗永浩的网友应该清楚,罗永浩以前基本没有转发过其他手机品牌的宣传微博。不过,对于外界接广告的质疑,罗永浩还是正面回应了。他表示确实没接广告,只是帮朋友转发一些好东西而已。他还指出,不接广告不是清高,主要是赚钱少,还有就是对东西太挑剔。

罗永浩都创业干过什么呢?
1、他当过新东方的英语老师,创办过牛博网。2012年创立锤子科技,直到2019年坚果手机团队集体加入今日头条。
2、他还尝试做过一款社交软件聊天宝,一度声势浩大,不过最后也无疾而终。
3、在刚刚放弃手机他便转向电子烟。
4、而他最近的一次创业就是与鲨纹科技联合推出除菌材料,但产品却遭到了外界的广泛质疑,直到传出被解约的消息。
可以说,罗永浩追赶过很多风口,每次都踏空,如手机、净化器、聊天宝等。

不创业的罗永浩这段时间内都在干什么?
罗永浩在频繁的发微博,而他的粉丝有1600多万。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罗永浩放缓了自己创业的脚步,转而将微博等个人资源利益最大化,放下了身段、接起了广告。既然创业这么难、运气也这么“差”,他最适合的可能是个人IP价值变现:


1、当老师,教人创业经验等
2、个人流量转化,微博、公众号接广告、直播带货等
3、合伙人中台,专门负责产品发布的合伙人,身兼多职的合伙人。

他大可不必自己创业或者加入某个公司。如果想提高成功率,完全可以选择做N个公司的合伙人,只负责发布会环节。这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叫做“合伙人中台”。你觉得呢?

✨你如何评价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如何看待罗永浩微博狂发13条“广告”?#锤子科技#罗永浩

商业科技创投圈

产品服务推特圈

卫星授时研究所

功夫英语精进圈

热搜头条娱乐圈


微信公众号:商业科技创投圈(spark-sha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