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中實力最低的韓國,靠“他”的變法逐漸強大

前言

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經過春秋時代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國滅齊國,統一六國,標誌著戰國時代的結束。

戰國七雄中實力最低的韓國,靠“他”的變法逐漸強大

戰國七雄版圖

戰國時代的主要脈絡就是秦一統六國和六國奮勇抵抗的經歷,雖然同為戰國七雄,但是各諸侯國的實力相差巨大,戰國初期,楚靠著廣袤的國土,和重用李悝變法的魏、有商業優勢的齊並列成為最強大的三個國家;而後期秦國則一家獨大,趙國也因為奮力抗秦百年而讓諸侯國讚歎;至於北境的燕,則將精力放在向外開拓,期間還有將齊國滅國的精彩表現。這六強可謂是各領風騷,唯獨有韓,因為先天實力不足和處於四戰之地,屢次被周邊的魏、秦、趙欺壓,日子過得不可謂之不苦。

直到申不害的橫空出世,才使得韓國的政壇穩定,百姓安康,軍力發展,國力增強。他在位時,用了十五年就讓韓強大起來,據《史記·七十列傳·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載:

"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鄭之賤臣。學術以幹韓昭侯,昭侯用為相。內脩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彊,無侵韓者。"

作為一個鄭人,申不害為何會成為韓的重臣呢?他又是通過什麼手段將韓國從一個人見人欺的弱國治理成可以和趙秦抗衡的強國呢?接下來就讓筆者帶領大家走進歷史的記載,去探索其中的蛛絲馬跡。

戰國七雄中實力最低的韓國,靠“他”的變法逐漸強大

申不害影視形象

勸王示弱成為國之棟樑

申不害,被後世稱為申子,可見他具有突出的貢獻。他本來是鄭人,但是後來鄭被韓所滅,他也成為了韓人,因為他之前有過做官的經歷,所以也做了韓的低級官員。由於官職低微,所以即使他每日兢兢業業工作,卻也無法獲得出人頭地的機會。

公元前354年,魏軍向韓地進軍,韓昭侯束手無策,向大臣們諮詢意見。當時魏軍以魏武卒名動天下,屢戰不敗,令各諸侯國畏懼。如果應戰吧,實力相差太大;不應戰吧,就要丟掉祖先的基業,所以這些位高權重的大臣不敢擅自發布自己的意見,無法為國君分憂。

就在這個時候,被稱作"鄭之賤臣"的申不害站了出來,提出了一個辦法,他勸昭侯暫時放下自己的身份,拿著國君的信物去向魏王示弱,他肯定地提出魏王會因為韓不戰而屈變得自滿,自大狂傲會引起形勢的變化。昭侯聽從了他的建議,親自帶著國君信物去朝拜魏王,魏王大喜,決定從此和韓結盟,停止刀兵。

戰國七雄中實力最低的韓國,靠“他”的變法逐漸強大

韓昭侯像

這個結果讓昭侯十分震驚,而震驚的同時他也開始佩服申不害,漸漸地提高了他的官職。史書上也對這件事大書特書,據《戰國策·韓三·謂鄭王》中記載:

"昭釐侯,一世之明君也;申不害,一世之賢士也。韓與魏敵侔之國也,申不害與昭釐侯執珪而見梁君,非好卑而惡尊也,非慮過而議失也。申不害之計事,曰:'我執珪於魏,魏君必得志於韓,必外靡於天下矣,是魏弊矣。諸侯惡魏必事韓,是我免於一人之下,而信於萬人之上也。夫弱魏之兵,而重韓之權,莫如朝魏。'昭釐侯聽而行之,明君也;申不害慮事而言之,忠臣也。"

這其實是道家的思想理論,道家認為物極必反,此時魏軍強大,和其硬碰硬是很難戰勝它的,只能讓這種現狀維持下去,到了一個極限後魏國自然會順應天道衰弱下去,而韓國要做的就是等待其到達極限。

戰國七雄中實力最低的韓國,靠“他”的變法逐漸強大

道家思想慢慢被神化

申不害也在這次事件之後,得到了昭侯的另眼看待,昭侯認為他是治國良才,於是力排眾議,任命他為丞相,不過由於提拔速度過快,我們的主人公的根基並不紮實,在朝堂上還是處處受制。直到一件事情的發生,才使他的名望達到頂峰,為後來順利實行變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圍魏救趙之後開始變法

公元前353年,魏軍又起兵伐趙。三晉之家的關係極為複雜,當他們面臨一致危機時,比如秦的威脅,能立刻團結一致,成為一塊鐵板,戮力同心共抗外侮;但是當四境烽火熄滅,缺乏危機時,他們自己就打成一團。魏軍很快包圍了邯鄲城,趙過派人向昭侯求救,但是昭侯畏懼魏軍的實力,又不願意坐視魏軍獨大,陷入了矛盾中,這個時候他想到向申相求救。

不過我們的主人公不願意輕易為了別國的事傷害本國的利益,於是沒有立即答覆他,而是暗中吩咐其他的大臣試圖昭侯的真實想法並思考對策。據《戰國策·韓一·魏之圍邯鄲》中記載:

"魏之圍邯鄲也,申不害始合於韓王,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恐言而未必中於王也,王問申子曰:"吾誰與而可?"對曰:"此安危之要,國家之大事也。臣請深惟而苦思之。"乃微謂趙卓、韓晃曰:"子皆國之辯士也,夫為人臣者,言可必用,盡忠而已矣。"二人各進議於王以事。申子微視王之所說以言於王,王大說之。"

我們的主人公掌握了昭侯的心意後,進諫說應對援救趙。昭侯果然十分高興,在申不害的安排下,與齊國一起發兵討魏,迫使魏軍回師自救,從而解了趙國之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

戰國七雄中實力最低的韓國,靠“他”的變法逐漸強大

三十六計中就有圍魏救趙之計

此事之後,我們的主人公名望達到頂峰,朝堂中的大臣都對他唯命是從,而且昭侯也是十分信任他。在審時度勢之後,我們的主人公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決定在韓國實施變法,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

申相在韓的變法非常成功,其實他變法的內容和戰國時代其他變法大體相同,無非也是老三樣:削減舊貴族的利益重新分配,土地改革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軍事訓練和軍功制度加強軍隊戰鬥力。但是他的變法實施中十分成功,沒有阻力,這是因為他在實施具體的變法策略外還加強了君主集權,通俗地說就是逼迫國君親自參與到變法中,用權力強迫舊貴族交出既得利益。將變法產生的矛盾轉移到了舊貴族和國君之間,因此避免了像商鞅一樣成為舊貴族的眼中釘肉中刺,才能使得變法成功,韓國的綜合實力和軍事力量得以大幅度增強,這也是十五年間無人敢攻打韓國的重要原因。

道家思想融合法家權術

申不害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不過卻和傳統法家人物形象有所區別。我們回顧整個春秋戰國時代的許多法家大賢,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法家的許多大賢無法善終,比如商鞅、李斯、韓非,這是因為法家太剛直,容易得罪人所致。據《史記·七十列傳·太史公自序》中記載: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逾越,雖百家弗能改也。"

而我們的主人公之所以能在治國和變法這些方面都獲得巨大的成就,就是因為他的思想和傳統法家思想有所區別,那就是他將道家思想和法家權術融合並加以利用,所以收到了令人不想不到的成效。

道家認為天地之間存在一套規律,也就是所謂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萬物運行都符合這一規律,治理國家當然也要符合這一規律。他認為宇宙間的本質是"靜",其運動規律是"常"。他要求對待一切事情應以"靜"為原則,以"因"為方法,"因"指"因循","隨順"。"貴因"指"隨事而定之","貴靜"的表現就是"無為"。這就是他主修的黃老之術,也就是他的道家思想。

戰國七雄中實力最低的韓國,靠“他”的變法逐漸強大

戰國時代的刑罰極其嚴苛

而他又提倡君主以"權術"約束眾人,所謂的權術就是指絕對的權力和手段,他認為一國之君要有生殺任命大權,才能讓群臣不敢有外心,全心全意輔助君王。自君王下,位極人臣者也要有自己的權力和手段約束自己手下的人,層層遞進,確保所有人都能在"法"的框架下被約束,從而全心全意為國家服務。

筆者認為,道家作為嘗試探尋世間萬物規律的學術流派,經過多年的運作形成了一套合理的哲學體系,讓申不害對整個世界的運行有了他自己獨立的見解,而在他出仕後,又果斷選用嚴明的法家來作為執政手段。更難為可貴的仕他將二者合二為一,互相借鑑,才能使得自己變法成功,政令清明,讓韓國在虎狼環繞的四戰之地發展壯大,此成就遠遠勝過借大國之力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人,從而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戰國七雄中實力最低的韓國,靠“他”的變法逐漸強大

戰國時代的鼎用作記載法律

結語

我們從申不害的生平經歷中可以推斷出,他一定具備冷靜的頭腦、過人的學識、堅定的執行力等等這些遠勝過普通人的突出能力,再加上些許的運氣,才能做到位極人臣的高位。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他的成功很難複製,在他死後,韓國也果然繼續了衰敗之路,無力和列國相抗衡。

他在位期間,加強了君主集權,朝堂穩定,叛國謀反之人少有,這點在天下為士大環境下的七國之中實屬罕見。並且他效仿前人之手段在國內變法,同時成功地將變法者和舊貴族的矛盾轉移到國君和舊貴族之間,使得變法能順利推廣,最終使人民和國家收益,更是堪稱變法者中少有的善終者,這正是要歸功於他獨特的思想理論體系。

在他的思想理論體系中,將法家作為治國的明確手段,並且用道家的哲學思想去作為基本原則,調控過於剛硬的法治手段,在這種思想體系下,法家的嚴苛重典被巧妙化解,取而代之的是層層遞進的君臣之治。君主在頻繁的"示弱"下體現的是一種無為姿態,是對臣子的一種姿態和愛撫,讓臣子更努力地治理國家,開創了戰國時代法家的新篇章,讓韓國國力因此變強,這也是他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重要原因。

戰國七雄中實力最低的韓國,靠“他”的變法逐漸強大

申不害畫像


參考文獻

1《史記》

2《戰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