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夜里常醒,是脾虚导致,医生:记住3点,跟积食说拜拜

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身体对营养的渴求很大,但是婴幼儿的脾胃发育不完善,喂养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超出孩子的消化水平,损伤脾胃。中医认为"小儿脾胃不足",也有数据显示,在我国约有70%的孩子或多或少存在脾胃问题,这已经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积食、夜里常醒,是脾虚导致,医生:记住3点,跟积食说拜拜

积食与脾胃的关系分解:

脾和胃,都是属于消化系统的,当食物进到口腔以后,经过咀嚼,与唾液混合以后进入胃,在胃里边又一点点开始磨,这样处理以后的食糜再进入脾,脾彻底把它分解后,就运化到全身,变成了可以满足人体需要的营养。脾胃不和就是脾胃两个不能合作了,本来一个管接受的,另一个是帮助吸收的,但是如果能接受不能吸收,不能运化,不能向全身输动,就是脾胃不和。


如果脾胃不和了,比如说胃强脾弱,胃亢进,胃口特别好,特别能吃,但是吃了不吸收,不能运化——脾弱了,吃了就腹泻或者吃了以后肚子越来越胀,这就是胃强脾弱。


积食是脾胃虚弱里的一个类型。积食会引起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又会引起积食,它们之间是互为因果的。

积食、夜里常醒,是脾虚导致,医生:记住3点,跟积食说拜拜

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睡觉和晨起时的表现,6种情况表示宝宝吃的太饱,脾胃动力不足了:

看睡觉时:

1、迟迟不肯睡

食物堆积在肠胃里不消化,腹部就会不舒服,如果孩子迟迟不肯入睡,比较小的宝宝哭闹不止,妈妈就要看孩子是不是晚上吃的太饱了,或者损伤脾胃,水谷运化无力。

2、肚子胀胀的

晚上吃的多,吃了寒凉的水果,肠胃应激加速蠕动,产生大量气体,肚子就好胀胀的,妈妈睡前经常摸一摸,如果宝宝肚子鼓鼓的,敲一敲有咚咚的声音,可能就是吃的太饱,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

3、趴睡易惊醒

趴着睡的宝宝"很聪明",他们不哭不闹,是用这种睡姿缓解肠胃的不适,如果你家宝宝晚上翻来覆去睡不踏实,喜欢"趴着"的睡姿,半夜总惊醒,就要警惕是脾胃虚弱了。


看起床时:

4、疲惫口水多

"五脏化液,脾为涎",小孩子刚开始长牙的时候,唾液分泌增多,口腔浅拦不住导致流口水是很正常的,如果孩子大一点还是口水不断,就要考虑是脾虚阴亏,伴随着疲惫没精神,胃口不佳,还容易口腔溃疡。

5、口腔酸腐味

脾胃虚弱,食物在肠胃中分解不完全,被微生物发酵产生酸腐味,上到口腔中,早上让宝宝张嘴闻一闻,如果口臭难忍,就要警惕是脾胃虚弱,运化不足了。

6、舌苔厚发黄

带孩子看病,医生总会让先伸出舌头来看看,舌苔可以反映脏腑情况。如果舌苔增厚黏腻,舌根发黄,就是脾胃不和,肠胃消化无力已久的表现。

积食、夜里常醒,是脾虚导致,医生:记住3点,跟积食说拜拜

宝宝消化差,脾胃虚弱,家长做好这三点:


一、饮食克制

宝宝吃的食物,既要营养均衡,又要易消化,根据孩子的消化水平和需要的营养物质搭配,清淡为主,平时注意补充纤维素和矿物质,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吃饭定时,少吃零食,最重要的是饮食有节制,七分饱为宜,不要强迫孩子吃饭,不要追着喂饭。

二、脾胃常调

脾胃不好,百病由生,脾胃是发育的动力源泉,调理好脾胃,宝宝才能有一个好体质。增加维生素B1、B2、钾、碘等关键营养素和膳食纤维,促进肠胃蠕动,提高消化能力。如各种粗杂粮(小米、红豆、绿豆、糙米、紫米、薏米、芡实等)细作,打成米糊或熬成烂粥,可以将猴菇锌棘加入其中,补充锌、钙等营养,化解积食,健脾养胃,同时提高孩子食欲,多给孩子吃些深色蔬菜(如西兰花、豌豆苗、菠菜、胡萝卜等)、海带、紫菜、萝卜、菌菇等,都是这些营养素的良好来源。调理好孩子的脾胃,让孩子吃得好,睡得好,自然身体免疫力提上来了,这些小病小痛自然就不怕了。

三、推拿协助

小孩很容易积食脾虚,是因为他们比大人们虚弱,生来就是脾胃不足的,需要后天慢养。小儿推拿是通过刺激相应脾胃,疏通脏腑对应的经络,达到安脏腑、促发育、强体质的目的。宝宝消化不良、胀气,妈妈可以通过摩腹帮宝宝促进肠胃蠕动,强健脾胃可以经常捏脊、推三关穴、揉足三里、按板门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