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你想象的更强大:村上春树的成功人生,写作和跑步缺一不可

1949年1月12日,村上春树来到这个世界。

村上春树的人生可以称得上是相当顺遂,即便总是遗憾地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但除此之外,他已收获了太多。他29岁开始写作,写出的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就获得了当年的日本群像新人奖,在文学创作领域,像他这样顺利的开篇也是不多见了。

这样的顺利并不是昙花一现,他也没有“江郎才尽”的烦恼,他之后的作品也是写一部成功一部,如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光日文版的销量就突破了一千万本,2009年出版的《1Q84》更是被誉为“新千年日本文学的里程碑”,他的作品不仅在日本拥有极高的人气,在世界范围内也广受欢迎,可以说是成就非凡。

你比你想象的更强大:村上春树的成功人生,写作和跑步缺一不可

这样成功的写作人生,并不能仅仅用天赋或运气来概括,更多地来自于他的积累和自律。

村上春树从小就爱看书,而他的父亲也支持他买书,只要不买漫画、八卦杂志这样太过明显的杂书,其他的基本上可以随便买,父亲的慷慨给了他充实且愉悦的阅读时光,这对于他之后的写作道路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学时的他也是个问题学生,并且有着让我们倍感亲切的一面:感兴趣的认真学,不感兴趣的随便对付,逃课也是少不了的。尽管如此,他的写作能力已初见端倪,经常能在校刊上发表文章。

一个人曾经的经历和积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现在的自己。或许对于村上春树来说,年少时读过的那些书,哪怕回忆起来不少内容已经模糊,但那些文字描写,那些认知和思想,都在潜移默化中被吸收,成为写作的养分。

之后他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毕业,文学相关的教育背景令他具有出色的文学素养,同时他也很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对英语文学的熟悉为他的写作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和表述方式,也使他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喜欢爵士乐,年轻时甚至一度开了间爵士乐酒吧,并经营了6年之久。而当他决定走上职业写作的道路,他很快找人转让了心爱的酒吧,因为他已经明确了自己今后的道路:坚持写作,专注写作。可以说他是个目标清晰,并能为实现目标而毫不犹豫做出取舍的人,再加上坚持与专注,这样的人又怎会不成功呢?

从他开始写作,他就开始跑步,一直到今天。他跑过世界上很多地方,参加过多次马拉松比赛,甚至跑过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对他来说,跑步是爱好,也是工具,让他能够保持健康的体魄,从而更好地维持高效的写作状态。

你比你想象的更强大:村上春树的成功人生,写作和跑步缺一不可

他每天清晨5点起床,写作,处理杂事,跑步,这些构成了他的日常生活,这样的日常,似乎更像是一种修行。一天这样过并不难,难的是天天如此,年年如此,没有借口,也没有懈怠。

人们不免会困惑,这样日复一日固定的作息,不会影响写作的灵感吗?村上春树的回答是,并不会。也许人们想象中的作家应该过着与普通人截然不同的人生,充满不确定性和冲突,充满或浪漫或悲怆的文艺色彩,那样的作家的确有,但村上春树并不是他们中的一个。

你比你想象的更强大:村上春树的成功人生,写作和跑步缺一不可

村上春树的书桌

他甚至为跑步写了一本书,一本随笔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他在书里说过这样的话:“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应当忍耐的我都忍耐了。”所以他可以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下去,跑下去,他一点一点锻炼出自己自律的肌肉,始终让自己处在集中、简单的状态里,处在把写作和跑步当成习惯并刻进血液的境界中。

你比你想象的更强大:村上春树的成功人生,写作和跑步缺一不可

村上春树的书房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坚持不了,其实是大脑的想象在代替我们做决定,这个时候如果咬咬牙扛过去,就会发现并没有想的那么可怕,自己还是一样挺过来了。然而这样的感觉并不是坚持过一次就足够的,需要长期多次的强化训练,才能被大脑接受,从而真正拓宽自己的界限。

通过不断的坚持多做一点,多走一步,慢慢地,我们可以比自己想的更强大,正如村上春树在文章中说的那样,“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