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魚的方法同中有異,即可相互借鑑又不能照搬硬抄

不管野釣還是黑坑,鬧小魚是讓釣魚人非常頭疼的事兒。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將黑坑避小魚的辦法應用到野釣中去卻收效甚微,甚至一點兒都不管用,讓小魚鬧得抓狂

。雖然都是小魚鬧窩,因為野釣與黑坑漁情不盡相同,所以避小魚方法也有所差異,把黑坑避小魚的辦法應用在野釣身上還真不一定合適

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魚的方法同中有異,即可相互借鑑又不能照搬硬抄

野釣小鯽魚是大家休閒垂釣的主旋律

黑坑小魚的由來及鬧窩現狀

野釣小魚的由來及鬧窩現狀

現實生活中很多釣友即玩黑坑又玩野釣而且都會碰到小魚鬧窩現象,那你分別瞭解過兩種情況有什麼不同嗎?

黑坑小魚的由來及鬧窩現狀

目前國內黑坑魚基本上以鯉魚、鯽魚為主,投放的均為個體較大的成魚,鯉魚個體一般在兩斤左右,鯽魚一般在八、九兩左右。小魚主要源自大魚的自身繁殖,尤其是在春季魚兒產卵後,小魚數量巨增。另外還有從外界注水時引進小雜魚的可能,不過數量較少,甚至可以忽略。

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魚的方法同中有異,即可相互借鑑又不能照搬硬抄

黑坑中自然繁殖的鯽魚被人拋棄,如此大小在野外算是目標魚了

隨著時代進步,黑坑的經營模式也在進步,黑坑老闆也對小魚鬧窩現象深惡痛絕,想法設法提高出魚率。釣友是花錢來消費的,有小魚鬧窩的黑坑大家也不願去,所以黑坑老闆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來清除小魚。

黑坑清除小魚的根本辦法就是清塘曬底,除此之外的下網、下地籠、撒藥等方式都起不到根本清除小魚的作用。現實情況是魚經常有繁殖現象卻很少有黑坑老闆能做到經常清塘,因為牽扯到經濟利益,不到萬不得已塘主們是不會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去曬底的,所以黑坑小魚鬧窩現象大家會經常碰到

黑坑鬧窩的表現為突然爆發式,和小魚的成長速度有關。因為大家在黑坑作釣主攻成魚,一方面幼魚對成魚餌料不太感興趣,另一方面幼魚嘴小,根本吞不進大團的成魚鉤餌,只能吸食池底散落餌。等到同一批小魚仔兒個頭長到巴掌大時,便開始集體咬食鉤餌,往往讓釣手措手不及。

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魚的方法同中有異,即可相互借鑑又不能照搬硬抄

黑坑大鯉魚繁殖的小鯉魚,在黑坑中屬於小雜魚

野釣小魚的由來及鬧窩現狀

野外小雜魚主要是指麥穗、白條、鰟鮍等,其中鰟鮍有日趨減少之勢,又有人還喜歡專門釣白條,加上麥穗吃食最猛,所以麥穗成了小魚鬧窩的罪魁禍首。麥穗在我國大部分自然水域均有分佈,其食性雜,喜銜食、碎食,不管你是用紅蟲、蚯蚓還是麵食它都積極搶食,拖著就跑。

野外垂釣目標魚主要以鯽魚為主,其個體大小不一。因野外水資源不斷遭到破壞,比如水汙染、下網、電魚、藥魚等行為導致野外大鯽難尋,一般垂釣個體在二、三兩居多。為了提高線組的靈敏性,大家往往選擇所以小鉤細線,同時也給麥穗等小魚創造了搶食條件。

黑坑小魚鬧窩突然井噴式表現略有不同,除了特別冷的冬季不鬧鉤外,野外小魚會一直伴隨在釣手左右,形影不離

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魚的方法同中有異,即可相互借鑑又不能照搬硬抄

野釣搶食的麥穗魚,一竿雙尾

黑坑垂釣避免小魚鬧窩策略

野外垂釣避免小魚鬧窩策略

小編一樣即喜愛釣黑坑又熱衷於野釣,結合常年作釣經驗和大家分享兩種情況下避免小魚鬧窩的心得。

黑坑垂釣避免小魚鬧窩策略

黑坑垂釣避免小魚鬧窩的方法主要從餌料味型、狀態、大小和軟硬四方面進行實施

1、味型減淡

幼魚喜食味型較大的餌料,尤其喜腥餌,我們在黑坑垂釣時可針對性減小味型甚至直接用素餌做釣

2、減少霧化

通過多適當減少餌水比、多搓兩把或者加粘粉的方法將餌料變粘,以減少餌料融散,達到不利於小魚碎食的目的

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魚的方法同中有異,即可相互借鑑又不能照搬硬抄

顆粒餌,可有效避免小雜魚

3、餌料做大

把餌料體積適當做大,小魚嘴一口含不進去,迫其自動放棄

4、餌團變硬

通過多搓幾把甚至直接掛吃筋顆粒的方式使餌團變硬,不利於小魚一口吞食

野外垂釣避免小魚鬧窩策略

結合實際作釣經驗,野外垂釣避免小魚鬧窩的有效方法是從餌料、窩點、時間差三方面找原因。

1、霧化餌慎用

在小魚尤其是麥穗較多的地方,慎用霧化餌打窩。比如釣鯽魚用酒米就可以,酒米中其它味型儘量不要添加。一旦味型加大,小魚更會蜂擁而至。

施釣過程中也儘量不要用粉餌,建議用穿蚯蚓、掛皮筋顆粒、蘸小米等方式作釣,避免鉤餌在下底行程中有粉餌脫落從而導致小魚瘋搶。

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魚的方法同中有異,即可相互借鑑又不能照搬硬抄

皮筋顆粒,釣大魚避小魚的利器

2、多窩點輪換

惹不起我們躲得起,野釣時多打幾個窩輪流作釣不失為一個有效避免小魚鬧窩的實在辦法。在小魚鬧窩的水域每隔一定距離打上幾個窩子,發現一個窩點有鬧窩現象時可暫時放棄,採取游擊戰術找下一個窩點下鉤,依次輪換垂釣,這種打游擊戰術是最笨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3、等

野釣環境中的小魚屬於人來瘋,越有餌料不停下落越是粘餌。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不妨停止垂釣讓窩子靜靜,四處走走欣賞一下四周的美景,等小魚那勁興奮勁沒了、散開了,我們再從容下竿也不遲

至於有人說的釣鈍甚至釣跑鉛,我感覺那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小魚依舊在底下咬餌,我們只是看不見而已,並不能起到避免小魚鬧窩的效果

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魚的方法同中有異,即可相互借鑑又不能照搬硬抄

游擊戰術是最笨也是最行之有效的避小魚辦法

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魚鬧窩的共同點

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魚鬧窩的不同點

有朋友拿在黑坑應付小魚的辦法(比如搓大餌、減小味型等)來應對野外小雜魚,但往往卻起不到明顯效果,這又是為什麼呢?

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魚鬧窩的共同點

野外釣大魚時,可應用黑坑避小魚的方法。野外釣大魚與黑坑作釣都是垂釣大型魚,用成魚餌料來避免小魚鬧窩具有天然的優勢,大可通過搓大、硬、粘餌和用素餌的方式過濾掉小魚的干擾。當然垂釣小型魚時也可以借鑑,但效果並不明顯。

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魚的方法同中有異,即可相互借鑑又不能照搬硬抄

野釣釣獲大草魚

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魚鬧窩的不同點

1、黑坑小魚單品較為單一,一般為放養成魚的後代並在底層鬧窩。野外小魚品種多而雜,上、中、下層都存在小魚鬧窩的現象,也就是說野外漁情更為複雜。

2、黑坑以垂釣大魚為主,而野外垂釣對象以小型魚為主,釣手線組配置不會放的過大,會經常受到小魚的侵擾,

3、黑坑作釣在區域上和時間上有固定限制,野釣相對來說水域更加廣闊,垂釣時間更加自由

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魚的方法同中有異,即可相互借鑑又不能照搬硬抄

野釣樂趣多,連螃蟹都能釣上來

寫在後面

本文結合小雜魚的由來分別介紹了在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雜魚鬧窩的方法,黑坑和野外避免小魚的方法同中有異,即可相互借鑑又不能照搬硬抄。希望本論述對您以後的日常垂釣帶來一定啟示和幫助作用。

我是同行漁獵筆記,一位常年坐在水邊喜歡思考和分享的實戰派釣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