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水的寶寶更聰明?用中醫的思維,揭開飲水的奧祕

愛喝水的寶寶更聰明?相信各位看官一定是不屑一顧,認為小編在譁眾取寵。不做標題黨,用中醫的理論為您抽絲剝繭,揭開寶寶飲水的

奧秘

愛喝水的寶寶更聰明?用中醫的思維,揭開飲水的奧秘

提升協調能力,“一心多用”

《皇帝內經》:“飲入於胃,遊溢精氣, 上輸於脾,脾氣散精, 上歸於肺,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飲水後,由脾運化成精微,向上輸送到肺,向下輸送到膀胱,送到人體的四肢百骸,這是飲水後的臟腑協調流程。通過,脾,胃,肺,膀胱等臟腑的有序步驟,水分被吸收成為人體的組成部分。也是中醫常說的,陽氣氣化過程。研究表明,多飲水不但能讓兒童保持健康,還能提高孩子處理多項任務的能力。中醫角度,就是多個臟腑的分工協調。

有助於小兒陰陽平衡

陰陽學說是中醫的基礎理論,萬事萬物都有陰陽的兩面性,相互制約,相互生長。人的機體更是陰陽的結合,最好的狀態是陰平陽秘

愛喝水的寶寶更聰明?用中醫的思維,揭開飲水的奧秘

小兒為純陽之體,活潑好動,聲音洪亮,都是陽的外在表現。小兒還容易上火,喉嚨發炎,口舌生瘡,便秘,有眼屎,心肝火旺,都是陽氣過盛的表現。

水屬陰,陰得陽化則能進入機體而濡養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小兒陽氣旺盛,稍多飲水可以讓五臟六腑氣血健旺而歸於平衡,自然有益於健康。小兒屬木,木能生火。心藏神,五行屬火;腎藏精,五行屬水;對於純陽之體的小兒,適當多飲水,能與陽盛易火相制衡,就能心腎相交。心火有了腎水的滋養,就能不上浮,也就不會出現心火上炎;腎水得心火,就能溫煦下體,陽氣提升而不下陷。心主神,安穩有主見;腎藏精,主骨生髓,自然強健有力;心腎交媾,孩子自然思維敏捷,靈動有力,即是中醫的陰平陽秘。

不是所有的寶寶都適合多喝水

足夠的水對生理過程必不可少,包括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溫度調節和廢物排洩等,過度缺水會危害健康。平時若飲水過少,會降低孩子的生活質量。若體內輕微脫水,則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頭痛、易怒、身體表現不佳、認知功能下降等。研究發現,補充水分有利於兒童做一些複雜的認知操作,包括對任務的記憶和靈活性,這些都是取得好成績的基礎。

但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適合多飲水,要根據寶寶的體質辯證而定。

如果是陽氣虛的寶寶,不建議過多飲水。陽氣虛弱,就會氣化不利,多飲水會造成水溼停聚體內,容易化痰,會阻滯氣機,引發疾病。陽虛體質的寶寶往往精神不夠振奮,精力與體力皆顯不足,容易犯困和乏力,面色蒼白無華,舌體容易有齒痕,四肢冰冷,少動喜靜,易腹瀉,且喝冷水則腹瀉,易畏寒。這樣的寶寶,不要盲目多飲,還要以溫水為主。

總之

愛喝水的寶寶應該更聰明,是建立在身體陽氣充足的基礎上,不能斷章取義,要辯證而行。中醫的整體觀念,讓我們把人和自然相統一;陰陽理論指導我們調整自己機體;扶正祛邪是有效手段;闡述的不只是寶寶喝水的奧秘,還有中醫的哲學思維方式。

愛喝水的寶寶更聰明?用中醫的思維,揭開飲水的奧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