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赶考的“拼命三郎”——记富源县卫健局局长李永态疫情防控事迹

掌上曲靖讯疫魔何虐狂,人间有暖情!

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没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就已打响,在富源县这块拥有84万人民的滇东大地上,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刚上任不久的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李永态和他的战友们,舍小家,为大家,火速投入了战斗,同心协力为全县人民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而李永态正是这“钢铁长城”中初心如磐的“拼命三郎”。

“疫”线赶考的“拼命三郎”——记富源县卫健局局长李永态疫情防控事迹

“疫”情当前 舍我其谁

李永态,男,生于1968年7月,从事教育事业19载,于2019年4月调任现职。对于突发的疫情,因为职责使然,强烈的预感让他心理清楚,急难险重的任务到了。

时值年关,他回到生他养他的老家,和往年一样陪父母亲吃年夜饭,一顿蓄势已久的团圆饭还没上桌,还没来得及跟老父老母好好唠嗑,还没来得及和亲戚朋友道一声好。他便接到单位电话,要求火速返岗,取消春节休假,更加验证了他强烈的预感。

“爸……妈……今年我不能陪你们二老过年了,我是党员,因为国家需要我,我得回到岗位上”他如梗在咽地说完这句话,并不加思索地通知系统内人员立即返岗。

家人都了解他的秉性,没有劝阻,懂事的儿子说:“爸爸,我和妈妈陪你回去,你在那我们就在那,我们支持你”。

“疫”线赶考的“拼命三郎”——记富源县卫健局局长李永态疫情防控事迹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本是幸福团圆的时刻,却又平添了那么重的不舍和挂牵,他强忍着泪水,带着孩子和爱人陪父母草草吃了一顿便饭,就与父母简单地道别,顶着大雾驱车三个多小时匆匆赶回了单位。

他在日记中写到:过年回老家,一家子人和好多亲戚都在等着,我一到,可热闹了,农村人就是人情味浓,已明显感觉到家乡年的味道,很温暖,才到家喝了杯水,菜已上桌,下午五点半,电话响了,市卫健委和政府办前后通知马上赶回!挂了电话,亲戚朋友说:“吃了饭明早走,晚上雾大,路远,不安全。”父母双亲根本不想面对我的离开,我不忍和年迈的父母道别,但我很想告诉他们:没有国就没有家,我虽平凡,但我不能退缩。路太远,天很黑,雾很浓,一百二十公里路,晚上七点出发,但九点半就赶到县城,比平时还快半小时。

在办公室跨年还是头一回。一道急促的召集令打破了本应属于幸福祥和的宁静,他一边认真仔细地分析研判疫情形势,一边紧锣密鼓地部署医疗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对返岗的同志们说:“除夕夜叫大家回来很对不住大家,但守护84万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当前最顶天的大事,我们卫健系统全体干部是主力军,各医疗卫生单位是主战场,必须得第一时间进入战斗状态。”

“疫”线赶考的“拼命三郎”——记富源县卫健局局长李永态疫情防控事迹

这个不眠之夜,整幢办公室灯火通明,绚烂的烟火伴随着雷雨交加,他连续打了3个小时的电话,安排完最急最紧要的事已是凌晨5点,靠在椅子,手心紧握着手机,时刻等待着各方面的情况反馈。

不知不觉,已到第二天凌晨,1月25日气温聚降,大雪也不打招呼地飘然而下,把大地刷了个全白。一大早得知:其他县有一例确诊患者到辖区内有活动轨迹。由于大雪天气,高速路已完全封闭,但他心理想着早处理就少一份危险,无论如何要尽快赶到事发地,他毫无不犹豫地叫上驾驶员,第一时间冒着风雪带队从县城出发。一路上,没有车辆,没有行人,有的只是所乘车辆辗出的第一道车辙印,途中车辆差点侧翻到6米深的沟坳里。平时40多分钟的路程,这次“风雪兼程”用了2个多小时才到达都格。他们怕,那是小怕,但是他们身上担着人民的安危,那是大无畏。他们的责任使他们不能畏缩,一心只有尽快隔离接触者的执着念头。与镇村干部直奔密切接触者家中了解情况,因发现早,处理快,疫情没有扩散,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的一家4口,通过隔离观察,均无恙。

工作起来,他就像陀螺连轴转,他和他的团队成员与家人聚少离多,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和“疫”线度过,从没有好好睡过一个安稳充足的觉。在他的带领下,卫健系统和各部门携手攻坚,疫情防控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哪里,他们的工作就在哪里;县委政府的安排是什么,他们的工作重心就是什么;哪里的群众有需要,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他生性“执拗”,做事雷厉风行,果敢从容。上级的指令第一时间落实,辖区的问题第一时间处置,白天进村区、串村寨、守站点、抓宣传、强督促,晚上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总结反思、安排任务,每天打上百个电话,工作超过18个小时是家常便饭。2月15日,他还亲自组织援鄂出征仪式,为4名白衣天使鼓劲加油。

“疫”线赶考的“拼命三郎”——记富源县卫健局局长李永态疫情防控事迹

“硬核”防控 “疫”网打尽

大事难事看担当。他有胆识,有智慧,面对困难,沉着乐观,指挥有方。他殚精竭智,始终保持战时状态、冲锋姿态。

首先,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战略部署。在县级和各乡(镇)、街道成立指挥部机构,实行“挂图作战”,做到统一调度、协同作战、高效推进。全县联防联控机制运转高效,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推送的敏感信息稍有风吹草动均予以研判甄别,决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其次,突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个抓手。在全县重要交通进出口设立42个监测站点,安排395名工作人员驻点开展体温监测及病毒消杀等工作,切断病毒输入渠道,截止3月10日已排查“七类人员”1563人。1月23日起,取消100家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活动,停办婚丧嫁娶宴席,暂停赶集等活动,防止因人员流动、聚集造成疫情传播蔓延。

“疫”线赶考的“拼命三郎”——记富源县卫健局局长李永态疫情防控事迹

再次,筑牢三道防线。实行“七类人员”居家隔离或医学隔离观察到位,果断征用百庭酒店作为留难验站、征用惠民医院作为留观医院,截止3月10日百庭酒店累计留观206人次、惠民医院累计集中隔离医学观察62人次;发热门诊预检分诊设置规范运行到位,带领卫生监督干部亲自到14家发热门诊指导设置规范,从1月21日至3月10日累计接诊发热患者3611人次、累计留观1508人次;企业复工复产和站点监测全天候管理到位。目前,全县9家煤矿企业、23家规上非煤企业、38家商贸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复产前他亲自组织动员乡镇卫生院、仁和医院、中山医院等医疗单位分赴各企业加班加点为职工开展健康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省外返岗上班人员指导主体责任单位落实专人负责跟踪监测,重点疫区的体检、隔离一样都不能少。每天都耐心地解答企业在环境消杀、体温监测、分餐、隔离重点对象等防控措施方面的尖锐问题。

最后,做到四个必须。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厂矿建立防控应急预案,防控物资保障必须到位,医疗队伍必须培训演练到位,医院内部感染必须严防死守。目前,所有复工复产企业全部建立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且他从县指挥部的角度多方协调力所能及帮助复工企业解决防疫物资,组织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医院单位医务人员开展防控治疗业务培训5次,全面开展医务人员应急演练2次,开展医院感染监督检查4次,每到一所医院都督促院感控制要加倍加力,至今无一例院感事件发生。

时至今日,全县5家县直医疗卫生健康单位、12个乡镇(街道)卫生院、159个村卫生室、5个民营医院全部投入战斗,“参战”医务人员达2000余名,共开设发热门诊21个,监测站点42个,防控“战线”遍布全县各村各寨。至3月10日,核酸检测共527人全部为阴性,全县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均为零。

“疫”线赶考的“拼命三郎”——记富源县卫健局局长李永态疫情防控事迹

战“疫”先锋 挺身在前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他先后10余次到县人民医院实地看望重点人群的留观情况,及时了解留观病人的病情发展和检测情况。亲自到县中医院隔离病区与医务人员交谈,了解病人情况,每次去一线他都鼓励医务人员,再加一把力,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不能松懈、不能退缩,叮嘱县中两院院长要统筹安排好人手,让大家有休息的时间,专门协调宏业酒店为定点治疗的医务人员、核酸采样人员单独隔离,防止与家人的交叉感染风险,保存好战斗力。坚持每日对疫情防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及时分析研究,每天晚上都加班到夜深人静之时才回家。由乡镇转院到县级医院的每个病人,无论多晚,他都亲自过问就诊情况,只有核查情况出来,没有问题的时候他才去休息。

2月11日,某乡镇推送了一家3人从广东务工返乡,丈夫和小孩都发热隔离在县人民医院治疗,妻子肺部有炎症到惠民隔离观察,小孩的舅舅没有症状送他们3口人来也留观医院在惠民医院,小孩的母亲和舅舅情绪较为激动。李永态知道抗击疫情的初战关头更不可因小失大、宁愿十防九空,为稳住这家人的情绪,他第二天又亲自奔赴到这家人家中安抚他们的家人,同时又分别到县人民医院和惠民医院安抚隔离的大人小孩,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他在内心也宽慰自己,希望他们健康平安,过了14天大家能理解指挥部的良苦用心。

2月13日23时50分许,接到重点疫区18人即将赴滇监测指令,他立即组织卫健部门医护人员佩戴好防护装备赶到入滇第一关——胜境关警务站与公安民警等人员,排查入滇车辆和人员,他亲自与即将赴滇的重点疫区人员电话联系沟通,安排他们住宿,并与上级指挥部请示汇报,迎着凛冽的寒风一直在胜境关值守到凌晨6点,当晚他彻夜未眠。

“疫”线赶考的“拼命三郎”——记富源县卫健局局长李永态疫情防控事迹

当回想起春节前后的几天时,他说:“那几天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起初摸排的重点人群仅有483人,心里觉得不踏实,晚上睡觉再晚都不敢合眼,2月5日全面排查达1400余人时,仍然要求各地严格落实地毯式排查、网格化管理,并做到一日一报。”

在他心里,有关防疫的事情,事无大小都过问,一条线索不放过。在医用防护服、隔离服、口罩、护目镜等物资奇缺的大形势下,他托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多渠道争取物资,甚至派人到生产企业盯守采购口罩。到2月12日,以私人关系代购到口罩达2万余只、联系企业赞助捐赠的消毒液3000千克、隔离服60余套,就连朋友私下送他的20个N95口罩都第一时间送交了物资保障组入库统发,每天出行检查指导都仅戴普通口罩。有人问他,天天接触重点人群,为什么不戴N95口罩?他却说:“通过我们的努力富源还没有出现高危患者,没必要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更重要的是这些重要的物资必须优先满足最一线的医护人员。”之后,各企业得知指挥部的情况后纷纷捐款捐物,为全县在保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单位防控物资上争取了最大保障。

“疫”线赶考的“拼命三郎”——记富源县卫健局局长李永态疫情防控事迹

“疫”往情深 铁骨硬汉

“初心”是他“逆行”的动力源泉,时刻身处防疫一线铁骨铮铮的他,最能体会此时此刻最该做些什么。2月5日,他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澎湃,由于实在抽不开身,把准备好的2000元钱交给驾驶员,去红十字会代办捐款,并且交代不留名、不宣传。据红会工作人员说:“李局长单位的驾驶员来捐款的时候,特意提到不要留名,但是入账的时候我们需要提供捐款人的姓名,对外公布的时候可以不提,听到驾驶员与他的通话,我们都很感动。”

2月7日,元宵佳节的前一天,想着留观酒店的旅居湖北同胞心里的酸楚,他感同身受,于是早上8点半就叫上驾驶员到水果店,自己掏钱买了2大袋水果,专程到留观站(百庭酒店)看望了湖北籍的4名同胞。当听到留观人员们发自内心说了一句“谢谢”时,眼里泛着泪花的他,只能挥手回敬他们的谢意。随行的司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在当时的形势下,那些留观人员的心里其实是很恐惧害怕的,特别需要大家的关心,李局长带着我到留观站看他们,证明富源人民没有冷漠他们,时刻在关心着他们,他们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他们很感动,我们也被感动了。”

“疫”线赶考的“拼命三郎”——记富源县卫健局局长李永态疫情防控事迹

疫情防控期间,他或是操心着监测排查、患者就诊的事情,或是担心着物资储备、人员调度的事情,或是关心着留观人员思想情绪波动的事情,或是张罗着一线战友因餐馆歇业而吃不上饭的事情……每一件可能阻碍防疫大局的事情,都详细地被记录在了他随身携带的工作日志本上,每一件都很快落到了实处、见到了实效。

责任是防控疫情的堤坝,也是托举幸福生活的坚实地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既是一场抗击病毒的战争,也是一场同时间赛跑的战争,李永态局长和他的战友们依然奋战在一线,来不及准备就迎来的一次大考离一百分还差一分。

担当是夺取胜利的基石,也是化危为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勇扛责任,敢于担当,没有国家,哪有小家。只要我们有智慧、讲团结、够顽强,一定会要在这次战‘疫’中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他说。

记者:邓成斌 郭燚 李小三

“疫”线赶考的“拼命三郎”——记富源县卫健局局长李永态疫情防控事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