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造了“犬”字還要再造個“狗”字了?漢字故事很有意思


古人為什麼造了“犬”字還要再造個“狗”字了?漢字故事很有意思


一課一個漢字小故事。大家好!歡迎來到泠之硬筆書法講堂。今天我們來講講“犬”這個字。

古人為什麼造了“犬”字還要再造個“狗”字了?漢字故事很有意思

有句話說:“犬守夜,雞司晨”,這個“犬”說的就是狗。狗是中國人最早馴化的六畜(馬、牛、羊、豬、狗、雞)之一,但有個疑問,為什麼都已經有“狗”了,古人還要再多造出一個“犬”字來呢?我想這當中一定有些不為人所熟知的趣事!

“趣”從字中來!那我們就從這個“犬”字的演變過程開始這一課的尋“趣”之旅......

“犬”字是一個象形字。

古人為什麼造了“犬”字還要再造個“狗”字了?漢字故事很有意思

最早在甲骨文時期的“犬”字字形是一條頭朝上,尾巴朝下,腿朝左,狗的象形。

這一時期的“犬”字更像一幅簡筆畫,狗那矯健的身形,頭上張開了的嘴巴彷彿已經露出了尖牙要隨時發動進攻。

古人為什麼造了“犬”字還要再造個“狗”字了?漢字故事很有意思

到了金文時期的“犬”字形,就更像一條狗的樣子了。

頭上左右兩側是兩隻耳朵,下部的尾巴很長,向右上捲起來了一點,單單尾巴上的這個動勢就要比之前的甲骨文形象了很多。


古人為什麼造了“犬”字還要再造個“狗”字了?漢字故事很有意思

小篆時期的“犬”字,字形完全是從金文的字形繼承演變而來的。

雖說小篆時期“犬”字完全繼承於金文的字形,可是這個樣子吧,卻有了那麼點不像狗的樣子了。


古人為什麼造了“犬”字還要再造個“狗”字了?漢字故事很有意思


古人為什麼造了“犬”字還要再造個“狗”字了?漢字故事很有意思

而在後面“犬”字的隸書和楷書的寫法則完全失去了狗的形象。文字的演變過程就是一個訛變的過程,越往後越不像那麼回事了!最後也就只剩下符號來表意了。

以上是關於“犬”字的字形演變歷程。接下來,我們說說這個“犬”字的意思。

<code>東漢時期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犬,狗之有懸蹄者也,象形。”/<code>

看這個解釋更讓人有點雲裡霧裡了!

什麼叫“懸蹄”?

如果我們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懸蹄”的話,它會不會是懸起來的蹄子?

可是蹄子又怎麼能懸起來呢?

這時候就有人站出來解釋說,這個“懸蹄”其實就是跑的非常快的意思!你想啊,這個狗它跑得飛快,四個蹄子彷彿懸空了似的,這不是就是“懸蹄”了麼!......

要我來說,我覺得這些都是望文生意了,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時養過多年的狗,平時對狗身上的一些細節觀察的比較仔細些,

其實這所謂的“懸蹄”我認為就是狗蹄上已經退化了的殘趾,它不與地面直接接觸。這“懸蹄”一般在成年的大狗身上比較明顯,而是小狗時就不是特別明顯了。大家有興趣可以在平時生活中多留意一下。

我們說回到前面的一個問題上來:既然已經有“狗”字了,古人為什麼又要造出一個“犬”字呢?這倆到底誰主誰次?或者說是先有“狗”字?還是先有“犬”字?

歷史沒有真相!我們只能按照今天為止的資料來做一個暫時的判斷:

應該是先有“犬”字,而後才有了這個“狗”字!因為在甲骨文裡只有“犬”字,而無“狗”字。

還有,“狗”只是“犬”這一類中的一種。關於“犬”與“狗”之說,古人有更通俗直接的解釋:

<code>在《爾雅·釋畜》中就有:“未成毫,狗”之說。/<code>

就是說這尚未生長出長而尖的毫毛的才叫“狗”,換句話來說吧,“犬”就是指大狗,而這“狗”就是指小狗了。

就像“駒”是兩歲以下幼馬的稱謂一樣。這也印證了前面的“懸蹄”為犬的說法了。

“犬”的本義是狗,但在古書中又常用“犬”字的比喻義。

<code>比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code>

這個“犬子”可不是指小狗,這句話的大意是:司馬相如小時候喜歡讀書,還學習了擊劍,所以他的父母親就給他起了一個小名兒叫“犬子”。

可見這個“犬子”表示的是愛稱。這種起小名兒的習俗一直到今天還很盛行。

還有一個詞是“犬馬”,因為在六畜中,馬和犬是最擅長奔跑的,於是古人就造出“犬馬”一詞。這是封建時代的臣下對君主的自喻,表示忠誠,甘願負勞奔走。

<code>比如在李密《陳情表》中就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code>

這裡的“犬馬”就是以犬馬效勞於主人而自喻。

古代貴族階級喜歡騎馬打獵,縱犬追逐野獸,這不過是他們的一種娛樂方式,因此而有“聲色犬馬”之稱。從而引申出“效力”之意,如“效犬馬之勞”的成語。

更有趣的是“犬馬”還是古人生病的一種婉辭!這古人太講究,生病了又忌諱說生病,可不說生病說什麼了?貴族身份嘛!總得要說的文雅一點,因此各階層都有不同的生病婉辭:

  • 天子生病了要稱作“不豫”,這“豫”就是快樂的意思,“不豫”就是不快樂;
  • 諸侯生病了要稱作“負茲”,意思就是擔負的事情太繁多,以致於積勞成疾;
  • 大夫生病了要稱作“犬馬”,意思是上忙下忙的給人跑腿,忙前忙後四處奔走,導致最後累出了病;
  • 士生病了要稱作“負薪”,採薪並揹負柴草都是低賤之事,因此用在當時統治階級中地位最低的士身上。

《禮記》中規定,國君讓某位士射箭,如果這位士恰巧不具備射箭的技能,就要以生病的名義辭謝,要說:

<code>“某有負薪之憂。”/<code>

更有意思的是,在我國的周朝時期專門有“犬人”這麼一種官職,他是專門負責掌管供祭祀用的犬的一切事宜、而用來作祭祀的犬被稱作“羹獻”。所謂“羹獻”,就是指用能吃剩的殘羹來養狗,等到把這個狗給養肥了以後,就可以獻祭於鬼神了。

“犬”字還是個部首字,在我們的漢字中凡由“犬”字所組成的字大都與狗有關,比如“狩”、“狂”、“猛”、“獵”“猋”等字。

一個漢字描述的只是一個瞬間,而解讀它卻需要萬語千言!本課的漢字小故事就講到這裡吧,後續精彩不斷!

如果你喜歡就敬請關注:泠之硬筆書法講堂多多支持。

一“字”千年,讓我們一起去探究漢字背後的歷史和趣談。\\

意猶未盡的話,可以再推薦一篇給大家:

古人為什麼造了“犬”字還要再造個“狗”字了?漢字故事很有意思


古人為什麼造了“犬”字還要再造個“狗”字了?漢字故事很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