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最优秀和最差的孩子其实是一类人,只不过差的孩子选错了方式

假期,妈妈带着孩子去动物园看老虎。在面对老虎时,一个孩子寒怕的躲在妈妈身后,不敢看老虎,还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快回家吧!”另一个孩子则面色发白,胆战心惊的站在老虎面前说:“我不怕它。”还有一个孩子则跃跃欲试的对妈妈说:“妈妈,我能向她吐唾沫吗?”

班里最优秀和最差的孩子其实是一类人,只不过差的孩子选错了方式

为什么面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孩子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呢?

有的人可能说是因为性格,因为后天教育的缘故,不能说不对,但是却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

实际上,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自恋、认知协调和心理补偿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恋

在很多人眼中,自恋是个贬义词,觉得自恋了不好,因此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嘲笑某某人太自恋了。这种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在我看来,自恋的优点要大于缺点。

任何人都会自恋,缺乏自恋的人是无法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

试想,如果没有了自恋,我们看待自己就跟看待路人甲、路人乙一样。我们怎么看待旁人的:无论好坏,关我屁事。而同样的,我们也会这样看待自己,对自己就不会有特别的感情,也就不会特别在意。

别人要骂就随便他们骂,别人看不起就随便看不起,自己就是烂泥一坨扶不上墙。

有没有饭吃,吃好吃坏都无所谓,饿死就饿死,反正自己也不珍惜自己。

暴饮暴食,也不锻炼身体,浑身疾病也不治疗,也无所谓

学习好坏无所谓,工作好坏无所谓,赚不赚钱也不重要,

……

这样的人生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甚至连活着都很困难。

正是因为自恋,我们才会爱护自己,珍惜自己,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生活的更好,我们才会不断的去努力学习,去努力奋斗,让别人尊敬我们、崇拜我们。

可以说,自恋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原动力。

认知协调

认知协调是指人的认知和行为协调统一,有什么样的思想认知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

举个例子:

如果我们喜欢自己的孩子,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疼爱他,关心他。相反,如果我们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我们就会对他关注比较少,严重的甚至会打骂他。我们不可能说喜欢孩子的话,还天天揍他;不喜欢他的话,还处处表现的关心疼爱他。你可能说人会说谎,但是再好的谎言,你在具体的行为表情上都会表现出你真实的想法,这也是现在流行的“微表情”观察的基础。

这就是认知协调,我们的行为和动作是相统一的。

如果说自恋是人的行为原动力的话,那么认知协调就是人的行为准则,它指挥我们采用什么样的行为达成目标。

班里最优秀和最差的孩子其实是一类人,只不过差的孩子选错了方式

认知协调

心理补偿

现在动力有了,达到目标的方式也确定了,当我们有了目标时,我们便开始努力,开始奋斗。

我们努力奋斗有两种结果:

1、目标达成

我们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目标,自恋得到了满足,又一次充分的证明了自己,自信心进一步提高。这时候没毛病,理想的人生就是这样的。奥利给,下一次继续努力奋斗。

班里最优秀和最差的孩子其实是一类人,只不过差的孩子选错了方式

我们会看到那些领导、企业家无一不是自信心十足,没有一个是唯唯诺诺的。

2、目标没达成

但不幸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的目标达不到。

比如自恋感比较强的人,觉得自己老牛逼了,人家一年考上了清华北大,他觉得自己厉害,非要一个月考上。显然这个目标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最终会以失败结束。

那失败会怎样?

如果这次失败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他接受了自己失败,那么他会降低自己的自恋标准,警告自己:你没那么厉害,下一次注意,不要总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谁都不如自己。这是正常的反馈机制。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们自恋感太强,他的自恋感让他无法接受失败。但现实在那明摆着,自己就是失败了,那怎么解释这种情况呢?于是人们内心产生了一套心理机制——心理补偿,来解释这种现象。

班里最优秀和最差的孩子其实是一类人,只不过差的孩子选错了方式

心理补偿是指认知产生了不平衡,出现了认知失调,为了重新回到认知协调状态,人们就会启动心理补偿机制,使得人们重新回到平衡状态。

就拿学习来说。

孩子们一开始都觉得自己很厉害,因此都想考好,都想得第一,所以他们刚开始时都努力学习。但是经过一阵努力后,努力的程度、智商的差距、学习的习惯等就使得他们出现了三六九等。但是那些自恋感强的孩子无法接受自己学习不行这个现实,这就产生了认知失调,为了重新回到自己很厉害的认知状态,他们于是对自己进行心理补偿:他们贬低学习价值,认为学习没用,那些每天都努力学习的都是书呆子。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成绩不好,维护了自己“厉害”认知:不是我不厉害,只是学习没用,所以我没有努力,当然成绩也就不会好了。在这种认知下,我们会发现孩子更加不努力了,因为他的行为要符合他的认知。

这种心理补偿现象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再比如说一些早年学习好的孩子,但是成年后却宅在家里,沉迷游戏、小说,一事无成。因为他们早年的求学经历给他们营造了一种高度的自恋:他们觉得自己很强、很厉害。但是当走入社会中时,他们取得的成绩远远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目标,高度自恋的心态严重受到了打击。他们无法接受这种现实,于是转而开始逃避,不用面对这些失败,他们的高度自恋心态也就自然不会受到危险,他们就可以继续假装自己还是很牛逼。

班里最优秀和最差的孩子其实是一类人,只不过差的孩子选错了方式

那是不是说心理补偿不好,我们应该摒弃心理补偿呢?

不能这么说,心理补偿也是存在其正面价值。

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面对无法改变的环境时改变自己的认知,从而避免心态崩溃。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阿Q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心理补偿机制。如果阿Q偷了东西,又无法说服自己,他是不是就陷入了“书生不能偷东西,他是书生,但是他却偷了东西”的矛盾中。这种心理如果得不到疏解,最后就会把自己折麽疯了。而通过心理补偿,他却让心理回到了平衡状态,避免了这种矛盾。

再比如说你失恋了,心理肯定痛苦,那怎么办?这时候心理补偿就可以发挥作用了。你可以通过吃吃吃、买买买等方式获得快感,来安慰自己:没有他我过的更好。于是便不在那么痛苦了。

另一方面,正确的心理补偿可以激发人们的潜能。

我们会发现,很多名人小的时候往往有很多先天不足,比如拿破仑比较矮、贝多芬耳聋、张海迪聋哑等,他们取得的成就比那些正常人都要高,为什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自于心理补偿作用。

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但是他们高度的自恋不允许自己不如别人,于是他们转而训练其它技能,通过其它方面的高成就来补偿自己的不足,证明自己,从而维护自己了自己的高度自恋。

这正是心理补偿的积极作用。

班里最优秀和最差的孩子其实是一类人,只不过差的孩子选错了方式

所以说心理补偿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关键是人们如何使用。

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人

自恋+认知协调+心理补偿,这3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人的行为。

在这3个因素中,认知协调是人的本能,不用教,任何人都会遵从这种行为模式。但是自恋强度和心理补偿的方式却会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

对于心理补偿来说,肯定是正面的心理补偿更好。但是对于自恋来说,虽然较高的自恋容易带来较高的动力,更容易去追求卓越,但是过高的自恋也存在很大麻烦。因为相对的,他们也比较容易受到打击。

自恋度高的人必然会设定较高的目标,因此达成难度也就比较高,容易失败,所以会比较容易遭受打击。一旦他们设定的目标总是完不成,失败过多,他们就容易趋向于负面的心理补偿。

就拿一个班里的学生来说,通常班里最优秀的和最差的都属于自恋度比较高的孩子。

优秀的我就不说了,我说下为什么最差的那部分孩子也是自恋度比较高的。

因为对这些差生来说,他们的高度自恋使得他们有强烈的追求卓越的心,但是他们努力后,却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为了维护自己的高度自恋,他们转而进行心理补偿:我没努力,当然考不好,我要努力了,肯定考第一。通过这种负面的心理补偿,他们获得了心理平衡,满足了自己的高度自恋。特别是那些学习不行,但是别的地方却很突出的,他们大概率的都是属于自恋度比较高的孩子。

所以,如果父母想要培养孩子较高的自恋,必须相对应的要培养孩子的心理补偿方式,引导孩子用积极的心理补偿维护自己的高自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