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线上课堂(22)

园林线上课堂(22)| 赏景·岭南园林观勾阑

在当前特殊时期,中国园林博物馆“闭馆不闭展,服务不断线”,推出“园林线上课堂”,持续推广科普教育。

为了让您宅在家里也可以欣赏美景,中国园林博物馆推出“园林线上课堂”赏景专题。看姹紫嫣红,观翠红参差,品园林之美。


勾阑,即栏杆。过去也叫做“ 构阑 ”、“构栏”,是亭、台、楼、廊等建筑物边沿处的障碍物,木制居多,后来又发展出石、砖、琉璃等不同材料所制成的栏杆。

栏杆在园林中是属于园林建筑的部分,被称为园林小品。当栏杆用于廊柱部位时,是区分室内、外的标志;栏杆用于室内时,是分隔建筑内部区域的标志。

栏杆在满足空间分隔 、防护等功能之外,还可点缀装饰园林环境,用于园林景观的需要,以其优美的造型来衬托环境,丰富园林景致。

园林线上课堂(22)| 赏景·岭南园林观勾阑

园林线上课堂(22)| 赏景·岭南园林观勾阑

园林中的栏杆要经过一番推敲才能匠心独具, 获得完美的形式。

余荫山房始建于清代同治三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传承了小巧玲珑的岭南造园风格,在建筑样式上也遗传了岭南地区的装饰风格,是岭南古典园林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中国园林博物馆1:1仿建了余荫山房的中心建筑,栏杆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


园林线上课堂(22)| 赏景·岭南园林观勾阑

岭南的栏杆注重实用性,造型轻巧,且带有非常明显的西洋特色。不同于北方的政客官僚和江南的文人骚客,商家富豪是岭南地区园林的主要创作者,因此在品味上比较接近世俗文化,通常会更加注重实用性而非造景性。

园林线上课堂(22)| 赏景·岭南园林观勾阑

在造型上,由于岭南多数地区气候炎热,当地的建筑一般通透开放,与之相配的栏杆也通常采用细木雕工装饰的方法,给人透气轻松感,减缓气候给人烦闷的感觉。

园林线上课堂(22)| 赏景·岭南园林观勾阑

花式栏杆

园林线上课堂(22)| 赏景·岭南园林观勾阑

寻杖栏杆

园林线上课堂(22)| 赏景·岭南园林观勾阑

西洋瓶式栏杆

园林线上课堂(22)| 赏景·岭南园林观勾阑

靠背栏杆

(靠背栏杆,也俗称"美人靠"、"吴王靠",它是坐凳栏杆的一种延伸形式。)

余荫山房中的栏杆也继承了岭南地区建筑通透、轻薄的造型特征,透过游廊拱桥,可以隐约看到水榭、叠石与树木,在视觉上营造一种神秘感和层次感,起到了幽邃的效果。

园林线上课堂(22)| 赏景·岭南园林观勾阑

色彩上,以黑色为主,黑色在五行中属水,岭南地区天气燥热,用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园林防火的含义。在余荫山房中,栏杆并没有采用过多繁复的纹样装饰,用得最多的是万字纹和如意纹,寓意吉祥如意、万福万寿。

园林线上课堂(22)| 赏景·岭南园林观勾阑

园林线上课堂(22)| 赏景·岭南园林观勾阑

从建筑位置分布上看,其栏杆多邻水而建。依水而建的栏杆造型较为稳健,给人安全感;而建筑周围的栏杆则更多考虑与建筑环境的和谐性。

园林线上课堂(22)| 赏景·岭南园林观勾阑

园林线上课堂(22)| 赏景·岭南园林观勾阑

在园林中,栏杆展示了自然、淡雅的色彩之美,小巧、风雅的造型之美,朴素、典雅的意蕴之美,合理、和谐的布局之美,是文人感性的凝聚,也是园林诗意的体现,更展现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高雅的艺术格调,符合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与美学追求。


参考文献:

[1]高建亮 ,赵林艳,叶铭和. 栏杆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08)

[2]沈福煦.中国古典建筑欣赏桥栏杆[J] .园林, 2007(9)

[3]徐建融著,庄根生. 图说中国古典建筑,园林,府邸[M] .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65

[4]张婷圆,张凌浩.中国古代栏杆的符号学研究——以北京颐和园、苏州留园、岭南余荫山房为例[J].设计.2019(17)


“园林线上课堂”将推出更多形式丰富的优质科普,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大家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能了解璀璨瑰丽的园林历史文化、艺术、生态和科技。美的园林,就在你身边。

关注中国园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线上观展览 赏文物 品文化

后续还将有更多精彩的“园林线上课堂”系列推送

温馨提示

1、正确获取权威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传谣、不信谣;

2、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3、不聚餐,不串门,我们相信关系不因距离而疏离;

4、消除恐惧心理,作出理性判断,保持良好心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