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票、肉票、布票,五花八門的票證記錄下物質匱乏的年代

糧票、肉票、布票,五花八門的票證記錄下物質匱乏的年代

躺在床上刷刷手機,就輕鬆能買到全世界好貨的時代,很多人已經不知道曾經的中國,物質匱乏到什麼程度。

當時,吃、穿、用都靠國家計劃分配,日常生活全部仰仗糧票、肉票、布票、鞋票、火柴票、理髮票、紅糖票等票證才得以維持。關於那段特殊的票證歷史,多年來先後已經出了十多本書。

《票證裡的中國》中的實物圖片,全部來自收藏家李三臺的畢生心血,從兩萬多枚藏品中,精選出3000多枚最具時代特色的票證。“把1949年後的票證歷史全部呈現出來後,確實給我們一種很震撼的感覺。看到這些票證才知道當時中國人經歷了些什麼,否則很難理解什麼叫‘自力更生’,什麼叫‘艱苦創業’。”編輯羅財勇說。

藏家收藏兩萬多張票證

《平凡的世界》、《飢餓的女兒》等小說,都對改革開放前的物質匱乏時代有詳細記錄。當時中國實行計劃經濟制度,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全都由國家根據社會和人們的需求來統一安排與分配。

從1955年發佈《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刷使用暫行辦法》開始,票證進入了老百姓生活,全國2500多個縣市,還有一些鄉鎮,都各自發放和使用各種商品票證,對商品進行計劃供應。此外,一些大型企業、廠礦、農場、學校、部隊、公社等也印發了各種票證。中國的票證之繁雜,堪稱世界第一。當時沒有這些票證,簡直無法生活,出門也寸步難行。

粮票、肉票、布票,五花八门的票证记录下物质匮乏的年代

1938年出生的收藏家李三臺,在計劃經濟中度過青年時代,對各種花花綠綠的票證再熟悉不過。改革開放時,李三臺剛滿40歲,他放棄了穩定工作,與妻子下海經商,也重拾起以前的愛好,到處收藏票證。他前後花費300多萬元,收集到了自清朝以來的各種票證750多種、2萬多枚。

藏品越來越多,李三臺產生了辦一個民營博物館的念頭。他把自家的二層私人住宅騰出來,又忍痛賣了一套蘇聯印製的人民幣,把所得的10多萬元用作啟動資金,終於在2003年,開辦了“柳州市票證博物館”。遺憾的是,囿於場地和經費限制,能在博物館裡長期展出的,只是他全部藏品的十分之一。

2015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編輯羅財勇知道這個博物館後,萌發了出版一本票證圖文書的想法。李三臺非常贊同,拿出所有票證藏品供出版社掃描。

特殊時代的集中展示

李三臺的收藏種類繁多,從晚清民國開始,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又跨越千禧年。幾經思考,羅財勇決定聚焦1949年之後發行的票證,把這段特殊的歷史完整呈現出來。因此,《票證裡的中國》和以前出的相關圖書最大的不同,就是通過糧票、油票、布票等九大門類票證,全面、多角度地展示了那個計劃經濟時代。

民以食為天,糧票自然是家家戶戶的“命根子”。當時糧食和糧食製品都實行憑票供應,沒有糧票就買不到吃的。去飯店和食品店不帶錢可以,但沒有票證沒人賣東西給你。因此在李三臺收藏的票證中,數量最多的就是糧票,通用糧票、豆製品票、獎售糧票、補差糧票、軍區專用糧票……全國各地的糧票種類可謂五花八門。

粮票、肉票、布票,五花八门的票证记录下物质匮乏的年代

1954年國家對棉花實行統購後,開始統銷。全國各地按人定量發放棉布票,實行憑票供應。初期每人每年20尺,1955年後逐年減少,從每人每年16尺、13尺、8尺,縮減到1962年每人只發3尺6寸布,要兩個人的布票湊起來,才剛好能縫一條褲子。這些尺寸的變化,在書中的布票部分也有直觀體現。

在困難年代,肉對一個家庭來說是奢侈品,逢年過節才能沾些葷。從1958年起,由於豬肉緊缺供不應求,人們需要憑票定量才能買到豬肉。在李三臺收藏的肉票中,除了標明重量的普通肉票,雜碎、內臟、脂肪,甚至連骨頭都有特定的票據。

不過從書中可以發現,雖然當時肉類緊缺,但國家對特殊人員還是會給予一定照顧,比如產婦肉票、病人肉票、肝類病肉票、60歲以上老人肉票、老紅軍肉票等。在農村,家裡有人去世也可以在公社大隊開具證明,購買3~5斤豬肉。

微量票證展示極限匱乏

書中還收錄了不少“微量票證”,進一步展示了當時物資匱乏程度。所謂“微量”,是指票面顯示的物品重量實在是微乎其微,比如半兩肉票、三錢魚票、一分錢油票等。

從李三臺的收藏可以發現,微量票產生的原因在於原材料極度稀缺,不得不最大限度壓低人的基本生存需求。1958年,遼寧省岫巖發行的一分錢油票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一分錢油票可以買0.5克油,要攢整整100張油票,才能買到一兩油。1962年,福州市百貨公司供應過半塊肥皂票,也因為當時國家連製作肥皂的植物油料都缺乏,肥皂又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一塊肥皂就只能分成幾塊來供應。

粮票、肉票、布票,五花八门的票证记录下物质匮乏的年代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再三年”,這句民謠背後反映的是當時布料的稀缺。究竟稀缺到什麼情況,才能讓一件衣服可以反覆利用那麼久呢?198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曾發行過一釐米布票。

南京糧食局1960年發行的一錢糧票,則表明微量票的出現還與“左”的路線有關。那張糧票上印著“大躍進”時代的宣傳畫,麥子長得高過人,寓意農業大豐收。而票面上卻印著“一錢”(也就是5克)字樣,兩相對比,構成極大的反差。

然而就是這些面值小得可憐的票證,很多普通人還得不到。1963年,上海水產公司印的三錢魚票,就限定華僑才能購買;芝麻半兩,同樣也只限華僑。廣東省1966年發行的僑匯商品供應證中,華僑才可以買0.2尺布。

票證背後的沉默歷史

除了李三臺為各門類票證寫的簡單說明,《票證裡的中國》主要以實物圖片為主。文字信息雖然不多,但從中仍然可以管窺一個年代的社會史。

1959年的兩張“覺悟票”,誕生於人民公社化運動高潮時期。當時全國到處都採用平均主義供給制,幹多幹少都一樣,“大鍋飯”嚴重損害群眾的積極性。於是,覺悟票就帶有獎勤罰懶的作用,對勞動好、踏實肯幹者發紅票;對散漫、不按時上下工的發綠票以示懲戒。

1960年代初大饑荒時期,某些特別艱苦的地方每人每天甚至只有二兩口糧。飢餓導致營養不良,很多人得了水腫病,隨後就出現了“水腫病營養物資供應券”。

而當時全國都出現的“獎售糧票”,背後更有一段心酸歷史。羅財勇說,當時農民生產出糧食後,以公糧的形式賣給國家,國家再憑糧票分配給城市居民。“國家為什麼要通過獎勵的方式來鼓勵農民去多賣糧食呢?因為大家都不願意賣。為什麼不願意賣?肯定是農民自己的糧食都不夠吃了。”

粮票、肉票、布票,五花八门的票证记录下物质匮乏的年代

“看了這些票證,再回顧我們國家在艱難環境中取得的成就,可以說裡面包含著每個中國人付出的心血。因為當時城鄉差別巨大,城市裡物資再緊張還有勉強供應,而很多東西農民根本都買不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在票證歷史裡其實是沉默的。”羅財勇嘆息。

改革開放後,隨著國家經濟得到發展,城鄉居民生活物資日益充足,票證逐步退出歷史舞臺。1993年,全國糧油購銷體制改革,糧油價格放開,全國範圍內取消了糧票和油票,“票證年代”也宣告終結。

遺憾的是,在票證收藏上耗費畢生心血的李三臺,最終沒來得及等到《票證裡的中國》出版,於2017年去世。那些發黃發舊的票證背後更多的故事,不管李三臺的妻子、兒子,還是羅財勇,都已無從知曉。

粮票、肉票、布票,五花八门的票证记录下物质匮乏的年代

《票證裡的中國》

李三臺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9年10月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