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學申請學校時要避開的8個“雷區”

1.對學校理解偏窄

  學校規模是同學們最容易誤解的一個問題,有人一定要進大學,有人則偏愛規模不大的學院。這些想法都可以理解但並不完全正確,不是說學校大就師生比例大,學校小就一定師生比例小,大學也會經常開一些小型seminar,一些很小的學院也常常會要求學生上一些大課。

  國內同學對加拿大院校的認知多數從網上查詢的來,可能比較片面,信息不全或過期。尤其DIY申請的學生,每個院校的申請條件經常在更新,如果學生看到的是過期的資訊,將大大影響自己在學習中所做的準備。

  2.只關注排名

  QS、THE、Macleans、US.News、ARWU等各大世界排名每年都出,但因為參考的側重點不同,所以每個排名的次序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要只看某一個排名,就非要申請這個學校;或者明明知道某個學校更適合自己,卻偏偏不選。

  各種院校排名可以作為選校的參考,但不能作為最終的決定因素。名校光環可能讓你在工作市場中更佔優勢,但這只是擇校因素之一。能不能在特定領域有所發展,還是要看所學專業,不能因為排名沒有對手高就放棄一個專業合適的學校。

  3.文書不真實

  招生負責人一般一晚上要讀至少50份essay,一眼就能看穿哪些是過分包裝的申請文書。文書內容應該回答所問問題,並且突出自己的亮點,說明學校為什麼要收你。寫作內容最好遠離“3-D’s”原則(deat、disease and divorce),可能grandma的過世讓你很難過,但是打感情牌並不是最好的方式。

  同樣,可能你覺得去拉美的伯利茲幫忙建公共廁所好像很有個性,但是招生官或許已經見過很多這樣的經歷了,他們可能會想為啥這些公廁沒有從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去。所以,做了什麼就寫什麼,挑對申請有用的重點,才能避免雷同且事半功倍。

加拿大留學申請學校時要避開的8個“雷區”

  4.推薦信混亂

  可能很多認為靠關係很有用,覺得這個學生越有“背景”錄取可能性就越大。於是找各種甚至不相干的政府官員、公司CEO、大學董事會成員給孩子寫推薦信。其實除非該學生真的為他們工作過,否則很容易被看穿。

  大學真正想要的是導師的推薦信,能看出這個學生的興趣、強項和成長。加拿大大學錄取學生的時候就像在擺拼盤:一些學術精英、一些運動健將、一些音樂家、舞蹈家等等。大學想要的是在某些方面很投入並且表現超過別人的學生。

  5.忽視面試環節

  由於加拿大大學申請人數太多,很多大學都不要求親自面試,所以如果有面試的話,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面試非常重要,有時甚至能來個大反轉,學生一定要好好準備,確保清楚介紹了自己與所申請學校專業的目的。

  6.不在意其他個人細節

  很多學校會在社交平臺上加申請者為好友,或者查看申請者發佈的內容。所以學生應該注意,不要發亂七八糟的東西,且最好能展現出你跟專業相關的個人興趣愛好。

  招生負責人還會在意一些小細節,比如e-mail地址。曾經有很多學生因為郵件地址不妥被招生官拒收,比如“hotchickatthemall @hotmail”這種。

  7.不注意獎學金申請截止時間

  一定要提前做好了解,不要錯過任何一個deadline!一定要申獎學金!大學裡有很多拿獎學金和助學貸款的機會,除非大學的錄取標準是“need blind”,那麼同等條件下,申請獎學金的跟不申請獎學金的同學,後者錄取機會更大。不過大學的錄取與財務狀況之間的關聯是公開的,會在網站上公佈有關政策。

  8.沒有持續跟進申請情況

  提交材料就沒事了?收到offer就沒事了?NONONO......申請時一定要及時跟進,看看學校方面有什麼要求,申請到哪一步,最新進展是什麼,什麼時候補材料,什麼時候交押金,什麼時候訂宿舍等等。這些都要持續跟進,電子郵箱要經常查看,不要錯過學校發來的任何信息,知己知彼最終才能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