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瓶颈

作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新能源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重点发展对象。近些年来,中国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许多不足。

政策法规方面

中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中长期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和方向都不明确,更没有制定实现战略目标的相关政策法规,总体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协调性。另外,既没有建立完善的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标准认证体系,没有制定统一的新能源电力入网的接入标准,也没有对新能源产品制造环节确立有效的环境监管体系,新能源项目的审批、定价机制、税收补贴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之间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和协调机制。

市场方面

市场环境不够完善,出于能源安全、气候变暖驱动、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需要,中国很多省区纷纷招商引资,启动新能源项目。由于还未形成完善的新能源产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进入门槛较低,无序竞争、乱投资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有:一是生产领域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企业生产遍地开花,条块分割,分散经营,从而导致产品同质性强,缺乏规模经济,造成资源浪费;二是产能过剩,内需严重不足,销售市场过度依赖出口;三是由此产生了行业内以价格战为代表的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态势。

在技术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

中国在新能源发展的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目前中国新能源技术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在风电领域,风能发电机现在世界能够做的最大是5兆瓦,而中国只能掌握3兆瓦的技术,其中控制系统、关键轴承仍然依靠进口。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光伏发电生产原料多晶硅的提纯和光热发电中的集热管核心技术,目前还掌握在欧美少数公司手里。在核电领域,目前AP1000三代压水堆技术在中国仍处于引进、消化和吸收阶段,没有形成产业化。

在生产成本方面

国内新能源的生产成本仍然较高,缺乏竞争优势。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的企业由于掌握了核心技术,新能源生产成本较低。

在能源效率方面

中国能源效率总体上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速看!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瓶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