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3月15日)


歷史上的今天(3月15日)

1、446年3月15日 北魏太武帝滅佛

歷史上的今天(3月15日)

北魏時,司徒崔治信奉道教,惡佛法。他經常在魏帝面前貶低佛教,奉勸魏帝接受道教。崔治與嵩山道上寇謙京申通,編了許多可以蠱惑魏帝故事,揚言太上老君讓他到世上來輔佐北方的太平真君治理天下。在崔治的慫恿下,魏大武帝於442年正月"備法駕",設道場,親自接受符#,表示接受"天命",可以君臨中原。魏大武帝接受道教後,開始限制佛教。下令:凡50歲以下的和尚都要還俗,販徭投,納稅賦。興道限佛,使朝廷與佛教僧侶矛盾激化。

  445年,蓋吳力反抗北魏的壓迫,在古城(陝西黃陵西南)起義,各族人民和僧眾都紛紛參加。魏太武帝發兵討伐,至西安,人佛寺,見沙門和尚的臥室裡有兵器。大發雷霆,說:"此非沙門所用,必與蓋吳通謀,欲為亂耳。"

  446年3月15日(北魏太平真君七年二月初二日)魏大武帝下令:"先盡誅天下沙門,毀諸佛像。今後再敢言佛者,一律滿門抄斬!

2、1493年3月15日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歷史上的今天(3月15日)

中國指南針的外傳,歐洲造船業和航海術的發達,為遠洋航行和開闢新航路提供了條件。其中最先取得發展的是葡萄牙人,他們的船隊向東航行;其次是西班牙人,他們另闢海途,轉而西航。

  1486年,航海家哥倫布向西班牙國王提出一個大膽的主張,認為按照地圓說,從大西洋向西航行,可以到達中國和印度。這要比東航為近。1492年4月,女王伊薩伯拉與其丈夫斐迪南國王採納了他的建議。派他以王室名義尋找通向東方的航路,授予他“海軍大將”軍銜,預封他為“新發現土地”的“世襲總督”。

  8月3日拂曉,哥倫布三艘帆船、87名水手從巴羅斯港出發,69天后到達巴哈馬群島,他取名為“聖薩爾瓦多”(意為“救世主”)。他以為這就是印度,故而把土民稱作“印第安人”。船隊繼續向南,到達古巴和海地。在那裡,他沒找到黃金和香料,只看到一些十分落後的又原始的野蠻人與叢林。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離開西印度群島返回西班牙。以後,他又三次西航到美洲,陸續發現了牙買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併到達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和巴拿馬等地,為西班牙人的殖民事業打下了基礎。但直到臨死,哥倫布一直為他所發現的是亞洲邊緣地區,而不知道那就是“新大陸”。

3、1933年3月15日 紅軍打破國民黨第四次“圍剿”

歷史上的今天(3月15日)

1933年3月15日,對紅色根據地進行第四次“圍剿”的國民黨中路軍主力,在黃陂遭到打擊後,即改變部署,將其“分進合擊”的作戰方針改為“中間突破”。15日,以6個師分成兩個梯隊由宜黃地區出發,經東破,甘竹直撲廣昌,尋求紅軍主力決戰。

  紅軍先以第十一軍將敵先頭四個師向廣昌方向吸引,主力則埋伏在草臺崗,東陂地區,21日晨,紅軍主力突然向進至草臺崗,東陂一帶的敵人後尾兩個師發起攻擊。激戰一日,殲敵第十一師大部和第九師一部。餘敵倉惶撤退。

  紅軍共殲敵近3個師,俘敵1萬餘人,繳槍1萬餘枝,解除蘇區危機。中央蘇區與閩浙贛蘇區連成一片,紅軍迅速擴大到8萬多人。

4、1983年3月15日 國際消聯確定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歷史上的今天(3月15日)

1983年3月15日,國際消費者聯盟確定,每年的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曾於1962年3月15日在美國國會發表《關於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總統特別諮文》,首次提出消費者的“四項權利”,即消費者有權獲得安全保障,有權獲得正確資料,有權自由決定選擇,有權提出消費意見。從這以後,“四項權利”逐漸為世界各國消費者組織所公認,並作為最基本的工作目標。

  確定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是為了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範圍內得到重視,促進各國家、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和交往,在國際範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