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家》阚太太离婚看全职妈妈"自我"意识的迷失、觉醒与发展

从《安家》阚太太离婚看全职妈妈

热播剧《安家》中,全职妈妈"阚太太"痛斥出轨老公,智斗所谓"真爱"小三,提出要娃要财产,果断离婚的剧情,一经播出,得到网友一片掌声,头条指数空前火爆!

同时阚太太一段自白,也刺痛了不少全职妈妈的心。

我不想当你阚家的儿媳,我当够了,我只想做回我自己。这么多年了,我活的像个透明的人,我活成了你的背景板,所有人都叫我"阚太太",我甚至都忘了我自己叫什么了,我冯玉华,我是冯玉华。

好一句"我是冯玉华",好一段句句有"我"的觉醒誓言。

据《2019年度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显示,中国年轻父母全职在家的比例逐渐上升,占比58.6%,其中,95后全职妈妈占比已达到82%。

从《安家》阚太太离婚看全职妈妈

过去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却是"放弃职场回归家庭",其中缘由我们姑且不论,这些全职妈妈当中,又有多少个"冯玉华"?

我们原本是高知,是曾叱咤职场风云,是对自己的人生有着美好期许的小女人,但却在成为妈妈之后,在育儿的道路上,在柴米油盐间,慢慢的,忘记了"我是谁"。

我们也许曾像冯玉华一样,"迷失自我",但是却不必像她一样,经历了背叛才大彻大悟。

从《安家》阚太太离婚看全职妈妈

为了家庭"冯玉华"们放弃职场,也迷失了自我

要知道,"自我"不仅仅只是我们的躯壳,还有社会价值和理想。

多少个冯玉华,为了家庭,为了丈夫,丢弃了社会自我,弱化了心理自我,只剩下生理自我这幅躯壳,围着孩子、丈夫、老人转。

是她没有进入职场的能力么?

当初阚文涛一穷二白的时候,是冯玉华拿出了私房钱,帮助丈夫开了第一家喜饼铺,然后怀着老二,拽着老大,一家一家医院的妇产科去推销,才赚得了第一桶金。

冯玉华,一点儿也不比阚文涛差。

从《安家》阚太太离婚看全职妈妈

《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第二次也很美》里的安安,本科毕业后,因为老公的一句"我养你"啊,就毅然决然的回归了家庭。

还有《82年生的金智英》,原本有着一份虽然不能赚大钱,对社会也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却能让她拥有成就感,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后来因为没人帮忙带孩子,而放弃了。

久而久之,我们将时间、精力,分给了家里的每一个人,却独独忘记了自己。

曾经,科比用"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来形容自己的努力,而全职妈妈们则对此嗤之以鼻:"哪个妈妈不曾见过自己所在城市的24时呢"?

早上一睁眼就开始围着灶台和孩子转,清水洗脸,不修边幅,一身居家服就能度过一整天,哦对了,也许这所谓的居家服,不过是旧T恤或是旧运动服。

我们活的太粗糙了。当我们自己都忘记了爱自己,还怎么指望别人一如既往的爱我们呢?

从《安家》阚太太离婚看全职妈妈

我们被《安家》里江奶奶的气质所折服,即便是在家,一身得体的旗袍,一丝不乱的发型,虽称不上精致,但是却很优雅。

我们安慰自己,那是因为江奶奶有钱,有闲,有至死不渝的爱情,还没孩子。

但是仔细想想,她还有一颗热爱生活,爱自己的心啊!

除了自己的生活,我们更忽略了自己的成长。

阚文涛是怎么讨好自己的妻子的呢?十几年不变的,是炒栗子。是的,在他的心里,已经认定了妻子的停步不前。

就像是,陈俊生和罗子君曾一起并肩欣赏八楼的风景,在这之后,陈俊生不满于八楼风景的狭隘,随着楼层的升高,他遇到了凌玲,而罗子君则被留在了原地。

全职妈妈的悲哀也许就在于,原本夫妻是并驾齐驱的两辆自行车。当孩子坐在了我们身后,我们忙着走上孩子喜欢的小岔路,眼看丈夫独自在原本的大路上,渐行渐远。

意大利导演费里尼曾经说:"男性是没有不喜欢新鲜的,不行动也只是因为条件不允许"。

乍一听,也许你会和我有同样的感觉,这话太偏激了吧。但是细品之下,其实也对啊,男性可以喜欢的,是日新月异的我们,而非与社会脱节,停滞不前的我们。

当然,我们并不需要为取悦别人而活,但要为我们自己而活,勇敢地、努力地去爱、去奋斗、去犯错,去向着那个理想的自我而努力前进。

从《安家》阚太太离婚看全职妈妈

觉醒不一定要刻骨铭心,但是却会改变我们

罗子君曾说:"男人都会在结婚时,对女人说,我养你啊。这真是一颗男人骗女人吃下的毒苹果。你越相信,中毒越深。而我中了这个毒十年,十年后发作了,我已经无可救药了"。

冯玉华经历了什么?回归家庭后,忙忙碌碌的照顾着4个孩子和2个老人,甚至忙碌到没有时间去精心装扮一下自己。丈夫功成名就之后,却生了异心,先是和"知否"有过一段堪称"精神恋爱"的关系,冯玉华知道后,用2000万的别墅,想要换回孩子们的父亲;结果去了一个"知否",又来了其他的"绿肥红瘦"。

《第二次也很美》里的安安呢?她因为当全职太太而没有稳定收入这点,在法庭上被丈夫一方当做了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攻击点。

从《安家》阚太太离婚看全职妈妈

当然了,不一定是经过了背叛才能够觉察自我已经迷失。

金智英劳累了一天,出去喝杯咖啡,却被邻座的男人称为"妈虫",这是在韩国流行语,专门用来贬低没有收入,专靠老公,在家里带孩子的全职妈妈。这让她的精神彻底崩溃,所有的辛苦付出,只因这两个字而被认定毫无价值。

《坡道上的家》中全职妈妈里沙子成为一场母亲杀婴案的候补陪审员。随着陪审过程的推进,她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与被告人水穗是那么的相似:爱发脾气的女儿、甩手掌柜型的先生、帮忙却添堵的婆婆……

还有个叫做张辛的女孩,15岁初恋,24岁嫁给初恋,虽然还没有孩子,但也过着无所事事,吃饭睡觉打麻将的日子。直到有一天,她参加了丈夫同学聚会,被人说:"别人家的老婆,都是硕士博士,都有正当工作,而你那么年轻,就是累赘。你的孩子以后会以你这样的妈妈为耻!"

这话刺激到了张辛,她很想反驳什么,但又无话可说,因为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打那之后,张辛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六六。开始疯狂的阅读和写作。多年之后,她成为了一个编剧,《安家》就出自她之手。

从《安家》阚太太离婚看全职妈妈

尽管“六六”的婚姻也几经波折,以失败告终,但她却成长为了独立优秀的女作家

当我们开始独立的思考自己的价值,当我们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当我们想起来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我们开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其实都是一次觉醒。

觉醒了又怎样?那就行动啊,也许经历过失败,但是不要紧啊,我们怀中的那个小人儿,是经历了多少次跌倒才学会走路的呢?只要前进就好了。

从《安家》阚太太离婚看全职妈妈

做我们自己,请迈出第一步

冯玉华要做回她自己了。她开始化妆,参加同学聚会,向阚文涛提出离婚,"孩子都归我,公司一分两半,送给知否的那套别墅,怎么也是婚内财产,要拿回来"。

我们当中很多人不会,当然也不希望会经历冯玉华这样的巨大冲突。那么怎样才能从目前的困境中出来呢?

从《安家》阚太太离婚看全职妈妈

记得有一部日本纪录片,叫《日本全职妈妈的一天》记述了一个叫做萌的全职妈妈,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后的一天。评论区里,都在喊着这样的生活好累啊。恐怕没人能天天坚持吧。

但是全职妈妈们看后却笑了,这个妈妈的生活,当真好轻松。

家里有钱,不必为补贴家用,开展副业而烦恼;老公疼人,回家后主动带孩子,做家务,不会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叫嚣着工作了一天我好累;孩子乖巧,醒着的时候,放在客厅的垫子上自己玩,困了扔在小床里自己睡,不需要让妈妈担心"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

虽然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可能无法拥有像萌一样,精致的全职妈妈生活,但她的生活态度,却可以成为救赎"自我"的参考。

从《安家》阚太太离婚看全职妈妈

首先,早上起来,萌会给自己化个妆,穿上好看但又方便活动的衣服,把自己打扮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为生活添上一抹亮。

在《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中,近藤麻理惠曾说过:

在家里的时间一样是生活,好不容易在理想的房间里追求理想的生活,却还穿着不让人心动的衣服,这才叫可惜吧。

在家里,舒服当然最重要,但是舒服,好看,不凑合的家居服,也很多啊。所谓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精致,才是真的精致。

其次,萌趁着孩子睡了,会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穿和服的照片以及发型打理技巧。

虽然我们可能只有在"孩子睡着"后,才能挤出那么一点点时间为自己而活,但也要利用那难得的时间,从繁杂的育儿生活中脱离出来,享受生活,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只是喝杯茶,追个剧,或者什么都不干,窝在窗边的沙发上晒太阳。

第三,不论多忙碌,萌也不会放弃出门和朋友聚会的机会。

这是最好的,拥有自我的方式,哪怕和朋友交谈的话题依旧是三句不离娃,但是恭喜你,你开始拥有了"社会自我"。

阚太太终于做回了"冯玉华",真正属于她的故事,也许才刚刚开始。

于我们而言,我们不必一定要放弃"某太太"的身份,才能找回自己。

我们可以在家带娃,但可以不让自己成为脱离社会的黄脸婆;我们想去职场冲杀,也不意味着对孩子不负责,马伊琍也曾说过:没有妈妈能真正平衡好家庭和事业的。

我们要做的,是随着自己的心,找回我们自己,找回最初的梦想,生活不仅仅是面包,还有诗和远方,等待我们。相信我们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的!

对了,妈妈们,你们有多久没有给自己一个拥抱了?去吧,做一件你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是光影闲话聊育儿,一个拥有影视和心理学双学位的全职妈妈,让我们一起用轻松有趣的方式聊育儿,拒绝做焦虑妈妈和缺席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