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王细牛炸呼市政府建“西北第一高楼”的神话骗局

王细牛,1958年生于湖北省黄梅县龙感湖农场,读了五年小学,13岁学木匠,1974年成为农场木工,后自称港商欲在呼和浩特市盖"西北第一高楼",总投资53亿。当地政府采取了系列非常动作,炸掉了新建不久的公安局指挥中心。没想到"西北第一高楼"却成了烂摊子,一个巨大骗局浮出水面,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骗子在宁夏、呼和浩特共诈骗了17.58亿元,当地人都叫他 "王木匠"。

木匠王细牛炸呼市政府建“西北第一高楼”的神话骗局

王细牛

005年3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来了一位名叫"郑泽"的港商,自称香港金鹰国际集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他带来了一个"神话"般的辉煌构想:在呼市商业繁华区盖"西北第一高楼"- 金鹰国际CBD(中央商务区)。楼高169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投资53亿元,两年建成。这一"大手笔"立即引起呼市政府重视,当年就被列为向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项目。

木匠王细牛炸呼市政府建“西北第一高楼”的神话骗局

爆破现场,呼和浩特公安局指挥中心

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当地采取了一系列"非常动作"。2005年5月17日凌晨,一声闷响,刚建成四年的呼市公安局11层指挥大楼被炸掉了,目的是给"西北第一高楼"腾地方。接着,原市政府大楼、龙海商厦、第一人民医院保健楼、市公安局的三栋宿舍楼相继拆除,"郑泽"在呼市中山西路黄金地段得到了50多亩土地。

由于"特事特办",金鹰公司在呼市办事几乎是一路绿灯,很快就违规在工商部门注册、办理了《工程规划许可证》《土地规划许可证》《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施工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然而,尽管获得了种种不可思议的优惠政策,"实力雄厚"的金鹰公司却无资注入,"西北第一高楼"很快成了烂摊子,甚至还非法集资,这引起了社会的质疑与警方的注意。随着警方调查的展开,"神话"破灭了。

在他最风光的年头,关于他的每篇报道几乎均提到了他拥有的众多荣誉,包括2004年中国西部大开发五周年回顾活动组委会授予郑泽"西部开发杰出贡献奖"、2005年1月世界华商促进会授予郑泽"爱国企业家"和"杰出爱国人士"荣誉、2005年2月国家建设部授予郑泽"中国建设系统优秀企业领导"称号,以及2005年3月国际名人交流中心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委员会授予郑泽"世界杰出人士",并颁发"企业管理成就奖"。这些名头响当当的荣誉,令出身微寒的郑泽蒙上了一层光环。但是,探究这些光环的出处,却发现其中大有文章。记者曾致电世界华人工商促进会,该机构便是"世界华商促进会"的全称,不过该机构的一名韩姓负责人表示,翻查过往的授奖记录,并没有发现郑泽的授奖文件。而作为国际名人交流中心在中国唯一代理机构的北京凌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则有不愿具名的负责人称,他们确实曾代表国际名人交流中心授予过郑泽"世界杰出人士"称号,并向金鹰国际颁发"企业管理成就奖",但所有的审查流程都是在马来西亚的国际名人交流中心进行,具体情况中方并不清楚,他们只是代表颁发。该负责人也拒绝证实相关荣誉是否需要资金赞助。

无论如何,号称由英、法、德、美、中、前苏联等国家地区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国际名人交流中心,在金鹰国际运作的鼎盛时期,为郑泽和金鹰授予了两个名头响亮的荣誉,而这些荣誉,又反过来成为郑泽和金鹰国际进行下一步冒险的工具。而传闻中郑泽并不光彩的发家史,也被掩盖起来。也正是由于郑泽扑朔迷离的身份,在他被捕后,公众才一片哗然。一位曾经和郑泽打过交道的内蒙古一家媒体的副总对本报记者说:"郑泽是一个有着理想主义和满怀激情的人,而且办事比较执着,基本不受外界的影响"。这从他的大胆投资CBD中可见一斑。"郑曾说,我做的事是别人都不敢想的事,太超前了,是一个先行者,我自己也认为,我确实是一个先行者。"这位副总对本报记者说。其实,郑泽的金鹰国际在银川的名声急剧变坏前,银川金鹰CBD和金鹰国际村两大项目口碑一直不差,这两个基本完成封顶工序的项目,曾一度成为使银川的整个城市建设面貌发生巨变、提升城市品位的标杆。

真相

"郑泽"原名王细牛,1958年生于湖北省黄梅县龙感湖农场(现湖北省龙感湖工业园区),读了五年小学,13岁学木匠,1974年成为农场木工,当地人都叫他"王木匠".2000年,"王木匠"往河北省石家庄市迁了假户口,改名"郑泽",年龄缩小11岁。警方发现,"王木匠"有6个名字:王细牛、王亚伟、王世伟、舒兵、王伟、郑泽。每个名字都注册了一家公司,娶了一个"老婆",其中有4个"老婆"给他生了孩子。

木匠王细牛炸呼市政府建“西北第一高楼”的神话骗局

伪造了多张身份证

香港金鹰公司真相如何呢?这原来是一家1万元港币注册的"三无"公司,无办公场所,无资金,无工作人员。2001年2月,王细牛得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想改造宁夏宾馆,于是前往宁夏,许诺出资4.56亿元改造宁夏宾馆,合作建设"宁夏国际村"。钱骗到手了,"王木匠"却无心盖房。五年过去了,"宁夏国际村"还只搭了个框架。"宁夏国际村"资金链断裂后,"王木匠"的目光又盯上了呼和浩特。他在呼市的骗术几乎是宁夏的翻版:2005年5月,他骗取了呼市政府4.59亿元的土地使用权,强行开工建设金鹰国际CBD项目 。

骗术

一个木匠有多大道行,能把两个地区的政府蒙骗?王细牛对此颇有心得。他供述说:"阿基米德说过,如果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我的定律是:抓住一个政府领导的弱点,我就能搅动一座城市。"综观"王木匠"的骗术要旨,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投其所好 。

有人爱"攀富结贵",王细牛就进行奢华表演。到呼市"投资"时,他坐着加长凯迪拉克轿车,跟着8名保镖。保镖一色的黑西服、小平头、戴墨镜。他以8万元一天的价格,包住了五星级宾馆的一个楼层,楼道还有保镖把守。每有领导造访,他一伸手,身后保镖立马递上一支古巴雪茄,"咔"地一下为其点燃。

木匠王细牛炸呼市政府建“西北第一高楼”的神话骗局

风光不在的王细牛

警方与"王木匠"有一段经典对话。警方:"啥叫CBD项目?"王细牛:"我也不知道,这是外国名,我的秘书知道啥意思。"令人惊奇的是,个别领导也跟着这个骗子"忽悠"。2005年,呼市炸掉市公安局指挥大楼后,社会上响起一片"假港商""大骗子"的质疑声,许多已经中标的建筑企业开始退却。

没有建筑企业垫资,金鹰CBD就难以破土动工。王细牛请建筑施工单位领导到内蒙古饭店的"金顶大帐"吃饭,他邀请当地一位领导(韩志然)出面作陪。席间,这位领导拍着"王木匠"的肩膀说:"小郑是很有实力的啊,你们怕什么?"结果,王细牛在呼市骗了中建三局装饰公司等25家投标单位4688万余元投标、履约保证金,还骗了中铁十七局等6家施工企业的垫资款2.2亿多元,拖欠大同水泥厂等20家材料供应单位货款950万元。

在宁夏,王细牛以36亿元投资为诱饵,"忽悠"政府拆了宁夏宾馆,骗取土地使用权,然后委托中介机构出具隐瞒重要事实的验资报告,套取公司自有资金,在黑市换成美元后打入香港金鹰公司账户,再作为金鹰公司投资款打回宁夏的验资账户,以"空手道"冒充投资。少数领导发现上当又顾忌面子,只好打掉牙往肚里呑,硬着头皮支持他往下干。在呼市,炸掉公安局指挥大楼后,新楼动了几锹土就没了影子。在两年时间里,呼市公安局的办公场所分散租赁了十几处……于是,"木匠不急政府急"的局面出现了:市里垫钱垫料帮着建,到最后干脆全盘接过来替他建。眼看"王木匠"无钱建设"西北第一高楼"已成事实,政府也只能想方设法帮他往起拱楼。

上了"王木匠"的贼船想下来都难。面对多方压力,为摆脱金鹰CBD项目和市公安局新指挥大楼的建设困境,2007年1月31日,呼市想与王细牛解除合作协议,另请有实力的企业解套。但王细牛索要"船票":至少3000万元"补偿",否则,坚决不退出。不过,精于算计的王细牛,咋也没算到警方下手这么快,更没想到公安部直接介入案件侦办。早在2006年12月31日,内蒙古警方在公安部的直接指挥下,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其正式立案,并向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发出了预警通报。

结果

王细牛意识到罪行即将败露,秘密与境外企业协商转让金鹰公司股权,并紧急办理全家移民加拿大手续,企图套取资金后逃往国外。同时,为掩盖犯罪事实,他一边转移、隐匿、销毁公司财会账目、文件资料、电脑硬盘等,一边将公司大额资金由呼市转往北京的个人账户。"种种迹象显示'王木匠'准备逃匿。"公安部办案人员说,"恰在此时,呼市政府要给金鹰公司拨3000万元补偿金。为了防止国有资产进一步流失,决定提前抓捕主要犯罪嫌疑人。"由于警方出手及时,王细牛从深圳定做的准备在呼市进行非法集资的3万张贵宾卡被缴获。据介绍,这些贵宾卡一旦售出,老百姓的17亿元血汗钱将被王细牛收入囊中。即便如此,不包括施工企业、材料商和政府的被骗资金,以及拖欠数百名农民工一年的工资,仍有百余名呼和浩特市民的8000多万元资金被王细牛非法吸收。

在宁夏,王细牛向5000余名自然人非法募集资金达3.24亿元。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王细牛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骗子是落网了,然而人们却不由得深思: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漏洞百出的骗子,在数年内"呼风唤雨",导演了这起"天方夜谭"般的诈骗大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