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今起开放,38名观众享受“贵宾待遇”

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今起开放,38名观众享受“贵宾待遇”

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今起恢复对外开放。今天上午9时许,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来到科技馆,门口已有多位工作人员。上午9时10分左右,第一对观众来到科技馆,在出示“随申码”、填写《儿童健康信息承诺书》、测量体温后,进入场馆参观。截至上午11时,科技馆迎来了13名观众,自然博物馆迎来25名观众。在偌大的场馆里,他们都享受到了“贵宾待遇”。

上海科技馆副馆长顾庆生介绍,从今天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除国定假日外)。两馆实行严格的限流措施,瞬时承载量和单日最大承载量均调整为原定的30%,即上海科技馆瞬时承载量为4050人,单日最大承载量9000人;上海自然博物馆瞬时承载量为1770人,单日最大承载量4779人。

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今起开放,38名观众享受“贵宾待遇”

上午9时10分左右,张女士带着一个宝宝来到了科技馆。张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是科技馆年卡用户,宝宝3岁多,过年时就想去科技馆玩,可惜那时因为疫情,科技馆一直闭馆。昨天,她看到科技馆恢复开放的消息后,问宝宝是不是想明天去,宝宝连连说好。“你想来这里看什么呀?”面对记者的提问,这个戴着小口罩的男孩想想了说:“我想看地壳,还有大象!”

由于没注册过“随申码”,在展馆门口,张女士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操作手机,拿到了绿码。随后,她填写了《儿童健康信息承诺书》,承诺随行儿童在最近14天内没有去过境外或上海以外的其他省区市,没有与疫情重点地区人员、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过,并留下了监护人的手机号码。

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今起开放,38名观众享受“贵宾待遇”

测量体温后,记者随两名观众走进了科技馆。与以前不同,馆内的一些密闭空间、密切接触展项不对外开放。如“彩虹儿童乐园”整体关闭,许多观众挤在一起体验的“地震历险”展项也停止运营。走进“智慧之光”展区,记者看到,“怒发冲冠”等接触式展项改为“工作人员操作、观众围观”形式,虽然少了一份自己体验的乐趣,但科普性没有丝毫减弱。只见一位长发女讲解员走上绝缘台,把手放在一个金属球体上,几秒钟后,她的长发就一根根竖了起来。据介绍,人站在绝缘台上时,人体和球壳的电位会随球壳外的电荷逐渐积累而升高,一部分电荷传到头发上后,由于是同种电荷,在静电斥力作用下,头发就会竖立起来。

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今起开放,38名观众享受“贵宾待遇”

顾庆生表示,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目前暂停团队接待和会员办理,散客购票实行实名制全网售,观众可提前7日(含当天)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及同程网、携程网、驴妈妈旅游网等线上售票平台购票。两馆影院、剧场、教育活动区、餐厅等区域暂不开放,暂时取消全程及区域讲解、教育活动等。参观期间,观众应全程佩戴口罩,保持1.5米以上间隔距离,避免封闭场所人员聚集,做好个人清洁和防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