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張亞蘭:冬遊棣花鎮,感受到賈平凹跪恩反哺,成名不忘家鄉

大美西部觀察:立足西部,放眼世界;關注民生,傳遞有價值的資訊,發佈經典文章。

冬遊棣花鎮

文、圖/張亞蘭

丹江邊上的棣花古鎮,是大作家賈平凹先生的故鄉,一直很神往,不曾想,戊戌深冬,天賜良機,朋友換了新車,要磨合,要分享,要體驗一同出遊的快樂。經不住誘惑,就換上大衣背了包兒跟了去。


歲至大寒,萬物歸隱。所有的風景都是靜穆的,安祥的,帶著原始的意味和神聖的光芒。這對於一個性情內斂,不喜歡湊熱鬧的人來說,正合心意。

咸陽張亞蘭:冬遊棣花鎮,感受到賈平凹跪恩反哺,成名不忘家鄉

車子停在一片石頭壘砌的空地上,從一個狹窄的巷道往南走,進入農家院子,聽到犬吠,一個婦人從一扇雕花門裡探出頭來說:這兒過不去,路在那邊,順著婦人手指的方向,我們迂迴繞道,相跟著探入景區。這是一個頗為特別的地方,跟我走過的任何一處都不相同,地勢北高南低,東西狹長,房屋錯落而密集,看不到明顯的進出口,要想一下子進入景區,還有些困難,你得過來過去的打問,這不由人聯想到陶淵明筆下那個神秘的桃花源。


穿過一個窄而深的衚衕,向東一拐,看到幾間很古樸的青磚瓦屋,瓦屋用籬笆短牆圍著,籬笆外面有一塊大的黑牌,白字楷體,書寫著賈平凹先生的名作——“醜石” 黑牌下方確真橫臥著一疙瘩灰石頭。緊挨此處,面北向南有一處院落,是賈平凹先生的故居。故居門樓的橫額上有四個燙金大字“嘉祥延集”

咸陽張亞蘭:冬遊棣花鎮,感受到賈平凹跪恩反哺,成名不忘家鄉

冬季遊人稀少,且有薄霧籠罩,想進去看看,門卻關著,不得不轉過身,走上一塊平臺,再由平臺向下,拐過幾級臺階,才算正式步入棣花街。街面一律青磚鋪地,潔淨古雅,搭眼一望,角樓邊有杏黃色酒旗隨風飄動,各式鑲著花邊的金字招牌,橫豎醒目,街上除了地方特色小吃如:熱米皮,菜豆腐,漿水面以外,明顯多了些山貨,如野毛慄,野核桃,還有各種奇石古玩,珠玉瑪瑙,成串地掛著,成堆地擠著,流光溢彩,耀眼奪目,遊走其間,恍若置身漢唐盛世,異樣新鮮。情緒興奮著,顧不得細看,當街買了塊現烤的紅薯,一邊叭拉著,一邊急戳戳地向南游去,因為眼前是藍瑩瑩的山巒,不知是“屹甲嶺”還是“伏牛梁”,像我小時候看戲的佈景一樣,周圍的景緻因此有了特別生動的感覺,如同畫裡一般。


從一個弧形的棧道上小跑下去,越過“二郎廟”和“魁星閣”,端直向西就是“清風街”,不知這是不是賈平凹先生在小說《秦腔》裡所寫的那條街?我很好奇,清風街牌樓高大寬闊,牌樓兩邊刻有賈平凹先生題寫的門對,上聯是:“清風徐來,猶見商於漢唐柳”,下聯是:“秦腔乍起,且醉棠棣宋金人”,其意涵蓋了此地歷史的悠久,文化的厚重與豐富。既是商於古道,又是秦楚宋金之交界,有漢唐遺風,也有南北文化的交匯與融合,難怪此地出文人,且出大文人。


冬天的清風街,雖然有些冷清,但卻安然清靜,一切都那麼清晰,那麼古拙,又那麼藝術地呈現在眼前,比如木門花窗,藍瓦青蓋,每一個店鋪,每一幅門對,每一處景緻,哪怕是幾桿梅竹,一叢蘭草,我都想看看。能記則記,記不住用手機拍……

咸陽張亞蘭:冬遊棣花鎮,感受到賈平凹跪恩反哺,成名不忘家鄉

當街遇見一個漂亮女子,心裡便以為就是小說中的白雪;碰到一個眉眼怪怪的後生,又會聯想到書裡頭那個瘋瘋癲癲的引生;還有酷愛秦腔臉譜藝術的夏天智;視土地如命的夏天儀,為了印證眼前正開藥方的郎中是不是就是書裡那個精通文墨的趙宏聲,我在一家藥鋪門前站了好久,若不是同遊大聲喊我,說不定我真會走進去打問,因為獲了茅獎的《秦腔》,在現實裡都是有著真實的人物原型的。


出了“清風街”,繞過“風雨橋”,我們沒入一片蘆葦叢,在彎彎曲曲的水上廊子,背對著一個苫有茅草的亭子留影拍照,站在這個位置,由遠及近,自下而上的觀賞,棣花鎮原始,本真的樣貌整個呈現在眼前。那參差錯落的屋舍,疏密掩映的林木,以及塔樓寺廟,山巒河灣,似乎沒有任何匠心,完全是天然生成的,在某種程度上,與先生筆下的故鄉山水一模一樣,好比天上一輪月,水裡也是一輪月。若是春夏時節,棣花古鎮無疑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不說別的,單是那圍繞著村鎮的千畝荷塘,足以搖曳出無限的景緻和詩意……


一個挑擔的女子,從廊子那邊輕盈地走來,大概要回家燒菜,放下擔子,從竹簍裡取出一節新挖的蓮藕,彎腰在泉水裡洗泥,雪白的蘆花映著桃紅的棉襖,分外好看,此時,我的腦際突然閃現出一首絕美的古詩: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不知春來早,疑是弄珠人……


冬天真美!冬天的棣花鎮更是風景獨具,別有情趣,要是來點雪花,那墨色的殘荷,銀色的蘆葦,遠處的小橋流水,都會帶上夢幻的色彩。


轉了一大圈,我們又回到出口,這時,先生的故居門已打開,我們心懷敬意,腳步輕輕地走了進去,迎面的三間瓦房看似有些年頭了,門上的對聯大約是過春節時貼的,至今還新著,上聯是:滿天喜氣入華堂,下聯是:遍地祥光臨福地。橫額是:萬紫千紅。感覺通俗而大氣,讓前來參觀的人心裡熱乎乎的。我們依次觀看了賈平凹文學館和賈平凹書畫館,從中瞭解到一位大作家從荒野泥濘中一步步走向文壇的艱難歷程,為了沾一點大作家的靈氣,我們爭相伸出右手,摸了摸作家手中的那隻“神筆”還同那張高大的影像合了影。

咸陽張亞蘭:冬遊棣花鎮,感受到賈平凹跪恩反哺,成名不忘家鄉

返程途中,我一直在思考,賈平凹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有著怎樣獨特的靈魂?是什麼支撐著他幾十年筆耕不輟,手指都寫壞了,變形了,磨出繭子了,依然堅持不懈,“到底毛穎足吞虜,滄浪隨處可濯纓。”先生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和毅力,成就了大作,奪得了茅盾文學獎的桂冠,為生養他的家鄉豎起了一座令世人矚目的碑子……


反哺當以跪恩,成名不忘家鄉。賈平凹以文學創作拉動家鄉乃至整個陝南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旅遊開發,這是一個作家最令人感動的初心和大愛!如今,人們一提到秦嶺,說起丹鳳,就會想到賈平凹,好比世人一提到巴黎聖母院,就會想起大作家雨果一樣。文化的根脈,永遠是一個民族,一個地域持續發展的源泉。

咸陽張亞蘭:冬遊棣花鎮,感受到賈平凹跪恩反哺,成名不忘家鄉

回望棣花古鎮,每一個角落都瀰漫著文化的氣息,那口寫著民族佳話的“宋金古井”,那見證著男女忠貞愛情的“月牙泉”,令人魂牽夢繞,往返流連……


車子在國道上疾馳,我的心依然停留在美麗的棣花古鎮,我想,天時安排我在這個極度寒冷的冬天來到棣花古鎮,一定是有著某種暗示和寓意的,我在寫著“不二”字樣的文店前留了影,又挑選了一支狼毫筆作為紀念,我對這裡的山水說,我還會來的,在未來的某一天,在我文思枯竭,意志消沉的時候,讓這裡的清泉,洗亮我渾濁迷濛的雙眼。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

咸陽張亞蘭:冬遊棣花鎮,感受到賈平凹跪恩反哺,成名不忘家鄉

【作者簡介】張亞蘭,網名,芳草幽蘭,陝西咸陽武功人。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武功作協副主席,大秦文學編委,著有散文集《野草花》《秀一輪明月》等。

咸陽張亞蘭:冬遊棣花鎮,感受到賈平凹跪恩反哺,成名不忘家鄉

△作者 張亞蘭

感謝閱讀欣賞!如果您對本文有什麼看法或感想,歡迎在文末留言批評指正。喜歡這篇文章就關注,轉發評論就是對我們的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