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太极拳:体悟太极拳之发劲

体悟太极拳之发劲

劲是发出来的。发劲必须先蓄劲,蓄劲需要气沉丹田、气沉丹田需要身心松静。所以,发劲先得松静下来,松得越透,发得越脆。发劲训练步骤:

体悟太极拳:体悟太极拳之发劲


第一,练松,目标是放松。铁链自然下垂、弹簧自然张开、垂钓中的垂线就是松的状态,是介于紧和软中间,是一种平衡状态。练松两个环节,一曰外在体松,追求身体上下、左右、前后的平衡。肢体向外展开的时候,关节有向里收缩的意念,肢体向内收缩的时候,关节有向外撑开的意念。也古拳谱上的“开中有合、合中有开”。二曰心静意专。要心无杂念静下来,意识要专注到太极拳运动的规矩上来,要专注身体架子正不正,运动是不是缠丝而不仅仅是画圆,劲路是不是遵循根节发、中节催、稍节领,气息是不是吸升呼沉,即清气上升、浊气下沉。各个部位是不是做到了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圆裆松胯等等状态。

体悟太极拳:体悟太极拳之发劲


第二,练沉,目标是放下。我们准备提一件重物的时候,常常会脱口而出说出“好沉”两个字。由这一现象我们可以认识“沉”有两个因素:一是地球引力产生的重力,二是人的意识对重力的感应,即“沉”是物质和意识综合反应,感应重力的过程这就是练“沉”。气是感应重力的最有效方法,气球气足即可飘起,气瘪就会落下,人体亦然。比如感受咱们右胳膊轻沉,把右胳膊和丹田比作是天平两臂,肩关节是支撑点,气息开合促使丹田鼓胀,就能感觉到右胳膊轻沉,胳膊越沉,说明丹田气越足。身体任何部位轻沉都可以用气息的开合和丹田鼓胀来感应。练沉就是练内,练气沉丹田感觉,并由内引导外的身形起沉,鼻子吸气,气沉丹田,丹田内气足,浮力大,身体向上领起,口腔呼气,气达四稍,丹田内气少,浮力小,身体向下沉落。

体悟太极拳:体悟太极拳之发劲


第三,练蓄,目的是积蓄能量。在沉的基础上再加一点沉,就是蓄。蓄、发是一对阴阳,蓄是阴、发是阳,蓄是静、发是动,蓄是吸、发是呼,蓄是慢、发是快,蓄是由上至下、发是由下至上,松沉和蓄发也是一对阴阳,松沉是阴、蓄发是阳,松沉是静、蓄发是动,松沉慢、蓄发快,松沉柔、蓄发刚,松沉聚、蓄发开。练蓄的本质是练整,因为劲蓄得越足需要身体越整,要想身体越整,就得把身体关节分得越细,所以练拳就是要把身体关节松开成一节一节的,只有把关节分得越细,才能把这些骨节整得越全,只有把劲蓄到各个关节里面去,发劲的时候才能“节节贯串”。所以,练蓄似乎是练把身体拆开成一节一节的,把气和劲灌进这些骨缝和筋膜中去。

体悟太极拳:体悟太极拳之发劲


第四,练发,目的是能量释放。发劲是心静、体松、意坚、气沉、腰蓄、肢发的综合体现,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张三丰《太极拳论》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总需完整一气。高度概括了发劲过程。讲述了发劲的时候腿、脚、腰、手的关系问题,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拳的根基在脚,脚连着地,劲发于大地,练拳要打好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其次,发于腿是讲劲的传递路劲,是用腿蹬地形成的反弹力。第三,主宰于腰是讲腰的中轴、中枢作用。第四,形于手指是讲劲力最后是通过手来表现出来,通过梢节来表现的。手是力量传递的最后一个环节,腰腿的力量最后通过手来发放出去。

体悟太极拳:体悟太极拳之发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