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母是小妾地位低下,他成為民國權貴後只娶一位妻子,從不納妾

中國封建社會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講究嫡庶之別,妻子是家裡唯一的主婦,小妾不但不能和妻子平起平坐,還要像奴婢一樣伺候妻子,就連小妾生的孩子也被稱為庶子,享受不到嫡子的地位。

民國權貴譚延闓就是庶出,其生母李氏是小妾。譚延闓的父親名叫譚鍾麟,本是清朝的封疆大吏,官至兩廣總督,而譚延闓的生母李氏本是譚鍾麟朋友家的小妾,被當作禮物送給譚鍾麟為小妾。

生母是小妾地位低下,他成為民國權貴後只娶一位妻子,從不納妾

譚家的規矩很大,小妾在家裡地位極低,僅比婢女好一點。譚延闓的生母李氏雖然錦衣玉食,可是還要伺候丈夫的正妻,吃飯時還不能上桌,站在一旁恭恭敬敬地侍候全家吃飯。

就算譚延闓出生後,他的生母李氏依舊在家裡地位低下,吃飯不能上桌子,無法母憑子貴。好在譚延闓十分聰明,很為其母爭氣,從小勤奮好學,品學兼優。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22歲的譚延中舉人。光緒三十年(1904年),24歲的譚延闓參加清末最後一次科舉試,中試第一名貢士,即會元,4月,他參加殿試,列為二等第三十五名,賜進士出身,然後入翰林,旋授編修,返湖南辦學。

生母是小妾地位低下,他成為民國權貴後只娶一位妻子,從不納妾

其實譚延闓本應該是狀元,可是慈禧太后討厭姓譚的,更討厭湖南人,而譚延闓就是姓譚的湖南人,和譚嗣同一樣,於是是慈禧太后就點了劉春霖當狀元。

在譚延闓考中科舉考試當上官後,其父譚鍾麟才允許他的生母李氏坐下來和全家人吃飯,也算是揚眉吐氣了。

後來譚延闓成為湖南立憲派首領,任省“諮議局”議長。清朝滅亡後,譚延闓又在民國當官,曾任湖南省都督、行政院院長。

生母是小妾地位低下,他成為民國權貴後只娶一位妻子,從不納妾

1916年,譚延闓的生母李氏在上海病故。此時,他已經是湖南省都督了,於是他趕往上海寓所奔喪。第二年,譚延闓扶靈回到湖南長沙,母親李氏的靈柩暫停柩荷花池。

譚宅位於譚姓族祠的後面,靈柩出殯必須經過族祠出門。按照族規,小妾離世後不能從族祠大門出殯。譚延闓想讓母親李氏的靈柩從族祠大門出來,可是族人不同意,勸譚延闓不要壞了族規,他生母的靈柩只能從族祠側門抬出。

更可氣的是,還有很多族人擋在大門口,不讓譚延闓生母的靈柩只能從族祠大門抬出。譚延闓勃然大怒,仰臥棺蓋上,當靈柩抬到族祠大門口時,他大喝一聲:“我譚延闓今日出殯!”

生母是小妾地位低下,他成為民國權貴後只娶一位妻子,從不納妾

族人嚇得面面相覷,只好讓路,這樣譚延闓生母的靈柩才從族祠大門出殯。由於母親當小妾受人瞧不起,譚延闓對封建規矩很不滿,發誓不納妾。

譚延闓的髮妻生了一子三女後就病逝了,譚延闓沒有再娶,也沒有納妾,甚止也沒有緋聞戀史,他獨自把兒女撫養成人。

庶出的譚延闓沒有納妾,嚴格遵守一夫一妻制,實是在難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