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昨晚还沉浸在全民看“婧”的热潮和吐槽中芭姐,一早便被全球各地日渐严峻的疫情局势拉回了现实。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一边是还在攀升的数据背后的鲜活生命,一边是不断传来好莱坞知名演员甚至是高层领导人的感染的讯息;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由此带来的,则是一波更为来势汹汹的电影撤档潮:

继《007:无暇赴死》刚刚官宣延期上映之后,热门惊悚片《寂静之地2》也正式宣布全球撤档。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万众瞩目的《速度与激情9》则更是将档期推迟至近一年之后的4月2日上映。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而在此前仍以平均一天更新一条新物料的电影《花木兰》也在北京时间3月13日,其伦敦首映礼期间正式宣布全球撤档。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疫情让我们的生活不能按时回到正轨,但春天的脚步还是会如期到来。

在这段特殊又难得的时间里,你也许从一个厨房小白变得不得不掌勺自己的一日三餐;也许看了一些不错的书和电影、也几乎拥有了工作后和家人最长一段时间的相聚和团圆。

而那些可以不戴口罩自由行走的日常、与亲人们亲密、团聚的点滴,也将在这段特殊的体验之后,变得更加弥足珍贵。平常的生活琐碎,都值得在回忆里闪着光。

电影《番薯浇米》就是一部聚焦两位资深少女的”琐碎日常”的电影。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在今年年初国内上映时,它的排片低于0.1%,最后仅以16万元人民币的总票房收场,现已经在各大视频平台上线。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正如豆瓣网友Mr. Infamous所说,《番薯浇米》中的那份贴心贴肺的柔情,让人贪恋。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相信这份柔和的温情,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也可以抚慰到你。

导演叶谦作为国内知名的服装设计师,他将他在色彩和绘画上的美学呈现、以及对家乡、对故乡里的老人那份怀恋与深情,在这部处女作当中具象结晶。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影片记录了两位福建老人:归亚蕾饰演的寡妇林秀妹和老姐妹青娥(杨贵媚饰)的“留守日常”。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在生病被晚辈们忽视、因为跟异性走动得多便被同村人奚落和嘲笑的晚年生活里,他们如何活出真正的自己?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而作为有两位”影后“加持的处女作,这次合作又是如何促成?芭姐也有幸对话女主角归亚蕾,听她亲口讲述“资深少女”的成形。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因为电影的需要全程闽南语对白,这对不会闽南语的她也是次不小的挑战。在国外拍戏的时候,她专门找来语言老师,一周四天准时上课学习。

三个月见缝插针的努力,几乎身边的所有闽南人,都成了她练习口语的对象,这才让成片中闽南老人林秀妹这一角色出落得更加真实。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在她超过50年的演艺生涯中,虽然已经拿过无数次的影后桂冠,面对媒体,归亚蕾还是多次强调:“我真正的工作是家庭主妇,表演算是一种副业。”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归亚蕾和丈夫50年金婚纪念日

面对中年女演员的困境,在她看来:找准自己在人生中所处的角色,和当下应该有的状态,让自己不断地充实起来、丰富起来,就会改善很多了。

“因为像我没有戏演的时候,就是别人的太太,是妈妈,有依靠也就没有负担。”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大明宫词》(2000)中饰演武则天

如同她曾在微博中写到人生有很多好东西是免费的:微笑、拥抱、家人、美丽的回忆…….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越是日常琐碎,越是弥足珍贵

而这份从容和平静,往往就是抚平一切的良药。


BAZAAR对话演员归亚蕾


BAZAAR:您从影多年,这次是通过怎样一个契机,决定和一个拍摄处女作的非科班青年导演合作呢?

归亚蕾:大家会对我这一决定感到好奇,或许是觉得叶谦导演对于电影拍摄方面的经验还不足。但我和他接触下来就发现,他不仅对电影事业有热情,还拥有打动人的能力,这很重要。

一方面,为了更加专业地呈现剧本和画面,他在真正筹备电影之前去学校进修了一段时间;另一方面就是,他很细致地在剧本上融入了色彩和画面,所以在跟我聊剧本的时候,我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他的创作理念和电影的意境。当时我脑海里已经呈现出了像世外桃源一样的环境,既真实又梦幻,就这么被他打动了,然后接下了这个剧本。


BAZAAR:叶谦导演说他创作剧本的时候,对于这个“林秀妹”角色脑子里第一人选就是您,对此您是怎么想的?

归亚蕾:很难说,但也许是因为他看过我其他的作品,而有了这个想法吧。其实除了他说的这一点,我认为他也比较能够理解我,所以和他合作也很愉快。

就比如,对我而言闽南语是个问题,虽然小的时候会讲一点点,但也还不够。后来和他聊过这一点之后,我还是决定重新开始学习,学了有半年吧,在现场和我的化妆师、杨贵媚他们也是尽量用闽南语聊天,慢慢就比较流利了。

BAZAAR:“林秀妹”这个角色对于家人从“被需要”到“无关紧要”,对于这种变化您当时是怎么揣摩的?

归亚蕾:在拍摄的时候,我尽量用一种比较贴近现实的角度去考虑、去呈现。林秀妹所遭遇的家庭矛盾,在现实中很常见。儿子和儿媳妇认为母亲的一切付出都是应该的,甚至很多时候还不满足,儿媳妇也更愿意把孩子带去娘家而非婆家。还有觉得母亲老了,什么事都不懂了。但不管父母亲有没有读过书,他们的人生历练已经可以成为一本书了。

做孩子们的,可以翻一翻,请教请教,也对他们来讲受益很多。毕竟父母亲就是时刻为孩子着想,我的诠释也是爱孩子,爱孙子,爱媳妇儿,倾尽一切帮他们解决问题。但当自己的好朋友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的生命当中遭遇的一切让林秀妹领悟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就也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应该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BAZAAR:其实叶谦导演的视听表达很独特,他会把人物的着装随着他们心理变化而变化,您是怎么看待这种方式的呢?

归亚蕾:我觉得这种想法很棒,人物着装随心理变化而变化,能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情绪的转变。而叶谦导演对色彩与设计比较专业,所以即使这部电影的基调使得它好像给人感觉是灰色,但事实上五彩缤纷,画面是活泼的、是阳光的,呈现出来的效果很美。


BAZAAR:从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开始,您和杨贵媚老师这是第五次合作了,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建立默契吗?

归亚蕾:是的。虽然我们对于剧本有不同的认识,但合作起来却非常有默契。因为我们彼此都很谦虚,所以在沟通的时候也很顺利,认为合理的东西我们都会接受。比如对手戏,互相就像投球和接球一样,如果没有默契,就会错过对方发出的球。但我们俩相互到位,好似她就是那个青娥,我就是秀妹,我们两个完全进入到这个角色里面,很多情绪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很多时候反而不需要排练,自然流露就完全够了。


BAZAAR:《番薯浇米》本身在探讨老年人跟子女的关系问题,其实也是探讨跟时间有关系的话题。关于这个很多人会说“优雅地老去”,那么您作为前辈和女演员来讲,是怎么看待关于时间、关于老去这个话题的?

归亚蕾: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人的年龄是一天一天增长,可是我一路走来,基本都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里过。因为我觉得人一定要有一颗年轻的心,然后把年龄忘记,这样人生才比较快乐。包括有一天,我女儿说:“妈妈,你以前这么想是对的。

但现在你看看报纸,总是说多少岁的归亚蕾,不停地在提起你多大了,你是不是也该重视起来了。”然后我就说:“哦,那我以后不看报了。”

还有一件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我有一个朋友做服装,他会用一些灰的、咖啡的、棕的这种一点生气都没有的颜色,说是给中年妇女穿。我一看啊,就说你这个衣服没人买,四五十岁的人并不会穿这种衣服,更想穿显得有活力一些的衣服。我们的问题总是出在太在意年龄,其实只要说我觉得你看起来好年轻,那就对啦。

BAZAAR:其实针对时间这个话题,在FRIST影展上海清说很多女演员到三十岁左右,就会面临没有戏拍、不得不去做幕后的情况。您以过来人的角度来说,对她们这种状态有没有一些想法和建议?

归亚蕾:其实对我而言,这种情况没有很迫切。因为我真正的工作是家庭主妇,表演算是一种副业。像我没有戏演的时候,就是别人的太太,是妈妈,有依靠也就没有负担。但我可以理解,如果三十几岁正是青春年华的时候,忽然没戏演了会很惶恐的。但如果在这种时候,能够找准自己在人生中所处的角色,和当下应该有的状态,让自己不断地充实起来、丰富起来,就会改善很多了。




采访/Timmy

整理/子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