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箇中國曆史故事,讓你更懂華夏精神。(十八)

以劣對優——田忌賽馬

這個故事還要從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臏,被同門師兄弟龐涓陷害,受了酷刑成為了殘疾人,但是他沒有氣餒,立志要報仇。他聽說齊國的齊威王禮賢下士、善於納諫,於是就偷偷說服齊國的使者,帶他去齊國。當時齊威王有個寵信的將軍叫田忌,很喜歡和齊威王賽馬,可是他的馬比不上國王的馬,所以每次都輸了,非常沮喪。 

100箇中國曆史故事,讓你更懂華夏精神。(十八)

  

孫臏看到後覺得這是個推薦自己的機會,於是他找到田忌,讓他用千金為賭注跟齊威王賽馬,保證能贏,田忌生氣地說,你也要挖苦我嗎,孫臏說我怎麼敢戲弄將軍呢,我看到將軍的馬比大王的馬的資質其實差不多,但是您每次都是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這樣下去當然都是輸啊。為什麼不用您的上等馬對大王的中等馬、用您的中等馬對大王的下等馬,然後用您的下等馬對大王的上等馬,這樣雖然輸了一局,但是比賽是三局兩勝的,最後您肯定能贏啊。田忌有些遲疑,不過既然已經輸了那麼多次了,不妨聽孫臏的試一試,即便是又輸了也沒什麼丟人的,於是就採用的孫臏的計謀,果然最後贏了兩場比賽,贏了齊威王的很多黃金。 

田忌很是得意,他覺得孫臏雖然是個殘疾人,但是的確是個人才,於是就推薦給了齊威王,齊威王也是求賢若渴,很快就任命孫臏為軍師,孫臏的軍師才能得到了施展。   

100箇中國曆史故事,讓你更懂華夏精神。(十八)

不過田忌功勞很大,又不懂得隱藏自己,所以遭到齊國一些的妒忌。當時齊國的相國鄒忌是個美男子,也是善於進諫的人,他曾經巧妙的勸齊王納諫,得到齊王的重用。但是他雖然也善於納諫,卻是個氣量狹小的人,他看到田忌和孫臏在馬陵之戰中打了打勝仗、立下了赫赫戰功,回來後肯定會受到齊王的嘉獎,肯定會更加重用他們,可是自己是個文官,不懂打仗,長此以往自己就會被埋沒了。於是在田忌回國後,設計陷害田忌,田忌沒有防備果然中計,只好逃到楚國避難。田忌到了出國後,受到楚王的重用,封他為江南君,田忌心灰意冷,只好在楚國過上了富貴閒人的日子,曾經叱吒風雲的大將軍只好虛度年華,此時齊威王年邁,國內陷入混亂之中。可是再也沒有田忌和孫臏這樣的忠臣良將來輔佐他了。不久齊威王病逝,兒子齊宣王即位,齊宣王為了整頓國內的亂局,下令召回田忌,並讓他官復原職,但是此時的田忌已經是垂垂老者,根本不可能上戰場了,也沒有心思在與齊王賽馬了,他的忠心不被承認,他曾經效忠的齊威王汙衊他要起兵謀反,自己差點死在齊國。 

田忌最終沒有接受齊宣王的官職,庸庸碌碌地度過了自己的晚年。可惜一代良將就是這樣的下場。 田忌賽馬故事中是誰為田忌出的主意田忌賽馬的關鍵人物既不是田忌,也不是齊威王,更不是馬,而是一個殘疾的逃難來齊國的人——孫臏。齊國的大將軍田忌是齊威王寵信的大臣,君臣關係很好,他們常常在一起賽馬,可是田忌的馬比齊威王的馬稍微弱了一些,由於他們每次都是用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出場次序固定,所以田忌總是輸,心裡很狼狽。 但是齊威王卻越來越高興,經常找田忌賽馬,田忌又不想讓齊威王掃興,每次只能硬著頭皮賽馬,結果總是輸。 有一次,田忌又要與齊威王賽馬,恰好孫臏在人群中看見了,於是上前對田忌說,只要用他的計謀比賽,保證田忌能贏得比賽。  田忌很生氣以為孫臏在挖苦他。    孫臏說我怎麼敢戲弄將軍,我以性命擔保,肯定能贏。 田忌將信將疑,就想反正也是輸,不如就試試吧。   於是孫臏首先用田忌的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結果很快就輸了,田忌氣的臉色發青,但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也不好表現出來。   孫臏卻不慌不忙,他接著用田忌的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竟然贏了一局,這下田忌來了興致,他從來就沒有贏過啊。    接下來孫臏用田忌的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結果又贏了,三局兩勝,田忌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田忌特別高興,他從來就沒有贏過齊威王,於是對孫臏刮目相看,正好齊威王也很好奇是誰給田忌出的主意,田忌就將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發現孫臏果然是個人才,於是很快重用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