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衛健局黨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硬核”指揮部

人民網-吉林頻道

“急難險重的時刻才是檢驗幹部臨危指揮與判斷能力的試金石、磨刀石,大家要帶著問題導向去解決問題,不惜一切代價,保敦化一片淨土!”敦化衛健局第一時間吹響“集結號”盡銳出戰,凝聚起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硬核”力量。

落實政府決策,決斷於“早”,擔當於“危”

敦化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指揮部設在敦化市衛健局,指揮部下轄領導小組辦公室、9個專項工作組及70個成員單位。第一時間建立疫情防控應急指揮機制,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聚焦“切斷輸入性傳染源,阻斷疫情傳播途徑”這一主攻方向,敦化市衛健系統上下築起了保護敦城百姓生命健康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打出一套精準“組合拳”

疫情就是命令。敦化市衛健局班子快速反映,同時發力,力保敦化一片淨土。

“外防輸入”——嚴把新冠疫情“輸入關”。1月27日起,在公鐵口(站)設置14處監測點位,運用人工與智能、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外省抵敦人員實施全天候定向篩查、體溫檢測和去向信息登記,發現發熱人員及時規範報告、臨時隔離、快速進行核酸檢測。90多位市直醫療機構和卡點就近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24小時卡點輪流值守,不放過一臺過往車輛和抵敦人員。全市上下“三聯動”實現排查管控無縫對接,築起了“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防線。截至3月10日,累計排查外來人員66975人次、車輛13179臺次。

“內防擴散”——多舉措提前介入疫情監測。指揮部第一時間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消殺防控、密切接觸者排查追蹤。抽調22名技術骨幹成立兩個應急機動隊,全面進入防控“戰時”狀態。局班子的精準決策“疾控人”的提前介入,織密了“內防擴散”的防護網。截至3月10日,開展流調出動542人(次),車輛90臺次,累計調查1511人, 流行病學調查報告48份。

“設立發熱門診”——火速完成定點醫院改造。敦化市衛健局第一時間抽調28名專家組成市級疫情控制專家組、醫療救治專家組、衛生監督專家組,成立了醫療救治醫護預備隊,整合全市最優資源,確定敦化市醫院為新冠肺炎定點醫療機構。與此同時,全面啟動市醫院發熱門診、16個鄉鎮衛生院和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檢分診及測溫點卡點。僅用3天時間將一百多名職工居住宿舍全部騰空,改造成35個救治隔離病房,內設隔離病房及確診患者病區;組建了醫護團隊,集中最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整合多學科的醫療手段,為應對突發情況做好了精準救治的準備。

立足“早”字保敦城百姓安全,“四項關口”前移

“戰機就是生機。”衛健局嚴格把握“四早”原則,充分發揮“三級醫療網底”作用,率先把篩查關口、隔離關口、治療關口、藥物銷售關口前移,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以“戰時”狀態做好密接人員、外省來敦人員的隔離管控和日常監測,。

篩查關口前移,在全市各醫療機構均設立發熱預檢分診處,在院內主要關口設立體溫測量點,對入院人員逐一詢查,準確掌握第一手信息;治療關口前移,對發熱人員、有症狀的醫學觀察對象,及時轉移到市醫院留觀監測、早期干預治療;藥物銷售關口前移,對到醫療機構、村衛生室、藥店購買退熱藥及發熱人員進行全面篩查,嚴格做好發熱人員信息登記。

“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後勤保障釋放能量

疫情防控是全方位的工作,衛健局姜明輝副局長為後勤保障組組長,在負責統籌衛生救援應急物資、協調安排防控應急物資發放等項工作中,帶領副組長王位先等小組成員,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的原則,堅持不等不靠,廣開採購渠道,積極為醫療機構和基層一線工作人員籌集疫情應急所需物資,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高效開展。截至3月10日,累計向醫院、基層、社會、企業發放防護服6731套,口罩138.7萬個及足量消殺藥品等物資,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充足的物資保障。

嚴防死守境外疫情輸入,超常規舉措確保敦化一片淨土

衛健局與公安局民警組建轉送工作專班,在延吉機場、長春機場、敦化火車站對接轉運事宜,疾控人員全程跟蹤入境人員轉運、車輛消毒、防護等工作,對重點地區返敦人員嚴格實施“三聯動”管控。目前,全市累計排查外來人口16897人,境外抵(返)敦人員排查311人,省外抵(返)敦人員6477人。

局班子高度重視戰“疫”防控宣傳工作,直擊疫情防控一線。利用主流媒體、融媒體和微信公眾平臺主動發聲,正面引導輿情。向廣大市民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中國力量和衛健系統主要做法和先進典型,宣傳新冠肺炎疫情相關防控知識,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了正能量。

截至目前,敦化市無確診和疑似病例發生。許經海局長在衛健系統兩級班子視頻會上說:“疫情防控是天職,也是對衛健局兩級班子的一次大考。只有把保護敦城百姓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扛在肩上,挺身而出、臨危不懼,才能決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翟雪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