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史為準,西安洛陽誰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

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經歷無數大一統或者分裂割據的時期,誕生了許多聞名天下的古都,因此,我國古都數量之多,可以說全世界獨一無二,曾出現過四大古都、五大古都、六大古都、八大古都甚至十大古都的說法。

而這些古都的建都時間長短不一,建都朝代數量也有多寡之分,單就各大古都建都朝代數量而言,因為標準不統一,出現了許多不同甚至自相矛盾的說法,七朝古都稀鬆平常,八朝九朝古都也不少,甚至有十三朝古都,比如,洛陽和西安都有過十三朝古都的說法。

以正史為準,西安洛陽誰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

那麼,各大古都的建都朝代數量究竟要怎麼衡量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的是,我國曆史上到底有多少個具備正統性的朝代。

一,朝代的定義

在我國曆朝歷代中,正統觀念非常重要,畢竟這涉及到政權的合法性問題,尤其是某些多個政權割據的時期,誰佔據正統,就有了大義,有了號令天下的合法性。

以正史為準,西安洛陽誰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

如何確定政權的正統性呢?

最關鍵的是,要看其是否為二十四史所承認,二十四史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一個政權只有被納入正史,才能被稱之為具有正統性的朝代。

比如三國時期,曹魏為正統,晉承魏,最終統一天下,晉尊魏為正統,官修史書《三國志》亦尊魏為正統。

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入選五代正史,均列入帝本紀,就是正統朝代,而南唐等十國列“僭偽列傳”、“雜傳”,顯然就不屬於朝代。

有了這個標準,我們統計一下具備正統性的朝代數量。

以正史為準,西安洛陽誰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

二,正史記載承認的正統朝代

《史記》——夏、商、周(西周、東周)、秦、漢(西漢)。

《漢書》——漢(西漢)。

注:王莽建立的新未入正史,自然就不能算朝代,《漢書》已有結論,因此王莽未列入帝王“本紀“,而列入“公卿將相列傳”。

《後漢書》——漢(東漢)。

《三國志》——魏(曹魏)。

注:三國中,《魏志》列”帝紀“,故魏是正統朝代,蜀國、吳國不是朝代,而列傳。

《晉書》——晉(西晉、東晉)。

注:晉列”帝紀“為正統,五胡十六國不是朝代,而列”載記“和”列傳“。

《宋書》——宋(南朝)。

《南齊書》——齊(南朝)。

《梁書》——梁(南朝)。

《陳書》——陳(南朝)。

《魏書》——魏(北朝)。

注:西魏未列入”帝本紀“,不是朝代。

《北齊書》——北齊(北朝)。

《周書》——北周(北朝)。

《南史》——宋、齊、梁、陳。

《北史》——北魏、北齊、北周、隋。

《隋書》——隋。

《舊唐書》——唐。

《新唐書》——唐。

注:兩唐書所列”帝本紀“均含武周,未將其單列一朝,故武周不是朝代,而是唐朝的一個時期。

《舊五代史》——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新五代史》——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注:五代史正統朝代,均列”帝本紀“,十國不是朝代,而列”僭偽列傳“、”雜傳“。

《宋史》——宋(北宋、南宋)。

《遼史》——遼。

《金史》——金。

《元史》——元。

《明史》——明。

以上為正統二十四史。

除此之外,還要加上清朝的《清史稿》,因此,也有將《清史稿》加入,變“二十四史”為“二十五史”的說法。

以正史為準,西安洛陽誰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

按照正史記載,經過嚴格篩選統計,我國曆史上具備正統性的朝代有以下這些:

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漢、東漢、曹魏、西晉、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共4朝)、北朝(北魏、北齊、北周,共3朝)、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南宋、遼、金、元、明、清。

一共31個。

三,各大古都建都朝代數量

以正史為標準,31個朝代分別建都於洛陽、開封、西安、南京和北京。

以正史為準,西安洛陽誰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

在這五大古都建都的正統朝代數量分別為:

洛陽: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共13朝。

開封:夏、商、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共8朝。

西安:西周、西漢、東漢、西晉、北周、隋、唐,共7朝。

南京: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明,共6朝。

北京:遼、金、元、明、清,共5朝。

因此,如果以入選正史的朝代數量為準,洛陽才是我國唯一的十三朝古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