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羅奔尼撒往事:由電影《斯巴達300勇士》想到的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個希臘半島南端的共和國,名叫斯巴達。這個國家的歷史十分悠久,大概公元前1100年前就有了。公元前1100年,希臘半島還屬於邁錫尼文明影響之下。那時候屬於青銅器文化。有一個部落名叫阿卡亞人,他們來到了拉哥尼亞,建立了斯巴達城市。說是城市,其實都是比較落後的城邑而已。所以經常捱打,受其他人欺負。

這時候,斯巴達有位叫做來庫古的英雄誕生了,他聽說克里特島上有許多德高望重的師傅,所以歷經千辛萬苦,到了克里特島上求學。克里特島上的國王善於制定法律,所以來庫古就好好地學會了當地法律。後來又遊學埃及,把埃及人的法律和學問也學到了。等他回到了斯巴達,所有的斯巴達人都很歡迎他,讓他從政。這樣來庫古就頒佈法律,好好地實踐了自己的學問。據說有一次,來庫古要去埃及的德爾斐,向埃及預言家請教。在走之前跟國民立下誓約,在他回來以前,不能改變他的法律。他到了德爾斐之後,預言家告訴他他的法律很優秀。這時來庫古決定,絕食自盡,使得斯巴達人墨守來庫古的法律,不敢更易。

伯羅奔尼撒往事:由電影《斯巴達300勇士》想到的

所以來庫古就反映了斯巴達人堅韌刻苦、堪當大任的精神。來庫古的繼任者們,好好地執行了來庫古的法律,斯巴達一天天就強盛起來,所以不至於落後捱打了。從公元前800年開始,他們就開始征服其他的城邦,並且獲得了大量的奴隸。斯巴達人稱他們為希洛人。

有了希洛人奴隸之後,怎麼樣才能用好這些奴隸呢?當然是殘酷壓榨了。希洛人被固定在土地上,從事艱苦的體力勞動,每年將一半以上的收穫繳給奴隸主,自己過著半飢半飽、牛馬不如的生活。而斯巴達人呢,當然過得好了,有吃不完的穀物和橄欖油,喝不完的葡萄酒,還有牛奶、水果可以享用。但是希洛人慢慢就不幹了,就決定起義了。起義了很多次,斯巴達人也搞怕了,就開始殺戮希洛人,並且要鍛鍊自己的年青人。斯巴達的嬰兒呱呱落地時,就抱到長老那裡接受檢查,如果長老認為他不健康,他就被拋到荒山野外的棄嬰場去;母親用烈酒給嬰兒洗澡,如果他抽風或失去知覺,這就證明他體質不堅強,任他死去,因為他不可能成長為良好的戰士。男孩子7歲前,由雙親撫養。父母從小就注意培養他們不愛哭、不挑食、不吵鬧、不怕黑暗、不怕孤獨的習慣。7歲後的男孩,被編入團隊過集體的軍事生活。他們要求對首領絕對服從,要求增強勇氣、體力和殘忍性,他們練習跑步、擲鐵餅、拳擊、擊劍和毆鬥等。為了訓練孩子的服從性和忍耐性,他們每年在節日敬神時都要被皮鞭鞭撻一次。他們跪在神殿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點般落下,但不許求饒,不許喊叫,甚至不許出聲。

伯羅奔尼撒往事:由電影《斯巴達300勇士》想到的

這樣還不夠,還得進行真正的鍛鍊。於是青年人18歲至20歲須受軍事教育並參加屠殺希洛人的活動。他們從20歲起正式成為軍人,30歲結婚。絕大多數時間住在軍營裡,出操、參加公餐,直至60歲退伍。婦女也從事體育鍛煉,目的在於生育出健壯的後代。

伯羅奔尼撒往事:由電影《斯巴達300勇士》想到的

所以斯巴達就越發強盛了。但是國無千年好,人有百歲憂。這時候希臘東面的波斯帝國強大得出奇。一代英雄居魯士統一伊朗高原。並滅亡了剛剛興起不久的新巴比倫王國。雖然後來波斯發生內亂一度衰敗,但到了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在他強有力的王權下,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波斯帝國第一次對希臘的遠征,在馬拉松戰役中被希臘雅典擊敗,使大流士一世抑鬱而終。而作為他事業的繼承者的他的兒子薛西斯,繼承了他父親的未盡事業。發動了第二次遠征希臘的戰爭。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臘,300名斯巴達士兵前往軍事要塞溫泉關,與百倍於己的侵略者展開血戰。波斯人大兵壓境,斯巴達將士泰然自若,浴血會戰3日後,以斯巴達王列奧尼達斯為首的勇士們全部壯烈犧牲。電影中的斯巴達國王吼出的那句話並不是:“Tonight,we die in HELL!”。一個國王當然不可能在鼓舞戰士的時候說我們今晚會死在地獄裡。他說的是:“Tonight,we DINE in HELL!",今晚,我們在地獄用餐!效果如同《黑客帝國3》裡面人類對機器的進攻進行防守前機械隊長說的一樣:"If we have to give our lives to these bastards,we give them HELL before we do!"。這部電影名叫《斯巴達三百勇士》。

伯羅奔尼撒往事:由電影《斯巴達300勇士》想到的

伯羅奔尼撒往事:由電影《斯巴達300勇士》想到的

雖然斯巴達人在戰場上,表現得如此優秀,然而,必須注意的是他們處於落後的狀況。斯巴達人輕視文化教育。青少年只要求會寫命令和便條就可以了。斯巴達人要求他們的子弟語言簡明,直截了當,從小養成沉默寡言的習慣。他們說話就像軍事口令一樣。有一次,一個國王威脅斯巴達國王,要斯巴達聽從他的命令,否則把斯巴達夷為平地,斯巴達國王的回答是:“請!”這種簡潔的回答後來被稱做斯巴達式的回答。同樣,斯巴達人輕視文學藝術、自然科學。斯巴達城裡,幾乎看不到一座宏偉的建築物,斯巴達人也沒有製作出一件精緻的藝術品傳到後世。

另外,斯巴達與雅典相比,商業欠發達。為了防止斯巴達人內部貧富分化,斯巴達人不許從事工商業,不用金銀做貨幣,而用價值低廉的鐵幣。斯巴達人除了軍事外,不得從事其它生計。斯巴達人崇尚武力精神,整個斯巴達社會等於是個管理嚴格的大軍營。

所以,為了維持戰爭費用,斯巴達只好把希望寄託在奴隸制度上。他們對奴隸嚴刑峻法,甚至定期清除其反抗者。最後卻使得奴隸起義,此起彼伏。而斯巴達人卻得面臨嬰兒和兒童夭折、生育率不高的狀況。城邦中的全權公民,完全靠剝削奴隸勞動生活,最盛時也只有9000戶。

所以,上述三個原因導致斯巴達人在古羅馬崛起後,慢慢衰落了。公元前3世紀後期,斯巴達的社會矛盾尤為激烈,亞基斯四世和克萊奧梅涅斯三世改革相繼以失敗告終。公元前192年,斯巴達僭主納比斯被殺,斯巴達被迫加入亞該亞同盟,實際失去了獨立。

而斯巴達人衰亡的主要原因,因為民風過於尚武,導致人心殘忍,不至於敦厚和睦,也因為教育理念和經濟發展觀落後。可供後人之師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