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物體以光速運動,我們是否永遠看不到這個物體的影像

最近寫一篇關於分析狹義相對論的文章,其中主要講的是甲和乙如果能以光速並駕齊驅往相同方向前進,那麼甲看乙的運動會如何,乙看甲的運動又會如何,地面上靜止的小明看甲和乙的運動又會如何,有網友提出一個比較值得討論的話題,如下圖所示。

當物體以光速運動,我們是否永遠看不到這個物體的影像

由於圖上的文字很小,這裡我再簡單重複下這位網友的提問,這位網友意思是說:小明是不可能看到甲是以光速在運動的,理由就是因為甲本身以光速運動,而影像傳遞到人的眼睛最快也就是光速,如果甲是靠近小明做光速運動,那麼小明能否看到甲的影像,甲離開小明做光速運動,那麼小明又是否能看到甲的影像?這個問題也提的非常好,因為這涉及一個效應“延時效應”。

當物體以光速運動,我們是否永遠看不到這個物體的影像

什麼是“延時效應”呢?就是我們人眼看到的萬事萬物的影像,其實都是有延時的。我前面寫過一篇文章《你認為正在發生的事情,未必正在發生》,其中就談到了這個延時效應。比如當你用望遠鏡觀望外太空的天體,發現某兩個天體正在碰撞,其實這兩個天體早就已經發生碰撞了,只不過發生碰撞的時候,我們地面還沒接受到光信號,因為光傳遞的速度是C,假設這兩個星球距離地球3光年,那麼當地球發現兩個星球正在碰撞時,實際這兩個星球碰撞時間其實是3年前了(1光年=光一年所走的距離)。

所以兩地之間距離越遠,這種延時效應就越明顯,我們回頭再來看看剛剛這位網友提出的問題,甲如果靠近小明做光速運動,小明能否看到甲的運動影像?其實是可以看到的,而且看到的影像沒有任何延時效應,因為甲以光速在運動,光信息也以光速在運動,所以當小明接收到光信號時,甲也恰好到達了小明身邊,所以整個過程小明看甲的場景沒有任何延時。

當物體以光速運動,我們是否永遠看不到這個物體的影像

當甲離開小明做光速運動時,請問小明能看到甲的運動影像嗎?當然也可以,只不過當甲離開小明假設有1光年的距離,那麼這個時刻的影像要等到1年後,小明才可以看到,而且小明看到的影像也是一個連續的運動過程,只不過小明看到的影像是甲1年前的運動情況而已。所以整個過程其實小明一直都可以看到甲的運動情況,只不過是有延時而已。

分析到這裡,基本問題已經理清楚,那麼剩下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那就是狹義相對論所造成的時間變慢效應,到底是真的時間慢了,還是因為有剛剛的延時效應,所以看起來時間像變慢。其實這裡我要告訴大家的是,狹義相對論的時間變慢效應是真實的物理現象,並非光速有極限導致人眼看起來像延時,而且真的要用人眼去看光速也是很困難的,我們通常都是通過儀器來判斷。

當物體以光速運動,我們是否永遠看不到這個物體的影像

當甲靠近小明以光速運動,小明看甲的時間也是變慢的,因為時間膨脹公式如下圖所示。

當物體以光速運動,我們是否永遠看不到這個物體的影像

其中兩個參考系之間的時間換算,只和兩個參考系的相對速度v有關,C是光速是一個定值,所以無論甲是靠近小明運動,還是甲遠離小明運動,兩者之間的時間換算比例都是不變的。但是請注意,這個時間膨脹公式適用的範圍是“慣性系”,也就是不受力的參考系,也就是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如果此時甲是加速靠近小明,或者是減速靠近小明,那麼這個時間膨脹公式就不能用了,處理這類“非慣性系”要麼用洛倫茲變換結合微積分來分析,要麼用廣義相對論把這個加速度等效於引力場來計算時間變慢效應。我是小彭來給您解惑,如果喜歡文章可關注,如果有問題可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