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杨医生因医闹被杀,身体可救人心难救

今天早上,看到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几天前,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杨文副主任,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被一位病人家属入室残忍杀害,最后因为抢救无效而遗憾离世。


北京杨医生因医闹被杀,身体可救人心难救


在新闻上,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的病人家属医闹事件,只不过这次事件,不仅仅是简单的医闹事件,而是在故意杀人,已经上升到刑事案件。不知道这位家属为什么要杀人,是医生态度不好,还是因为穷没有钱给家人治病被医院拒绝救治等,都不该成为他恶意杀人的理由。


进一步了解后,杨文医生,在工作中对待患者态度和蔼,非常有耐心。杨文医生也是一位优秀的医生,是工作的骨干,也是家庭的支撑。曾经通过自己的医疗技术,治好了无数伤病患者,她的离世,无疑是社会的重大损失。


北京杨医生因医闹被杀,身体可救人心难救


看了杨医生被杀害的相关详细经过以后,更加对这个暴徒表示愤怒。杨医生的不幸遇难,也触动了更多的医护工作者,以及正在向医学方向发展的医学生,我想他们此时应该是寒心的。当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还谈什么救死扶伤呢?


作为一个医生,每天要为很多病人做手术,如果是重点科室的,那么就会更加辛苦,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都花在了工作上面,而自己的休息时间却很少,忙的时候估计连饭都顾不上吃。如果不是因为热爱这个行业,想要救死扶伤,他们需要这么辛苦吗?


北京杨医生因医闹被杀,身体可救人心难救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也是不容易的,对医学生来说,所学的专业,相比于其他专业来说,难度更加大,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也是海量的,所以不敢懈怠。更可怕的是,如果想要在这行发展得更好一些,就要读到研究生、博士后才能毕业。


今年夏季,家里的一位弟弟,参加高考,学的是理科。高考结束后,得知自己考了二本,为他感到高兴。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他有点不知所措,于是就咨询了我。根据行业现状分析,思来想去,我给他推荐了三个比较有前途,也有钱途的专业,其中就包括医学专业。


在三个专业当中,我又极力推荐他学习医学专业。因为考虑到职业的稳定性,以及未来的长远发展,所以就做了这个推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方向,不能强人所难,虽然我比较看好这个专业,但是因为他对土木专业的坚持,最后我尊重了他的选择,没有再规劝。


北京杨医生因医闹被杀,身体可救人心难救


如果不是因为特别热爱,很少有人会选择医学专业吧!其实,不管是医学专业,还是别的专业行业,如果不是因为热爱,也是做不长久的,就算是勉强让自己熬下去,也是混日子的状态,没有大的前途。


学医是为了治病救人,但是救人不仅仅在于拯救他的身体。鲁迅先生曾经也有学医的经历,在年轻的时候,他希望通过学医的途径,来拯救大众。但是后来发现,他可以治好别人的身体,但是他却治不好麻木的大众。救心比拯救身体更重要,于是他有了弃医从文的想法。


北京杨医生因医闹被杀,身体可救人心难救


后来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对的。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用笔杆严厉批判了旧社会,唤醒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让他们看清社会现状,从旧的社会思想中摆脱出来,走向新社会,走向光明,从而获得新生。


医患矛盾由来已久,对于杨医生事件来说,病人家属企图通过杀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很明显是不当的。其实,医生也是小人物,工作上承受着病人的不理解。多次的医闹事件,也让医疗人员呐喊,谁来保护他们的人权和人身安全?


北京杨医生因医闹被杀,身体可救人心难救


呐喊终于得到了回应,据央视新闻报道,在今天上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五次会议上,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获得表决通过,从2020年6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颁布,意味着在法律层面,对医疗卫生健康领域里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进行了规则。


针对医闹事件屡屡发生的现象,该发作出明确规定:全社会应当关心、尊重医疗卫生人员,维护良好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秩序,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威胁、危害医疗卫生人员人身安全,侵犯医疗卫生人员人格尊严。


该法的颁发,对医疗行业从业者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虽然不能完全杜绝医闹事件的发生,但是让医闹事件,变得有法可依,让医疗工作者在法律上得到了人权保障。


一位好医生的离世让人惋惜,也希望施暴者早日受到应有的惩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