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宣布新冠肺炎为全球“大流行”意味着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至今,已全球蔓延。截至本周三,在海外,该病毒已经感染了114个国家和地区的逾12万人,其中约4,300人死亡。

世卫宣布新冠肺炎为全球“大流行”意味着什么

图为新冠病毒显微图

世界卫生组织周三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定性为一场全球大流行(pandemic),引发全球关注。世卫组织敦促各国立刻采取果断措施控制疫情进一步扩散。

什么是全球大流行?它和流行病有何区别?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报道,“大流行”原是世卫组织对流感的最高定级。世卫组织此前将流感分为六级,其中第六级就是全面爆发的 “大流行”,其定义是某种流感病毒在疫情发源地以外的至少一个国家发生了社区层面的爆发,表明病毒正在跨国蔓延。

BBC称,全球大流行是特指传染病在多个国家出现重大且持续的人传人状况。

它与“流行病”有所区别,后者是指在一个小范围内有不寻常数量的人同时感染同一种疾病。换句话说,全球“大流行”就是指“流行病”在全世界蔓延的状况。

Vox新闻报道,根据流行病学词典的参考,大流行是“发生在全球范围内或跨越非常大的区域,跨越国际边界的流行病,通常会影响很多人”。

疾病“大流行”听起来比疾病“爆发”要可怕得多。但重要的是要记住,“大流行”是指世界上有多少地方正在应对这种疾病,从理论上讲,并没有说明疾病的严重性。

因此,从概念上讲,“大流行”的判定是根据病毒的影响范围,而不是疫情的严重程度和致死率。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曾被世卫组织定性为“大流行”,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感染了这种疾病。 但这种疾病并不是很致命,死亡率估计为0.02%,因此对社会的破坏有限。

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致死率相对高,大约为35%,但并未被定性为“大流行”。MERS起源于沙特阿拉伯,尽管来自中东的一位旅客导致韩国在2015年爆发MERS,但几乎所有传播都集中在那里,并未向更广泛地区传播。

但是,也有既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又具有足够的传播能力,并被定为“大流行”的疾病。这是公共卫生所面临的最糟糕的境况。比如,1918年流感大爆发,导致全球5亿人感染,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死亡人数有不同的估计值,一些估计值为4,000万到5,000万,另有估计值为5,000万到1亿。

全球大流行在出现全新病毒的时候比较容易发生,它能够轻易感染人类,并且能以迅速而持续的方式在人和人之间传播。新冠病毒疾病似乎满足了以上所有的条件。目前尚未有疫苗或者治疗方式能够应对它,因此阻止病毒扩散是应对疫情的关键因素。

Vox新闻称,当公共卫生专家谈论对另一场大流行的恐惧时,他们就想到了诸如1918年流感大爆发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像2009年的H1N1流感这样的“轻度”大流行,估计在全球也造成了575,000人死亡。因为当一种疾病在全球传播时,即使这种疾病致死率不高,其死亡人数也会高。

宣布大流行有何意义?

世卫表示,将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描述为 “大流行”,不会改变世卫组织对新冠病毒威胁的评估,这不会改变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做的事情,也不会改变各国应该做的事情。

尽管如此,宣布“大流行”会引起全球更多国家的关注,以应对疫情。

为什么要用疾病在多少国家传播而不是疾病的致死率来区分“大流行”和“流行病”呢? 一个答案是,大流行必须在国际层面抗争,与流行病显著不同。

BBC称,当世卫组织宣布全球“大流行”,意味着之后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人员之间会进行大规模的合作与互相协调。相关的经费和药物等资源将会以非常有组织和指向性的方式进行分配和使用,以尽快阻止全球大流行病的扩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