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成功表象,也许离真相很远: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你看到的成功表象,也许距离真相很远

你看到的成功表象,也许离真相很远:幸存者偏差


(一)

时至如今,微信的朋友圈里,还流传着一篇爆文《同样被告活不过3个月!为什么李咏死了,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依然健康》。

关于李咏,不用多介绍了,他是央视著名主持人,罹患喉癌,去美国最著名的抗癌医院治疗,依然不幸离世。

对于李咏的病世,有些吃瓜群众的心态似乎趋向于幸灾乐祸。就像有网友议论,你是名人又怎么样,你去美国治疗又怎么,你腰缠万贯又怎么样,不照样患癌嘛,不一样要失去生命吗?

有些人根本不懂医,人云亦云地把李咏的医治无效归结于过度治疗。似乎,李咏在家里喝中药,按部就班地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就不会夺走他的生命。

你看到的成功表象,也许离真相很远:幸存者偏差


凌志军,人民日报社资深记者、作家。作为时政记者,他曾记录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风云变迁。他罹患肺癌,病灶转移到脑部,医生曾认为他“活不过三个月”,如今他却走上了独具特色的康复之路,恢复了健康。

凌志军凭借自己对病症的判断,选择了与常规治疗办法相“逆反”的治疗措施,一是,癌细胞转移到脑部后,他拒绝手术;二是,肺癌发生转移后,常规治疗不做手术,但是他毅然切掉了肺部的病灶。

我也是一个癌症患者,我从凌志军临床治愈癌症的成功事例上,得不到任何的启迪。当然,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坚强乐观的态度,确实令人佩服,但他的治愈依然是特例。

李咏的医治无效,其实也不能说明什么。得癌症就是要面临死亡的,李咏去美国治疗,是选择了最积极的治疗途径。只不过,再发达的科技,迄今依然不能攻克癌症,李咏成为被癌症吞噬生命的一个不幸者,并不稀奇。

如果汲取凌志军的“经验”和李咏的“教训”,我们很多吃瓜群众就会得出结论,凌志军用意志和心态,还有果敢的选择,拯救了自己;而李咏,则是过度治疗,忽视了祖国的传统中医的抗癌法力,结果自寻绝路。

上述的结论,其实纯属一拍脑袋,就得出了结论,十足的脑残。

你看到的成功表象,也许离真相很远:幸存者偏差


(二)

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幸存者偏差》,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文章提出的观点很有道理,其实这个理论很流行,只是我们没有注意而已。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英空军损失惨重。专家们检查了执行任务归来的飞机,发现所有返回的飞机机腹都遍布弹痕,但机翼却完好无损。于是专家们推断,机腹非常容易受到炮火攻击,应该改进机腹的防护。

美国国防部的一个统计学家却认为,这证明被击中机翼的飞机都坠落了,而仅仅被击中机腹的飞机都返航了,应该加强防护的是机翼,而不是机腹。国防部采纳了他的建议。事实证明,他才是对的。

专家们之所以得出改进机腹的结论,是检查了能飞回来的飞机。而统计学家则更多地考虑到,那些没飞回来的飞机才是值得调研的,于是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瞧,观察和分析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不同。真危险。

你看到的成功表象,也许离真相很远:幸存者偏差


统计学里将上述情况称为“幸存者偏差”。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通常习惯于只看到成功者,且由此总结出一些不靠谱的“经验之谈”

你提一个观点,如果你取样的范围内,仅仅是成功者,那你的观点就容易片面。如果你连失败者的教训也进行分析,找出某种共性来,观点的可信度也就强一些。

在此看来,我的“刻苦学习”系列的理论,还是站住脚的。成功的学生,最基本的特质是刻苦学习。而那些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刻苦学习的程度不够。

当然,学习成绩优秀的背后,还存在着天资、学习方法、学习环境、运气、基础积累等因素,但总体上看,对一个学生而言,学习态度的出色,是优异成绩背后最坚硬的支撑。

有些家长不厌其烦地在朋友圈上转抄一些清北学生成功的经验、怎么度过高二高三的策略、各科学习的几大方法,等等。有的人,还非常喜欢转抄一些做人的道理,仿佛掌握了三十条、五十条,就会成为一个人人待见你的受宠者。

实际上,上述行为就是犯了“幸存者偏差”的错误——他们只看到了成功者的经验,而没有总结出失败者的教训。

你看到的成功表象,也许离真相很远:幸存者偏差


(三)

下面,我把治疗癌症和提高学生成绩,都遵照“幸存者偏差”理论,进行一下分析。

李咏选择去美国最好的医院治疗疾病,是最准确的选择。中美两国的医疗水平确实存在着明显的落差。就医疗科技方面,长期以来,美国确实一直在世界上领跑。

如果你不是癌症患者,也许真的会认为癌症患者有三分之一是吓死的,有三分之一是病死的,还有三分之一是过度治疗死掉的。如果你真的走进癌症患者群体,就知道,上述三个“三分之一”的说法,是存在偏颇的。

癌症患者的“吓”并不全是精神的恐惧,还有来自医疗资源的匮乏、经济的压力。外界人总是鼓励癌症患者要振作精神,坚强乐观,其实,这不是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患者最焦虑的是找不到最好的医院和治疗方法,再就是经济实力不够。

你看到的成功表象,也许离真相很远:幸存者偏差


没有哪个医生会故意把患者治疗死。所谓的三分之一的治死,其实是对生命最后的挽救。如果不放化疗,癌细胞扩散或者转移,死路一条。放化疗有时候也仅仅能延缓患者的生命期,而不是彻底挽救生命。因此,有些患者貌似是治死的,实际上,如果不治,死得更快。

有人说了,为什么不用中药维持治疗呢,祖国中医科学博大精深呀。拉倒吧,用中医治愈癌症,是极小的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放化疗能有5成的治愈率,也有5成的早死率,而中医维持治疗,有9成以上的死亡率,换了你,难道你不会赌一把吗?

因此,李咏去美国,其实是选择了最积极的治疗方法,去享用全球最尖端的医疗科技。只不过,癌症总是要死人的,李咏的运气差而已——这绝对不意味着治疗方法出了问题。当年,罗京罹患淋巴癌,也是由全国著名的医生治疗,不也是医治无效吗?郎永淳的妻子赴美国治疗癌症,身体就康复了。

你看到的成功表象,也许离真相很远:幸存者偏差


凌志军的康复,也是肺癌患者中的一种极小的概率,他总结的很多心得,貌似很动人,但对于我们常人,没有参照价值,仅供参考。

凌志军是牛人,他是人民日报著名的记者,属于高端社会阶层。他想找国内的任何一位名医问诊,都不费吹灰之力,加上他对病情的判断力,蒙准了,撞巧了,于是奇迹出现了。其实,如果按照医生既定的方案去治疗,他也未必不能摆脱死亡。

毋庸置疑,凌志军还是个有钱人啊,他自己在北京是富裕户,据说,他的兄弟姐妹在海外,也都是不差钱的主儿。因此,他有条件游遍全球去散心。我们普通患者,可能首先要考虑医疗费的报销比例。

李咏和凌志军,一个失去了生命,一个战胜了疾病。他们都是拥有丰厚医疗资源和经济实力的人。凌志军拥有的,李咏也会有。只是癌症治疗很复杂,病种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李咏的运气差了点。就像罗京与李开复比,罗京的运气不够好。

我的运气也不错,我得了鼻咽癌,是相对好治疗的癌症病种,虽然很痛苦,但是五年存活率较高。如果是我小细胞肺癌晚期,恐怕粉丝们没有机会读到我的生命日记了。

从幸存者偏差的角度讲,除了治疗方法的到位、及时和情绪上的乐观外,癌症患者是死是活,真的靠运气。任何对李咏的讥讽,对凌志军的崇拜,都没有什么道理。

你看到的成功表象,也许离真相很远:幸存者偏差


(四)

如果我们家里有中小学学生,就要注意,不要犯了“幸存者偏差”的错误。我们分析一下,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具备的是什么,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缺乏的是什么,我们既要分析“飞回来的飞机”,也要分析“没飞回来的飞机”。

我们只看到学习优秀者的学习方法挺好,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孩子学习不好,比人家还有哪些欠缺。孩子学习成绩好的因素有很多,譬如,刻苦学习、学习方法、家庭环境、父母管教等,其中,对我们而言,最容易采取的,就是父母多加管教,激励孩子刻苦学习。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成绩较差的孩子的缺点,譬如,沉溺手机游戏、自我要求不严格、规则意识差、不能持之以恒等。

你看到的成功表象,也许离真相很远:幸存者偏差


如果我们的孩子,改不掉自己的毛病,一味地去照搬优秀者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陷入了幸存者偏差的误区。

换言之,如果我们只看到成功者光彩的一面,而不纠正失败者的缺陷,若想获取成长的进步,也会进入幸存者偏差的窠臼。

前些年,成功学颇为流行,从比尔盖茨到乔布斯,从马云到雷军,成功者的共同特质看似明显:勤奋、专注、眼光、胆略……而且看似都是一些人人均可努力获得的品质。读完后,人们会鸡血沸腾,仿佛照着他们足迹走,即可迎娶白富美,坐拥土豪宅。

你看到的成功表象,也许离真相很远:幸存者偏差


你看到的成功表象,也许离真相很远:幸存者偏差


实际上,很多人跟他们一样,也是拥有着上述品质,却没能成功。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成功者,在貌似的勤奋和努力之外,还有一种我们忽略的东西。譬如,家境殷实、父辈支持、高人指点、贵人相助等。上述的优越条件配以自己的努力,他们才取得成功。

就像比尔盖茨能够成为全球首富,似乎是得益于他从哈佛大学退学,实际上,他能进入哈佛大学,就意味着有超常的思维能力,而他辍学也是眼下的课程满足不了他的志趣。他赚得的第一桶金,是父母给他找了门路。

曾经有一些傻孩子,连考上普通大学的能力都没有,就傻乎乎地辍学,想学比尔盖茨,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没有人家的聪明,也没有人家那样的好爹好妈。结果折腾了多年,一无所成,傻眼了。

撇开所谓的运气和幸存者偏差不谈,我相信,李咏和凌志军在对抗病魔时,都是积极努力了的。李咏抗癌失败了,也只能无怨无悔,感叹命该如此。

最后,我想说,我们在事业或生活的某个环节遇到挫折和失败,并不意味着全盘皆输。你可能像李咏那样,仅仅是输给了运气。只要你鼓足勇气,重新再来,下一次,也许你就是凌志军那样的幸运者。

你看到的成功表象,也许离真相很远:幸存者偏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