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悲剧人生?从经典作品认识世界:儿子用阅读充实这个暑假

前言: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阅读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论述了阅读对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性。在今天这个信息无处不在的社会,阅读仍然具有无足轻重的作用。读好书、读圣贤书、读经典书,是我们生命中的烛光,照亮了幽暗的世界。

如何引导孩子爱读书?很多人都有独到的方法。我家有个爱读书的娃,他喜欢书,不知不觉中养成的读书习惯,引导他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以书为友,他学会了深入思考,学习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读书,成为我们母子日常交流的一部分,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好书同赏,边读边赏,在此发布儿子的书评,敬请关注,多谢。

你是我不及的梦——盖茨比究竟有啥了不起?

了不起?悲剧人生?从经典作品认识世界:儿子用阅读充实这个暑假

夜深人静的长岛西端依旧嘈杂不安;一座城堡似的房屋灯火辉煌,音乐声响彻黑夜,来来往往的人们络绎不绝。生活在隔壁小房子的尼克看着眼前这繁华的一切,又不禁开始感叹起盖茨比先生的富裕。就在这时,他看到城堡角落闪出了一团黑影,缓缓地走到了他面前的海滩前,两手插在口袋里,静静地看着星光。尼克几乎很确定这就是盖茨比先生本人了——有谁又会在别人的宴会上独自离开呢?在他踌躇着要不要上前打招呼时,盖茨比先生突然颤抖着举起了双手,像是在拥抱海边的空气一样,古怪地张开双臂,面向着漆黑的远方。尼克向平静的海面上疑惑地望去,却只能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看到远方码头上的一盏小小的绿灯。等尼克再回头看向盖茨比先生时,他已经不见了。

很少有纽约人不知道住在西卵的盖茨比:他的别墅豪华得近乎突兀,他的派对从未停歇,而他本人的身世也神秘得让人着迷。

一天,尼克接到了邻居盖茨比的派对邀请,并终于在席上见识到了这位神秘的富豪:一位三十岁左右的风度翩翩的年轻男子,脸上总挂着一种难以忘却的令人着迷的微笑。慢慢地,尼克与他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也逐渐了解到了这位大款的真正的目的:与尼克住在东卵的远房表妹黛西再度见面。

作为牵线搭桥的人,陷入一个又一个事件之中的尼克不仅对盖茨比的为人了解得愈发深入,也逐渐看出了黛西那热情纯洁的外表背后隐藏的真相,最终痛心而又无奈地看着惨剧发生……

而这一挽歌式的悲剧如同尖刀一般刺穿了美国光鲜亮丽的黄金外衣,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内的腐朽与衰败展示的淋漓尽致。

了不起?悲剧人生?从经典作品认识世界:儿子用阅读充实这个暑假

《了不起的盖茨比》由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1925年所创作,用来自美国中西部的青年尼克的视角来讲述纽约西卵的新兴富豪盖茨比与东卵的已婚少妇黛西的爱情悲剧,从而影射社会中的百态。作为美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他精炼的文笔、深刻的主题多次被评选为最优秀的小说之一。

在看到标题,看到内容梗概,甚至是读完全书之后,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疑惑:盖茨比为何被称作“了不起”?作为悲剧的男一号,盖茨比苦苦追寻黛西十余载,甚至将追求黛西当成了自己活着的唯一目的,却在故事的最后死在了自己梦中情人的陷害之下,甚至在葬礼上也仅有两人为其送行。表面上受人崇拜,万众瞩目的盖茨比实际上却一无所有,只是被人们当作了茶余饭后的消遣或是玩乐享受的提供者而已。这样的悲剧人物,究竟“了不起”在哪里了?

令人讽刺的是,盖茨比的伟大也恰恰就蕴含在他的悲剧之中。

1776年以来,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美国梦”,百度百科

执着于自己的梦想,是盖茨比的第一个了不起。

作为一名来自美国中西部的小伙,盖茨比对美国梦深信不疑,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一定能成为出人头地的大人物;他进入军队之中期望获取功名,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迫不得已地离开了身边的爱人黛西。再度归来之时,黛西已成为了纨绔子弟汤姆的妻子。但是盖茨比没有放弃追寻黛西,在他的眼里,自己向往的更好的生活便是拥有黛西的生活,而其他的金钱、荣誉、尊严在这一梦想面前都不值一提。为了匹配上黛西如今的地位,他从私自贩酒水的非法生意中获取暴利(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于1919年1月16日获批,禁止醉酒类的酿造和销售),希望能在财富上与汤姆抗衡;他在汤姆东卵的家的对面隔海相望地修建了自己的家,希望能用彻夜狂欢的派对引起黛西的注意。盖茨比所做的一切的一切无一例外地是为了追求黛西,而黛西也成为了他心目中美国梦的象征。

1920年代的美国是繁荣的美国,却也是衰败的美国。这十年里,美国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经历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 同样在这十年里,人们被物质生活的质量高速提升冲昏了头脑,也被称为“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无知而又麻木的城市青年们沉浸在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里难以自拔,终日纵酒寻欢,不顾心中的精神空虚,将追求与未来抛之不理,盲目地沉浸在日夜笙歌里。

了不起?悲剧人生?从经典作品认识世界:儿子用阅读充实这个暑假

但盖茨比却不一样:他的内心从未被物质所遮蔽,而他的信念也从未被利益所摇动——这便是他第一个伟大之处。他所举办的派对的豪华程度在纽约数一数二,但他本人却从未沉浸其中。这份奢侈与繁华从未在他心里有过一寸土地,只因他内心的全部都被黛西所占满,而这些物质的享受不过是吸引黛西前来的手段而已。有多少的人们早已将努力与奋斗抛之脑后,只顾享受地浑浑噩噩地活着,但盖茨比却拼尽全力甚至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只为了实现自己那不变的梦想。这份不断拼搏的坚持,与这份永不动摇的信念,使得盖茨比脱颖而出,成为了那个年代最不一样也是最纯真的一个人。他怀揣着这份初心,坚定地为了梦想走了下去。

可是这份纯真在社会的冷眼面前又何尝不是一种幼稚。盖茨比至死都没有明白,在这可怜的世道里,梦想不过是一纸空言;而他的心之所向也早已败絮其中,与梦中的那个完美的形象大相径庭。他那天真的坚持,既是最宝贵的品德,也是最致命的因素。

了不起?悲剧人生?从经典作品认识世界:儿子用阅读充实这个暑假

相信爱情,有勇气不走寻常路,是盖茨比的第二个了不起。

除了他不变的念想,使得盖茨比“了不起”的,同样有他的那份勇气。随着19世纪中后期西部开发的愈加完善,许多原材料被大量发掘,使得美国工业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高度发达让众多资本家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使得阶级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身处上层阶级的黛西与汤姆作为资本世家的后代被称为”Old Money”, 他们将自己的交际圈用壁垒来围住,形成一个极为私密的精英团体;而如同盖茨比一样的暴发户则被称为“New Money”, 只能被称为有钱的人,而不能成为真正的”有钱人“。盖茨比或许明白,无论他获得多少财富,举办多豪华的派对,黛西与他之间还是会有着一层被社会所赋予的隔阂;但他的心中早就没有了放弃的概念,他强迫自己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不懈的努力,凭一己之力仍能跨阶级之鸿沟。当尼克向他委婉的说明黛西与他重新在一起的可能性有多小时,他不假思索地用呐喊的方式反驳了回去。他不愿面对现实中阶级的残酷,而他的这份勇于颠覆社会常态的勇气也使得他变得伟大。

同样,这份”了不起“也导致了他的悲剧,因为光靠勇气是远远不够的。在一个人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社会里,极为利他主义的盖茨比变成了异类;而异类迟早会被排挤,被扫除。早已固化了的社会怎能容得下像盖茨比一样不守规矩的人?盖茨比最终死在了自己为自己编织的梦里,而他的梦中情人黛西也为了自己将盖茨比出卖,自己潇洒离去。

了不起?悲剧人生?从经典作品认识世界:儿子用阅读充实这个暑假

盖茨比为自己的梦想与天真付出了代价,但他的悲剧同样也塑造了他与众不同,而又“了不起”的故事。菲茨杰拉德描写下的这份坚持与勇气揭示了美国社会在经济繁荣的表象下的陈腐与衰败,警示着忘记初心的人们。盖茨比很愚蠢——他蠢在了自己的“死板”与“一根筋”;但他又愚蠢的伟大,因为他这些品质揭示了人们最本真的财富。尼克看着盖茨比的起起伏伏,对这个社会的认知也愈加透彻:他看透了人们的自私自利与唯利是图,也看出了一个人对社会的影响有多么渺小。他离开了繁华的纽约,因为在这璀璨的外表下是一个个污秽的人心,这些污点将这座城市的内核染黑,用深不见底的黑暗吞噬着一个又一个的年轻人。

了不起?悲剧人生?从经典作品认识世界:儿子用阅读充实这个暑假

又是长岛的漫漫黑夜。尼克站在漆黑的盖茨比城堡前的海滩上,静静地望向海天交接的远方。海水涨幅的很剧烈,却不能推动尼克心弦一丝一毫。他的内心十分平静,死寂一般未知的空虚将一切情绪都罩在黑暗里,再与这黑漆漆的四周融为一体。忽然,远方的灯塔又有了光亮——是那盏小绿灯,在漆黑一片的夜中各位明显。那灯光摇摇欲坠,仿佛是刚从天上掉下来的星星,还难以站稳脚跟;它左摇右摆,身旁的黑夜也随之波动,毫无偏差地将它包裹在内。它在黑夜的包围之下开始忽闪忽灭,好像这黑暗已开始向内渗透,一点一点将原先的光亮抹去。终于,它熄灭了,毫无痕迹,就好像它从未在那里过似的。尼克看着这盏灯,沉默地流下了泪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