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商品住宅小區的物業費有多低,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中國內地商品住宅小區的物業費有多低,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中國內地商品住宅小區的物業費有多低,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先上數據。根據2019年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發展報告,住宅小區的物業費市場價格和非住宅小區明顯是兩種水平。相比非住宅物業平均管理費價格中最高的18.26元/平方·月,住宅小區中最高的3.56元/平方·月實在有些拿不出手。這還是在經濟高度發達的上海。

上面說的是物業費市場價,小區前期物業還需要按照政府指導價格定價。物業費收取標準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四個標準。每個地方的收取標準有所差異,具體的物業費收取標準要按當地物價局公佈,但基本的收費標準依次大概為1.00元/平方·月、0.75元/平方·月、0.35元/平方·月、0.35元/平方·月(已包含稅、費)。可以看到,過去十年房價漲了若干倍,而指導價還是維持在一個很低的水平上。

我們曾經採訪過一位居住在上海的意大利人,他所在的小區物業費3.6元,自己每月只需要交440元,而在他的家鄉意大利,每月物業費至少繳納2000元。這個答案,從側面體現出國內的物業費定價相當低。

把視線放遠一點,如果對比香港、美國等地的物業費水平,結果恐怕更驚人。

世界新聞網2016年數據,邁阿密著名的濱海公寓Trump Tower,物業費每個月近人民幣28 元/平米,一年的物業費佔到房屋總價的0.9%。而上海著名的高檔小區世茂濱江花園每月的物業費僅人民幣5 元/ 平米,只有房屋總價的0.4%。因為物業費過高,金融危機剛剛爆發後,美國有些別墅一美元一套也無人買。多數居民並沒有那麼多的存款,一旦就業狀況不佳、收入沒有保證,可能會連物業費都繳不起。

美國的物業費主要是針對公寓而言,由於別墅一般沒有物業,不涉及物業費。公寓的物業費大約每年3000到5000美元,越是年代久遠的公寓維護成本越高,物業費也越貴。另外根據美國各州的法律不同,業主每年所需繳納的物業稅為房子總價的0.5%-3%不等。

根據 2016 年 Zillow 集團住房消費趨勢報告,在紐約,房主平均每年需要支付 6,500 美元的不可避免成本,其中包括: 房主保險、房產稅,物業費等。在美國, 如房主選擇聘請專業人員進行維修工作,這項花費平均為 3,500 美元。因此,在紐約的養房成本平均在10,000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66,000元。

此外,美國的公寓房價格與物業費是成反比的,一般來說,紐約市內一套市值40萬美元,60萬平方米的二手房,房價會隨著物業費高低開出不同賣價。按照2015年的市場狀態,正常評估6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物業費為500美元,反之,每月物業費700每月,房價可能只有37萬美元。

在香港,物業公司的經費全部來源於各業主的管理費,管理費的收取標準完全按照管理工作的實際支出而定。管理公司的一切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設備保養費、清潔費、煤氣費等都從所收的管理費中開支。管理公司的利潤是從管理費支出中提取5%-15%這一比例的管理酬金而獲得。

香港傳統老小區物業費摺合成建築面積約15-30元每平米,新建小區約40-70元每平米,50平的港式普通住房一個月要交大幾百甚至兩三千元物業費。

即使考慮到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對於這些地區的業主而言,物業費也是一筆不容忽視的開支。

相比之下,內地的住宅物業費不僅定價低,業主繳納意願還不高,想要提升物業費價格,幾乎是難比登天。

北京電視臺《向前一步》欄目組6月9日播出的《物業費上漲的質價之爭》,講的是北京萬科服務的一個小區因為物業費調價引發的矛盾。2500多戶居民中,107戶居民因為每平米漲了6角錢的物業費而拒交。其中7戶被告上法庭。奇怪的是,參加錄製的大都是不同意漲價的業主,即不足5%的人,而同意漲價的95%以上的業主反而顧慮重重,不敢出鏡。拒交物業費的業主理由五花八門,多數認為漲價使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也有人表示,買萬科的房子就是衝著低物業費而來的。而另一些人則擔心物業費漲價開了頭,以後就會漲不停。

有相當一部分小區因為物業費調整的困境而產生一系列問題,最後問題無解,小區陷入了惡性循環的境地。低物業費難以維繫物業企業的運營,最終的結果就是曾經的優質社區跌入價格窪地。大多數20年左右的小區,已經破敗得不成樣子,並且難以逆轉。

業主們需要明白,好的小區物業管理需要與之相應的經費和專業人員去維護。小區維護好了就是豪宅,維護不好就是貧民窟。在現有體制框架下,少數人對物業專業價值的偏見與傲慢,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利益之戰,唯一能做的就是無奈地逃離,不停地以更大代價換房。

在物業費價格與價值倒掛的當今,物業費市場價格調整機制似乎依然像堅冰那樣難以鬆動,要提升物業費水平以實現社區的高質量管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9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發展報告完整內容

可在眾蟻APP下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