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魏巍老先生還健在,也寫“封城日記”,會怎麼寫呢?

用戶7777466891428


如果魏巍老先生來寫《封城日記》,他筆下將會寫到,瘟疫無情人間有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每次災難只能使民族更加團結,凝聚力更空前,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更加顯現,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白衣天使"是最可愛的人!


榮昌177543618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想引用柏拉圖的一句名言:“如果尖銳的批評完全消失,溫和的批評將會變得刺耳。如果溫和的批評也不被允許,沉默將被認為居心叵測。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許,讚揚不夠賣力將是一種罪行。如果只允許一種聲音存在,那麼,唯一存在的那個聲音就是謊言。”很明顯,提出這個問題是有針對性的:那就是在這種非常時刻,很多人對於抗擊疫情過程中湧現出的許許多多英雄,用不同的形式表達了對他們的肯定與褒獎,正如作家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散文中歌頌的那樣,這次全民抗疫戰鬥中湧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毫無疑問,他們就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而作家方方只是從另一個角度對於抗擊疫情中出現的很多問題進行了思考,並且用日記的形式表示了內心的不滿,於是有的人便坐不住,受不了了。特別是因為當時條件下自媒體的魚龍混雜,造成方方在記錄事件的過程中引用了一條虛假的信息。正是因為這條虛假信息的傳播,使那些痛恨方方的人一下子抓住了反擊的把柄,大肆宣揚、惡毒攻擊一個善意的提醒者。我覺得,一個正常的社會,一定要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儘管有時候這種聲音聽起來不是悅耳動聽,但正是這種聲音可以讓我們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可以讓我們把工作做的更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於善意的批評,我們一定要有寬闊的胸懷去接納,而絕不能只喜歡選擇性的聽頌揚之聲。“如果只允許一種聲音存在,那麼,唯一存在的那個聲音就是謊言。”我們不要試圖猜想魏巍老先生健在的時候就一定只有頌揚而沒有批評。一個國家也好,社會也罷,如果大家都只喜歡聽讚美詩,而面對批評如坐針氈,甚至群情激憤,那將是一件可悲又可怕的事!


天高雲淡ght


請方方廳長好好讀讀深圳學霸劉潔寫的:《We are All fighters》,催人淚下,振奮人心,使人從災難中,看到希望,而不是怨婦的心理陰暗。


清清水65891385


角度不同,抗美援朝我們打擊是財狼,是入侵者和敵人,對外的,這個時候必須讚揚歌頌我們的英雄,因為志願軍是主動的出擊保衛我們家園。而這次抗擊肺炎,是對內的,我們抗擊的所謂的“敵人”本來應是一個流匪但卻被我們搞成“巨匪”。所有抗擊的人員是被動的,且無論國家和民眾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時候,適度鼓勵是必須的,但歌功頌德、讚譽美化都是不客觀的。舉全國之力,以無比慘痛的代價殺了一個本該一個連、一個團就能幹掉的敵人,何來勝利?恰恰應該有更多的自省、反思和改變。作為醫生,我沒有去湖北前線,但大多去前線的同學哥們(能說真話心話那種),私下都很煩什麼“天使、最美逆行者”這些話,真實原因是“我們他媽就一普通人,本來一年休不了幾天,都想跟老婆孩子父母在家過個好年”。因此,這裡沒有所謂的“英雄”,只有擔當道義的職業人、熱愛自己生命和別人生命的普通人。我想前線的大多抗疫人員也都會這麼想。適當鼓勵,認真反思才是王道。


BO459


‘’——也談方方日記——

自古議和派、幽怨派與投降派基本都是文人,還不如荒野村夫的倔強樂觀,所以每遇大事每逢大難多見文人悲慼戚難見文人有做為!

昨天才知方方,知方方日記,於是搜了幾篇,看了評論,感嘆自己後知後覺。

苦難中人需要抱怨宣洩也期望尋找帶來苦難的責任者,而方方日記巧妙的給了人們設置這種出口,在情緒支配下,方方也被人們冠以當代魯迅之名。

對方方日記表示不屑,天災人禍本是命運的人生常態,每天都在發生,只是這一次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座城。

真正的智者勇者鬥士與戰士從來不會家中抱怨哀嘆,從來都是提出解決方案,衝鋒在前不畏生死。而方方無非重複歷史上無數文人重複著的事情:坐在自己溫暖的家中,泡著一杯熱茶或咖啡,寫著或哀怨或抱怨的有文采的文字段子,謂之日記。

如果當年魏巍奔赴抗美援朝戰場上看到的記錄的刊發的不是最可愛的人,而是方方這類文人的悲慘日記,哪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哪來中國人一洗百年屈辱的偉大勝利!要戰勝苦難獲得勝利,無論個體與群體,必定永遠依靠自我強大的意志力和樂觀的精神信仰,再依靠國家與人民強大的援手,斷無半分可能是依靠哪怕一星半點如方方這種文人不合時宜的哀鳴!

所以我更看重的是天災人禍疫情發生後,中央政府和全國人民對疫情對武漢的態度行動與舉國之力的強大迅速的馳援,因此武漢才有了希望,而人活著與堅持就是因為看到了希望。

對那些吹噓方方為魯迅的人,我更只有嗤之以鼻,說句不厚道的話,感謝疫情全球爆發,我們才更加知道中央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強大與幸運。

方方日記毫無價值,因為人生快樂也依舊,人生苦難也如常,而你看到黑暗世界也黑暗,你看到光明你也光明,你看到希望,世界也有希望!"


懿德柔嘉


深入一線,用筆作戰,歌頌醫者、自願者救死扶傷的奉獻精神!


百福百壽張果老


思想境界完全不同,寫出來肯定是天壤之別!


江楓海上


如果說老作家魏巍還健在,面對肆意橫行的疫情,他在寫日記時可能會這樣寫道:

x月x日 陰

朋友,當你穿梭在城裡的大街小巷上、當你往返于山裡各個村落之間、當你徜徉於各大超市、當你仰望著各類星級酒店都沉寂著一片平靜,你一定會感嘆:平時這熙來攘往的人,這時是多麼的可愛!當你眼看著一車車的援鄂物資如一股股鋼鐵洪流湧向湖北、一群群的“逆行者”奔赴湖北的時候,你一定會讚歎先烈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和平時代再一次展現出來了。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當你在驚歎於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凝聚力的時候,你一定會慶幸自己生在了一個偉大的國度,你肯定會感謝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這時,心潮澎湃的你定然是壓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會情不自禁地大聲喊道:我愛你,中國!(針對題目,只能揣測著寫了。)


雨文161880063


魏巍老先生是毛澤東時代的無產階級革命作家。如果魏巍老先生寫武漢封城日記,我想他老人家會分二部分寫。第一部分寫可愛的白衣天使。他會大書特書,寫出可歌可泣的不怕犧牲,英雄無畏的傳書事蹟來,發揚正能量,向白衣天使致敬,向白衣天使學習!但第二部分,他老人家看到一個個倒下的鮮活生命,特別是有貢獻的,有成就的,有希望的傳奇人物與有心碎故事的人們。他會寫出靈與肉的事蹟,他會著筆寫出對這次疫情的痛心反思!


百家千語


正因為魏巍老先生不在了,武漢的方老太太的日記才會有一定市場。大家都知道方老太太的日記都是道聽途說,“潑婦罵街”,但還是搏取了不少眼球。方老太太其實就是武漢的“陳方安生”,她不希望武漢安,不希武漢生。在萬眾一心,團結一致抗疫情的時刻,很有必要重讀魏巍老生的作品,鼓舞士氣,振奮人心,取得抗擊疫情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