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對於全世界的影迷來說,今天無疑是黑暗的一天。

原本定檔三四月的好萊塢新片,撤了大半。

《新變種人》《鹿角》《速度與激情9》《007:無暇赴死》《比得兔2》《寂靜之地2》……

就連曾倔強表示北美檔期不推遲的《花木蘭》,也在名單之列。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受疫情影響,電影院的缺席似乎成了常態。

這也是咖爺覺得最遺憾的一件事。

你還記得上一次去電影院是什麼感受嗎?

看到爛片,或許氣憤至極中途離場,捶胸頓足質問自己為何不用這票錢買杯奶茶;

看到好片,或許呆坐原地良久,燈光亮時恍如隔世,不願回神。

而正常情況下,我們都是在正片結束時就匆匆離開。

對於電影的喜怒哀樂,也會隨著時間淡忘。

因為對我們來說,故事結束了,電影就結束了。

更不用說,把那一行行的演職員表,也當作是電影的一部分。

比如攝影,比如燈光,比如聲音,比如特效,比如美術和服裝……

通常情況下,這些演職員表上快速滾動的名字是沒有觀眾的。

而最近,有一部紀錄片把這些容易被忽略的人,從幕後拉到了臺前——《我在中國做電影》。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不得不說,這個名字真的相當像《我在中國修文物》。

同時呢,這個“做”字用得很有意思,許多人會問為啥不叫“我在中國拍電影”?

因為“做”包含的內容更多,除了拍,還有聽、寫、畫……這些加起來,全都是“做”。

由時光網出品,米若羲擔任導演,她本人也是時光網內容中心高級總監。

紀錄片一共五集,每集14-18分鐘不等,短小精悍,非常適合網生一代觀看。

內容聚焦於,攝影聲音特效美術配音這五大電影的幕後工種。

每集請來一位或一組當今中國電影行業內的標杆人物,來講述關於他們的工作。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這類時長在20分鐘左右、製作精良的紀錄片這幾年見得很多,《早餐中國》《人生一串》《如果國寶會說話》等,都做得相當有意思。

迴歸影像本身的題材,卻不多見。

它的質量如何,看一下這個排場就知道了——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第一集:《光影統領者》,主人公曹鬱。

第二集:《聲音魔法師》,主人公趙楠。

第三集:《視覺追夢人》,主人公MORE VFX聯合創始人魏明、《流浪地球》視效總監丁燕來、Digital Domain 數字王國視效總監周逸夫。

第四集:《尋找東方美》,主人公葉錦添。

第五集:《另一個演員》,主人公阿杰。

說實話,上面這些人名,除非是電影專業學生或是影視從業者,大部分人大概只聽說過葉錦添和阿杰。

沒聽過也沒關係,正好通過這部片子,一起傾聽這部寫給電影人的情書。

首先,第一集。

這集主人公是攝影師曹鬱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他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2004年憑藉《可可西里》獲金馬獎最佳攝影。

2009年憑藉《南京!南京!》獲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

2017年憑藉《擺渡人》獲金像獎最佳攝影。

2019年憑藉《妖貓傳》金雞獎最佳攝影。

登上過著名的《美國電影攝影師》雜誌。

這個履歷可以說十分漂亮了。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知道曹鬱則是因為“姚晨丈夫”這個名頭。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第一集短短的17分鐘,曹鬱實際上說了很多幹貨。

他首先提到的是,攝影師必須有對電影的極高敏感度,這樣才能拍出符合作品氣質和氛圍的鏡頭和光效。

這裡他用的例子是《妖貓傳》的拍攝。

為了營造楊玉環“回眸一笑百媚生”中“百媚生”的神態,攝影可謂是絞盡腦汁。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先是點了幾十根蠟燭放在演員臉部周圍。

接著又用了LED的燈帶,使貴妃的皮膚可以呈現出一種LED的光澤。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這樣還不夠,再加上一種名叫Dedolight(特圖利)的燈打在眼睛裡。

就這樣,有燈籠的光、蠟燭的光、LED的光、Dedolight的光合在一起,產生了一種有層次的光效。

到這裡還是不夠,要“百媚生”必須要“流光溢彩”,光要流動起來。

於是曹鬱親自動手控制電子調光臺,讓光動起來。

所有這些加起來,才有了“百媚生”。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其次曹鬱給我們提供的乾貨則是他從繪畫裡學到的攝影技巧。

由於《妖貓傳》是一部奇幻片,所以他從愛德華·蒙克的畫作裡汲取靈感。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繪畫到了蒙克的時期,已經是一種混合的光源。

他畫作中陰影部分的藍色給了曹盾很大的啟發,所以《妖貓傳》裡我們能見到很多綠或者藍的顏色。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曹鬱還提到了之前因為撤檔而鬧得沸沸揚揚的《八佰》,並給出了一個很高的評價:

“我對《八佰》很滿意,它很像我的作品。”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攝影上,由於《八佰》是紀實片,所以他參考的是畢加索早期的一組畫,即他的“藍色時期”。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所以《八佰》的主色調是藍綠和黃色。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最後,他提到了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給他的影響。

《末代皇帝》的攝影師是斯拉羅,也正是在這部影片中,他知道了攝影機是可以像羽毛一樣飛起來的。

第一集的部分,實際上可能是整部紀錄片最有實用價值的一集,你不僅能夠看到情懷,還能夠看到一個優秀攝影師他所使用的方法論。

當然由於時長問題,也只能是管中窺豹。

不過呢,這不是攝影紀錄片,能讓我們感受到攝影巨大的魅力,和攝影師工作的重要性,就已經成功了。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第二集講的是聲音。

主人公趙楠,她負責過聲音部分的作品有《影》《記憶大師》《重返20歲》《尋龍訣》《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等。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她也憑藉《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獲得過第30屆香港金像獎的最佳音響效果獎。

趙楠在這14分鐘內主要講了三個方面的問題,當然也只是蜻蜓點水式的。

第一是聲音在電影裡的重要性。

很多時候,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其實總是會忽略聲音,但聲音又是使我們能夠沉浸在電影中,享受那種虛假的真實的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比如怪獸的叫聲讓人恐懼,是因為裡面有很多次低頻在裡面,次低頻是讓人最不舒服的一個頻率。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再比如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臺詞,只聽聲音就能夠知道人物的喜怒哀樂。

第二是聲音製作的過程。

首先是靠想象力,通過無聲的畫面去想象聲音。

每一個畫面都有屬於自己的聲音,重慶的KTV和鐵軌聲,老上海弄堂的自行車聲。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其次是擬聲,使用各種材質模擬出細緻真實的聲音。

比如《影》裡殺人的聲音,捅肺的聲音,都需要現場模擬還原。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第三是國內聲音行業的問題。

這裡趙楠說了一句話: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電影還沒拍呢,就已經定好了上映日期,然後各種催,於是時間壓力特別大。

注意,從趙楠開始,國內電影行業的畸形和混亂現象開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揭露。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羅馬》,混音混了四個月;

而中國絕大多數的電影聲音製作最多就是二十幾天,而且拍攝日期說變就變。

也是從趙楠開始,好萊塢成了一個對比的標杆。

比如聲音,在國內是一個人負責,好萊塢是兩種人才,一種是混音師,另一種是聲音指導。

說白了,就是中國電影的快速發展,導致電影人才素質各方面比較平庸。

而好萊塢的人才培養,則保證了他們有一生的時間去磨練自己的技術,以達到一個頂層的標準。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這個問題在第三集特效將會又一次被重複提出。

實際上,除了上面三個問題,趙楠還說了關於女性和職業選擇的問題

大學時她被叫成“楠哥”,公司裡小姑娘叫她“女戰士”。

很多人聽到趙楠的名字,會覺得她是一位“先生”,比如金馬獎組委會曾把她誤會成“趙楠先生”。

於是在她上臺領獎後,她第一句話就是“女孩子也能成為一個非常好的錄音師,可以非常好,非常棒”。

光是這一句話,就足以振奮不少女性觀眾,也讓電影從業者們有所反思。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第三集是特效。

說到中國特效就繞不開兩個詞:五毛特效《流浪地球》

這一集可能是最能改變一些刻板印象的一集。

首先,特效不是幾個人坐在電腦前玩電腦。

它是一個非常綜合性的工作,包括畫面創作、管理、創作、對畫面的理解、對電影的認知。

這也是國內趕工似的人才培養無法達到一個很好效果的原因,綜合性的人才是稀缺資源。

其次,特效特費錢。

大場地要交房租、養一兩百人要發工資、正版軟件要錢、電費一個月就是幾萬……

接著,國內外特效發展過程和層次的不同。

美國是從傳統的特效開始的,比如微縮模型,然後一步步發展到現代數字特效。

還是上面趙楠的那個問題,美國在特效方面有著深厚的積累。

而中國則沒有這些經歷,空中起高樓,於是斷層就出現了。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虛擬人物這樣的核心技術。

比如“滅霸”這個角色,我們還無法承接這樣的鏡頭。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而像《阿麗塔:戰鬥天使》中阿麗塔這個角色用到的技術,可能拿到國內都沒有人會用。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最後是特效製作過程的不易。

《邪不壓正》裡姜文會隨時隨地考特效人員北京建築的高度;

《流浪地球》需要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返工修改,就連雪屑都要一幀一幀檢查以做到細緻真實;

《一出好戲》的黃渤要求相當高,每一個景都需要仔細製作……

由此可見,特效不僅是個細緻活兒,還要應對不同導演的苛刻要求。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最後,咖爺想來說說葉錦添這一集。

比起電影,更有意思的是葉錦添其人。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他負責過《臥虎藏龍》《赤壁》《夜宴》等大片,並憑藉《臥虎藏龍》拿到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知名度在美術設計這一領域中無人可比。

作為一位藝術家,葉錦添在14分鐘裡展現了他的大師風範。

比如他覺得“美術是另外一個導演”、“通常都是我讓導演頭痛”……

光是上面的兩句話,我們就已經能夠感受到他那種對於自己工作的熱愛了。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作為一個香港出生、臺灣工作、後與大陸導演合作的美術指導,葉錦添對於三地之間的區別有著強烈的感受。

香港是大量借鑑西方,臺灣有一點中國的元素但還不夠,回到大陸才逐漸找到了那種“東方美”。

比如在拍《大明宮詞》的時候,他就已經感受到了大陸觀眾極高的接受度。

他甚至稱之為是“文藝復興”。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除了人生經歷、工作經歷,葉錦添還提及了張國榮的八卦: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啊,哥哥真是太可愛了……

同時,葉錦添也談到了美國和中國電影行業的差距問題: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葉錦添也對今天的中國電影作出了評價:現在是一個迷失的時代。

其實,這在配音演員阿杰的部分也提到了:模仿可以理解,但是最後一定要發揮自己的特點。

“現在拍電影跟催命一樣”: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中國電影亂象

目前中國的電影市場,很多人還停留在模仿的階段,卻沒能達到百花齊放。

《我在中國做電影》不僅拍出了攝影、聲音、特效、美術、配音的種種魅力。

也讓我們認識到了,中國頂尖的電影從業人員,對於電影的態度——曹鬱的方法論、趙楠的女性態度、特效團隊的情懷、葉錦添的大師風範、阿杰的傳承精神。

可能作為一部深度閱讀的作品,它遠遠不夠。

但作為一個點燃激情的火花,它絕對是最適合的。

《我在中國做電影》中所反映出的中國電影的困境,是非常值得重視的。

當一個快速發展但不夠紮實的時代過去之後。

我們需要用怎樣一種態度去面對我們的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