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勞動群體

農民工”一箇中國特有的詞彙。“它”代表著偉大和自豪,因為中國所有的建築都有他們勤勞和汗水。連“老外”都經不住感嘆:一群穿著邋遢,沒有文化的農民居然能蓋起摩天大廈。同時“它”又代表著卑微和渺小,因為他們乾的是最髒最苦最累的工作,拿的卻是最少最少的酬勞。

“矛”“盾”的勞動群體


他們和“你們”不一樣:他們的工作是按天算的。再苦·再累·再不想去也要去,因為不去就沒有錢。他們和“你們”不一樣:他們的工作是按時算的。再困·再累·再不想動也要起,因為不起就會算遲到可能今天就掙不了錢。他們和“你們”不一樣:他們的工作是按時算的。再累·再餓·再想下班,也要堅持因為早退就會扣錢。他們在這個霓虹閃爍,燈火輝煌卻沒有家的城市,為多少人建設了美麗的家園!他們在這個車水馬龍,人山人海卻沒有親人的城市,為多少“白領”建設了休閒的場館!城市因他們而美麗,城市因他們舊貌換新顏。

“矛”“盾”的勞動群體

他們的孩子變成了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變成了空巢老人。他們離家千里只為讓生活有所改善,他們離家千里只為日子不在貧瘠。他們也不想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不想父母成為空巢老人,不想離家千里········可是生活!!!!!“不是我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快”,“不是我太貪心,是這生活難以抗拒”


“矛”“盾”的勞動群體

“農民工”中國特殊的龐大勞動群體,他們普遍都沒什麼文化,男人基本從事建築體力勞動,小工人均工資150一天,大工人均200多。女人基本進廠工作人均月薪3000左右,他們普遍都沒有正式員工的待遇。“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是他們在社會上的真實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