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期

学习笔记丨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期

肖老师备考第二天

每天的学习笔记在号内分享给大家

是非常非常好的干货

内容非常的多

希望这次咱们都能一次上岸

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

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简答题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制约-教育 教育-促进-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

决定教育目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决定受教育权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教育体制

2、教育-影响-政治经济制度(教育的政治功能)

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可以促进民主

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制约-教育发展

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

影响教育目的地确立

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

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促进-文化(教育的文化功能)

传递和保存文化作用

传播和交流文化作用

选择和提升文化作用

更新和创造文化作用

3、学校文化(校园文化)

显性文化:物质环境

隐形文化:校风、班风、人际关系

物质文化:图书、设备

精神文化(核心):班风、校风、校服、校歌等

制度文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

﹌﹌﹌﹌﹌﹌﹌﹌﹌﹌﹌﹌﹌﹌﹌﹌﹌﹌﹌﹌﹌﹌﹌﹌﹌﹌﹌﹌﹌﹌﹌﹌﹌﹌﹌﹌﹌﹌﹌﹌﹌﹌﹌﹌﹌﹌﹌﹌﹌﹌﹌﹌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身心发展的概念

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

(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因素的理论(观点及代表人物)※

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代表人物:※选择题

孟子

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威尔逊:强调基因复制

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提出“成熟势力说”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顿:“优生学”代表人物

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

代表人物: 口诀:外面荀找洛华生

荀子:性本恶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斯金纳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简答题

1、遗传——生理前提,物质前提

2、环境——现实基础 孟母三迁,外部客观条件

3、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

4、学校教育——主导因素

学校教育为什么作为主导因素?原因(简答题)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②学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④学校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主要表现:①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性发展的特殊功能

②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③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

五、教育目的

(一)、概念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则。(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一切教育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作用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评价学校、教师、学生

(三)教育目的地理论(价值取向)

1、社会本位论:为社会发展,培养社会人(荀子,赫尔巴特,柏拉图,涂尔干)※

2、个人本位论:为自我实现,培养自然人(孟子、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康德)※

3、生活本位论:教育准备生活(斯宾塞、杜威)

4、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本身即目的(杜威)

(四)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所有受教育者

2、学校的培养目标——特定的教育对象

3、教师的教学目标——完成某一阶段之作

普通与特殊、抽象与基本

(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地理论依据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地基本精神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要求)

坚持全面发展(具体要求)

培养独立个性(个性发展)

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地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是由旧的社会分工所造成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德育(灵魂和核心作用) 智育(前提和支持作用) 体育(基础作用)

美育(动力作用) 劳动技术教育(综合性作用)

(七)素质教育(基本内涵) 记忆口诀:个性提素创两全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

六、教育制度

(一)概念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

(二)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1、前制度化教育:实体化教育

2、制度化的教育: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正规教育)

3、非制度化的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学制的建立。

兴起的标志: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双轨制:资产阶级学术性

劳动人民职业教育

2、单轨制:小学-中学-大学

3、分支制:基础教育-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

(四)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五)我国学制的发展

1、旧中国学制

①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未实行)

②葵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反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③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诗经并改学堂为学校

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④壬戌学制——美国学制为蓝本,“六三三学制”

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2、新中国学制


(六)我国当前学制改革

1、我国当前的学制:

结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类型: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方针: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育人为本(根本要求) 改革创新(动力)

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 提高教育质量(核心任务)

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3、义务教育制度

特点: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

上期每日一练答案

1、B 2、D 3、D 4、A 5、B

你做对了吗?


每日一练

1、将教育理论提高到学科水平并为后人所公认的教育家是( ),他发表的著作《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A、夸美纽斯 B、卢梭 C、康德 D、赫尔巴特


2、( )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画》

C、卢梭的《爱弥儿》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3、提出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杜威 C、卢梭 D、夸美纽斯


4、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A、赫尔巴特 B、卢梭 C、巴洛克 D、杜威


5、“教学相长”最早出现于以下哪一部教育著作( )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大学》


同学们可以再评论区留下答案哦,正确答案下一期公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