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吃勁時再加把勁,用科學武器戰勝疫情

最吃勁時再加把勁,用科學武器戰勝疫情

“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加速推進新型檢測試劑、抗體藥物、疫苗和診療方案等攻關;要加強藥物、醫療裝備研發和臨床救治相結合。”

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4日訊 “加勁科研攻關,用科學武器戰勝疫情”,在救治一線,專家們在臨床中攻堅克難,武漢重症和危重症比例、病亡人數均在下降。在科研戰場,華中科技大學28個科研團隊同步攻關,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華中科大28個科研團隊同步攻關

經費投入“上不封頂”

“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武漢保衛戰打響以來,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

3月3日,在華中科技大學,多達28個科研單位同時奮戰,進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科技攻關。

如此大的規模,如此多的學科,圍繞同一件事進行集中攻關,對於這座已有60多年曆史的知名學府來說,還是頭一次。

最吃勁時再加把勁,用科學武器戰勝疫情

(武漢市肺科醫院ICU內外醫護人員正在交流患者病情 記者彭年 攝)

學校相關重點團隊紛紛披掛上陣,展開對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學、快速診斷檢測與試劑、藥物疫苗研發、臨床診治、疾病防控機制、防護產品及裝備、心理干預、公共衛生治理現代化綜合研究等重大科學問題攻關。

“科研經費上不封頂。” 華中科技大學不惜一切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吹響全力科研攻關的衝鋒號。

在武漢保衛戰中,全力以赴投入科研攻關的,還有來自全國的援漢醫療隊。

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周軍說,不到10天時間裡,從北京連續三批運來價值1500多萬元針對重症患者的設備,包括有創呼吸機、ECMO以及監護儀、監護設備、氣管鏡等,力求降低重症病亡率。

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韓丁表示,把包括心功能、肝臟消化功能、腎臟功能、神經系統、內分泌代謝等方面的專家都帶到了武漢,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有SARS鬥爭經驗,要利用綜合優勢研究治療辦法。

“我們是帶足家底來的武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說,來漢不僅帶來最先進的醫療設備,還有非常精幹的醫護力量。

患者9天康復出院

用科學武器戰疫情,按照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五大主攻方向,武漢將科研攻關與臨床、防控實踐緊密結合,取得積極進展。

面對檢測難題,武漢大學兩個科研團隊分別從檢測速度和檢測靈敏度展開科研攻關。

武漢大學聯合團隊創新性開發了納米孔靶向測序檢測方法,最快10分鐘可捕獲新冠病毒;武漢大學藍柯教授團隊則優化了基於數字PCR技術的病毒核酸檢測方案,檢測靈敏度提升500倍。

最吃勁時再加把勁,用科學武器戰勝疫情

(武漢大學科研團隊正在攻關。 通訊員吳江龍 供圖)

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從1月20日開始著手研究康復者血漿治療方案,2月8日開始用於臨床。黃女士住院後3天就發展為雙肺感染,不僅發燒和咳嗽,還感覺呼吸困難。2月12日,她被輸入康復者血漿後,13日雙肺開始吸收,3天后就不再發燒,3月1日康復出院。

在救治中,中醫藥深度介入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江夏方艙醫院患者胡女士2月17日入院,伴有咳嗽、胸悶、心煩等症狀。

醫院為其制定了一套以中醫內服外治為主的個體化治療方案,通過口服湯藥,結合耳穴壓豆、穴位貼敷、八段錦練習,5天后連續3次核酸檢測均呈陰性,於2月26日出院。“對中醫不得不服。” 胡女士說,一開始對中藥治療還有牴觸,醫生將科研與臨床相結合,才讓她迅速康復。

憑藉膽識和技術

醫護在病毒“風口”搶回生命

持續的科研攻關,挽救了不少患者生命。目前,武漢重症和危重症比例、病亡人數均在下降。

只要對患者有利,風險再高,醫護也甘願冒險一試。3月2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功實施首例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經皮氣管切開術。這個高風險手術,切開氣管就像在病毒“風口”操作,含有大量病毒的分泌物氣溶膠會噴出,稍有不慎,對醫護人員都是致命威脅。醫護憑藉膽識和技術,最終在重症超聲的精準引導下成功實施這一手術。

最吃勁時再加把勁,用科學武器戰勝疫情

(潘頻華教授對患者實施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醫療隊 供圖)

只要有一線希望,醫護都會拼盡全力。3月1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七病區1名患者在持續有創呼吸機輔助呼吸、CRRT支持治療的情況下,病情出現持續惡化,患者命懸一線。西安交大一附院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援武漢醫療隊緊急聯合會診,快速確定治療方案啟動搶救,運用ECMO聯合CRRT療法,1個小時後成功將這名危重症患者從“鬼門關”拉回來。

只要有療效,醫護就會加大攻關。四川援鄂醫療隊在漢收治1849名患者,其中大量是危重症患者。在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醫療隊成功完成41例插管手術和4例人工模肺治療,極大降低了患者死亡率。截至目前,已有686位患者治癒出院。

儘管通過科研攻關,武漢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初有成效,但重症和危重症救治壓力仍然不小。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顯示,截至3月2日24時,武漢重症病例6020例,全國新增死亡病例31例中有24例來自武漢。對此,中央指導組指出“科研攻關工作進行到現階段,也到了最吃勁的時候,要再加一把勁兒”,要用科學武器戰勝疫情。

多醫院的專家集中攻關正在進行。在協和醫院西院,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醫療隊牽頭,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療隊、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療隊、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血液淨化中心團隊就新冠肺炎患者連續性血液淨化治療(CRRT)方案進行深入研討,嘗試各種血液淨化聯合治療新模式,為新冠肺炎合併尿毒症患者治療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療手段,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

最吃勁時再加把勁,用科學武器戰勝疫情

(仝小林院士帶領組員來到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查看了20多例病人 。圖片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官網)

中西醫結合走向深入。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接手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佔比超過95%。目前,武漢所有的方艙醫院,都配備2至3名中醫專家,並同步配送中藥湯劑和中成藥。“在抗擊新冠肺炎戰役中,中醫在參加廣度和深度上都是第一次,中醫藥治療逐漸成為一支‘主力軍’。”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說。

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針對湖北武漢疫情,爭分奪秒推進新冠特免血漿製品、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單克隆抗體等項目的科研攻關。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華中科技大學正在加快相關中藥研製,發揮中藥在抗擊疫情中的作用。西藥研發方面,學校也在不斷推進。後續,該校將在建設國際醫學中心基礎上,擬建人與動物共患傳染病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平臺服務科研和人才,從根本上預防和診斷這類疾病。

(記者馬振華 楊佳峰 陳潔 黃琪 關曉鋒 韓瑋 章勝 譚德磊 史強 劉睿徹 劉璇 汪文漢 耿珊珊 劉晨瑋 汪洋 伍偉 通訊員吳江龍 郭秦樂 郭利濤 劉炳圻 嚴麗 張磊 王潔 彭宇 晏會 喻鐦 童天玄 李朝 邱瓊 何源 劉望杜巍巍 鄒亞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