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勒浆药业为何转型生产口罩?自己造,不占用社会资源

草根知本总裁、三勒浆药业董事长席刚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谈三勒浆新增口罩生产项目

封面新闻记者 喻奇树 母琪 刘开怡

“学习累了,就喝三勒浆”,三勒浆在80、90后这一代中有着非常深刻的记忆,在高考冲刺阶段,买几盒三勒浆口服液,提神醒劳,帮助考试。如今“三勒浆口罩”又一次以最需要的方式出现在公众视野, “三勒浆口罩”正式下线了。这背后到底是咋回事呢?3月9日,封面新闻记者特地专访草根知本总裁、三勒浆药业董事长席刚,了解背后事情的缘由。

三勒浆最早记载于古药方中。上世纪80年代,中药学家凌一揆带领课题组开发出这一产品,并于1992年上市发布。上世纪90年代,“三勒浆”口服液风光无限,销售轻松上亿。2017年,新希望集团旗下的草根知本与三勒浆药业集团合作,企业发展再次迈入快车道。

席刚透露,草根知本与三勒浆合作以后,内部融合非常好,三勒浆今后战略非常清晰,主要以健康产业为主,提升用户健康保护,目前有三大板块的产品,一是以三勒浆免疫调节产品以及能量植物饮品为主业务板块,二是针对肠胃益生菌类的饮料产品业务板块,三是以口罩为主的防护类业务板块。

提到口罩生产,席刚表示,这其实也是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的意思。因为新冠疫情发生后,口罩紧缺,而新希望集团就有超过8万的员工,以每人每天用2只算,每天差不多就需近20万只口罩。企业要复工复产,同时要做好防护,保证员工安全,为了不占用社会资源,最好就是自己生产。而正好三勒浆药业有现成的厂房,十万级净洁车间,业务调整起来容易。

于是,经过一番准备,仅花了20多天,第一条生产线就正式投产,每天可生产10万只口罩。不过,三勒浆还有两三条生产线正在安装调试,一两周后就可以达到30万只的生产能力,并将最终投产五条生产线。

“我们有 8 万多名员工,还有上下游产业相关配套的企业及合作伙伴。一方面,我们企业内部的口罩需求量很大”席刚说,“另一方面,我们正在全力调动集团各方面资源,尽我们所能在满足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同时,全力满足社会需求。”

席刚还透露,目前新希望集团旗下的企业大都复工复产。草根知本涉足的板块有冷链物流、大健康产业、味业、宠物食品等,但主要还是食品消费,相关企业都复工不错。“新冠疫情期间,企业生产,尤其是食品生产,一定要确保品质,确保不断货,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价格可控,体现出应有的责任担当。”

席刚还表示,这次疫情,也给他带来不少启示。首先就是数字化转型,以前推动起来很难,这次新冠疫情来了,许多员工在家里办公,一部手机,几乎所有事情都搞定了。“那么以后企业发展,就得线上线下兼顾,均衡发展。”

另一方面,从2003年非典到这次的新冠疫情,三勒浆相关产品销售都有明显的增长,表明大家都很重视健康,“对于少添加、纯自然、免疫力调剂的产品,健康功能相关的项目,会是我们未来关注和布局的点。”

他认为,企业需要抗风险能力,产品就不能太单一,“今后草根知本投资项目,就会侧重抗风险能力强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