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買重疾沒有買到終身,後悔死了

給孩子買重疾沒有買到終身,後悔死了

現在的年輕父母越來越有家庭責任感,遇到女性朋友,在給她們做方案的時候建議定期壽險先購買20年就好,20年孩子也能成人了。


她們不約而同地選了30年期,她們希望能幫襯孩子到30歲。原因是畢業後就算工作了,初期還是需要一些資助的,尤其是結婚、買房這些大事上。


聽得很感動,這也是現在我們父母在為我們做的事,我們不過是把這份愛延續下去罷了。


養兒方知父母恩啊!


輪到給孩子買保險時,她們又通常會有這樣的疑問,兒童重疾是買終身好,還是定期到30年孩子成年就好呢?

給孩子買重疾沒有買到終身,後悔死了


比如,給0歲的孩子買一份重疾險50萬,保險經紀人一般會有以下三種方案——


1、保到孩子30歲,20年繳費,單次賠付


2、保到孩子終身,30年繳費,單次賠付


3、保到孩子終身,30年繳費,多次賠付


第1種方案,簡簡單單保到孩子30歲,孩子成年後,自己也有經濟能力給自己買保險了。


只保到孩子30歲夠嗎?孩子的一生很長,若30歲以前就發生了理賠,那可能再難買上保險。


目前,惡性腫瘤中只有甲狀腺癌(治癒率高、生存率高)術後接受投保,時間間隔一般需要手術後間隔5年左右,具體需要看分期、恢復等情況,能接受的公司也是屈指可數的幾家。


第2、3種方案呢,雖然是買到了終身,但只賠付1次,多次賠付是不是保險銷售想要多賺取佣金呢?


就接觸過的理賠案例來看,現在的重疾賠付越來越年輕化,比如剛接觸的一個案例,94年的理賠了甲癌,想要再次購買重疾險。


癌症術後 加 重疾理賠後,幾個保險公司願意接收投保,又能不能核保通過呢?


給孩子購買終身多次賠付重疾,能確保這一生都擁有保障。


作為80後,我身邊的朋友都很焦慮,自己父母(60歲左右)因為健康狀況或年齡原因買不上保險了,不管是重疾還是百萬醫療。


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清楚地知道成年人的保費比孩子高,體況比孩子多,買個保險,想選個自己鐘意又價格適中都不同意,還要考慮定期到70歲還是買到終身。


反觀,0歲的孩子保費最低,配置終身型可以享受最低的費率還能買到終身,我們已經無法彌補父母的缺憾,但可以給到孩子最好的保障。


如果經濟能力尚可,建議為孩子配置終身重疾,這樣我們面臨過的問題,我們孩子不會再次面臨,他們只需快樂成長,專注為自己的目標奮鬥。


那如果暫時只能為孩子配置定期重疾,建議一定要把保額做足,一次賠付足夠的現金流。


給孩子買重疾沒有買到終身,後悔死了


兒童保險配置原則——


1、優先對大人的進行配置,然後根據家庭財務狀況,考慮小孩子的保險


大人先給小孩子買保險,往往過多的佔用了“家庭資金”,導致大人保障不足的問題。


小孩最大的保障是 “父母”。


2、一個保險要做全、一個保額要做足


優先配置醫療險 和 意外險,其次配置重疾險。


醫療險優先購買百萬醫療,其次購買小額醫療。可以替我們承擔大的經濟風險的醫療險才是我們最需要的,所以大額醫療險優先於小額醫療險。


重疾險關注是否包含少兒高發重疾。比如:白血病、手足口病、川崎病、重症肌無力等。少兒重疾是否雙倍或多倍賠付。


3、先保障後理財


優先購買保障型產品,後有多餘資金再考慮教育金等年金產品。


當然,如果您已清楚的掌握整個家庭的財務情況,不管為孩子配置終身重疾還是定期重疾,對於整個家庭來說都能帶來持續、恆久、穩定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