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守株待兔幻想報復消費不可取,要主動出擊做好這些事。

目前餐飲行業正從冰點慢慢復甦,餐飲經營者想象中的報復性消費可能無法如願,經營過程必須要首先回歸本質,修煉內功,前期的文章已經探討過修煉內功如何精雕細琢你的產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顧一下。(鏈接:https://www.toutiao.com/i6801340670217814540/)

今天我們再來探討餐飲團隊如何“精雕細琢”。


經營者,大致擁有以下幾類團隊規模:微型的,團隊由夫妻倆或者親朋構成;小型的,僱傭幾名員工組成團隊;中型的,由職業經理人帶領幾十名或者幾百名員工組成團隊;大型的,由管理公司和門店組成平臺式的結構型團隊等等。

無論規模大小,團隊都需要精雕細琢,並且離不開兩個字:管理!

管理,應該把“管”和“理”拆分開來理解。但是,絕大部分經營者只注重了“管”,卻忽略了“理”,以管代理,認為管理就是管,這也就是費時費力卻管不好的內在原因。

一個原始部落,每天都會打很多的野味回來,但是部落領導人經常為如何分野味感到頭疼。怎麼分才公平?用現代管理思維去考慮,有哪些比較科學的方法?哪種是比較高效並操作簡易的?

這是一個典型的“分贓”問題,看似簡單,但分不好可能導致出工不出力,打消積極性等問題的產生,單憑領導人去管行嗎?如果被管理者是管理者的“無腦死忠粉”也許暫時可以,但可以想一下,作為經營者,你的團隊成員是不是把你當“神”一樣在崇拜著?如果不是,“理”就很重要了。

接下去,我們就來“理一理”那個原始部落遇到的問題:第一種方法,為保證公平,大家輪流當分野味的人,但久而久之,只有輪到分野味資格時候才能吃到好部位甚至吃飽;第二種方法,輪流不行,那就請有聲望的來分,開始應該還是可以做到公平,畢竟聲望在那裡,但時間長了,為了能吃到更好部位的野味,就會有拉攏賄賂的出現,也不行;第三種方法,成立監督委員會、公平審核委員會等機構,對分配結果進行鑑定評判,可行是可行,但效率是不是太低了,評判完了,野味都不新鮮了吧;還有一種方法,回到最初的,分野味仍舊輪流分,但是加一條規定,分野味者得最後剩下的一份,這下分野味者是不是就要儘量做到公平?問題可以基本得到解決。

經營過程中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可以理出來多種管理方法,再去一一分析利弊,這就是“精雕細琢”。

餐飲行業,人員流動比較大,經營者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管理團隊上,也許剛培養出來一位像樣的管理人員,第二天人家就辭職不幹了,理由可能僅僅是因為員工餐想吃紅燒肉店長沒有同意。

面對餐飲行業特有的團隊屬性,一定要“理”好了再去“管”,否則可能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卻事與願違,得不償失。這裡,先簡單給出一個比較實用的團隊雕琢內功心法。

第一是分錢,這個誰都喜歡,但很多時候確實讓經營者頭疼,多少合適?誰應該多一些或者少一些?少了會不會影響積極性?多了能不能真正得到激勵?等等問題都是為了找到一個平衡點。

再者,多勞多得固然重要,但餐飲經營者,一定要把毛利率的穩定作為重要的分錢指標,注意,這裡強調的是穩定,根據經營需要制定好的定價策略要嚴格執行,毛利率並不是越高越好。

舉個淺顯易懂的例子,假如營業額越高,為了褒獎員工,分的就越多,久而久之,員工為了更好的生意,會不會把肉切的大一點,放的多一點,哄顧客開心?生意是越來越好了,營業額也越來越高了,但是卻並不一定賺錢。

因此,分錢規則要“理”清楚了再實施。根據經營實際,多理幾種情況出來,要綜合分析利弊。

第二是激勵,很多經營者說,激勵政策出來後前期還是有效果的,但沒多久就不靈了。記住,激勵是什麼,是要達到意外驚喜的效果,才算合格的激勵。

什麼是驚喜,預期之外的!經常看到一些諮詢公司給某企業做的什麼什麼激勵制度,什麼什麼激勵政策,都變成政策制度了,都成常態了,還叫激勵?還能激的起來員工的興趣嗎?員工會認為那是他應得的。

回到餐飲,激勵一定要本著製造驚喜的原則來實施,最好是給現金紅包,而且老闆親自發更好,要給足員工儀式感!但千萬別與月度、年度什麼優秀員工評選結合在一起,那樣就又不是驚喜了。

第三是考核,雖然天下沒有完美的考核,但是一定要制定,因為它是指揮棒,是管理成效的檢驗員。絕大部分經營者也會制定考核方法,這裡我要強調的是,沒有一勞永逸的考核方法,考核一定是隨著經營階段的不同在不斷變化的。

考核分正向考核和反向考核,也就是可以是扣罰為主的,也可以是獎勵為主的。都可以,各有千秋。

這裡要講的是,餐飲經營者“理”考核條款時一定要說清楚,講聽得懂能執行的話,不要“高大上”,不要讓員工“參悟”,不要“模稜兩可”,要簡單易操作。每個崗位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在崗的要求是什麼,流程規範是什麼,簡單的話術原則是什麼等等,都要用明確的話語說清楚。而不是告訴員工:“你,服務要跟上啊!”,太簡單粗暴了,員工是悟不出來的,要明確的告訴他個一二三……

這也就延伸出了餐飲行業另一個需要“精雕細琢”的領域——服務,下次我們接著探討,喜歡可以關注我們:草根創業也有爆店,一起探尋和學習他們的成功原力,和爆店經營者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