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不怕毛澤東批評,堅持提出自己的意見

陳雲不怕毛澤東批評,堅持提出自己的意見

陳雲從投身革命起,就時時處處將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一切出以公心。

1962年4月,陳雲在上海療養期間,收到了田家英到湖南韶山等地農村調查後所寫的材料,這個材料中反映了基層幹部和廣大農民要求包產到戶和分田到戶的要求。陳雲看了這份材料後,稱讚其中“觀點鮮明”。他十分贊成這份材料中的觀點,結合自己所調查瞭解的情況,經過反覆思考,於1962年6月下旬,就用重新分田的辦法來刺激農民生產積極性、恢復農業產量問題,分別同劉少奇、周恩來、林彪、鄧小平交換看法。劉少奇、周恩來、林彪、鄧小平與陳雲取得了一致意見。陳雲綜合考慮各方面意見,更根據自己調研掌握的實際情況,於7月6日致信剛剛從外地視察回到北京的毛澤東,要求就農業恢復問題的辦法,和毛澤東談一次。此前,毛澤東出於鞏固他親自抓的農業集體化成果的想法,已經表示,不同意包產到戶或者分田到戶,並且對此很反感。陳雲也知道毛澤東有這個意見,但他仍然冒著冒犯毛澤東的風險,要找毛澤東當面談清自己的意見。有的同志勸陳雲不必急於去向毛澤東提自己的建議,陳雲說:我擔負全國經濟的領導職務,要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此事提與不提,變與不變,關係到黨的聲譽,關係到人心向背。既然看準了,找到了辦法,怎能延誤時機。出以公心的陳雲,堅持要向毛澤東當面談自己的看法。

毛澤東見了陳雲的信後,同意與陳雲談一次。《陳雲年譜》記載,陳雲去毛澤東處談話時,直截了當地向毛澤東提出建議:用分田的辦法刺激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以便恢復農業的產量。他還說:恐怕個體經濟跟合作小組在相當長時期內還要存在。根據最近出版的《毛澤東年譜》記載,毛澤東聽了陳雲的這個建議後,沒有表示態度。幾天後,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說:他很不同意陳雲同志的意見,但他是中央常委,向黨的主席講意見,組織上沒有錯。毛澤東嚴厲批評了鄧子恢、田家英,說他們主張“分田單幹”,是瓦解集體經濟,搞修正主義。這些話,實際上是針對陳雲的,因為陳雲的黨內職務遠高於鄧子恢、田家英。據當年根據劉少奇的指示負責整理陳雲經濟問題講話文稿的鄧力群同志回憶,毛澤東批評陳雲,有的話說得很重,這對陳雲的打擊很大。

陳雲明明知道自己直接向毛澤東建議搞包產到戶,是與毛澤東意見相左,會使毛澤東對自己的信任發生動搖,但他出以公心,還是要堅持當面向毛澤東把自己的意見講出來,這件事集中體現出陳雲公而忘私的高貴品格。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