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户如何让自己的水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

大家好,我是生活在咱们东北大粮仓建三江的一名水稻种植户,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关于我们经常说的水稻价格一年比一年低下,老百姓普遍觉得种地不赚钱的问题

水稻户如何让自己的水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


水稻户如何让自己的水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


上面的图片就是我家的水稻地,大概一共是570亩地,基本一年平均产出来的水稻在300吨左右,我是一名80后,现在基本自己也干不了什么活,所以我每年要雇佣一些工人来替我完成一些工作,那么我的利润就要降低很多。

  •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种植水稻越来越不赚钱,然后才能分析怎么让它赚钱,那么下面就我的实际情况简单的和大家分析一下。
  • 第一,我们这里的种植面积相对于其他地区要多很多,而且地广人稀,我们跟农村还不一样,每年要交上打租,这个地都属于国家,所以要交租金。
  • 第二,我们每年的雇工费用在逐渐提高,从最开始的一个短工1600块,到现在的2万多块这已经不知道翻了多少倍。而且人工越来越难雇佣,这也跟年轻一代不愿意种地有关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去,去从事其他行业。
  • 第三,农药化肥年年增加,各种病虫害越来越多,近些年农药化肥的价格也在逐渐攀升。
  • 第四,农机具每年的消耗,过几年就需要换一批,虽然也赚一些钱,但是变成铁嘎达基本不值钱了。而且随着损耗的增加,几乎过些年就要更新,因为农机具的更新换代现在也很快。
  • 第五,国家现在的政策是大力扶持绿色农业,减少过度低品质的农产品,这就导致了我们种植户需要选择更好的品种去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

我不会去给大家算细账,因为每家种地的情况不同,所以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大概的情况。根据这些原因那咱们在分析一下,如何能让自己的水稻产生更大的价值。

水稻户如何让自己的水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


做为一个80后的种地人,我觉得我们这里的老一辈种植户的思想还停留在60-70年代,赚不赚钱完全靠国家政策,随着这几年国家政策的开放,水稻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然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水稻价格逐年偏低,我们这里的粳稻从1.7掉到现在的1.3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变化,那么如何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呢,我个人的想法是改变现在的种植模式,加强自己产品的品质,让它更加适合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冲击,让它融入到市场的拼杀中。

那么具体如何去做呢。

水稻户如何让自己的水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

我觉得,对于现在的水稻种植户讲,如果指着国家收粮只能保障自己的生活,这样并不能给你带来比较好的收益,那么就要推动你产品的价值,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做出优质的产品,不能光靠卖水稻而获取收益,而是要做产品的深加工,让水稻变成大米,而且一定要是有品质让其他人认同的大米,不能在通过各个米厂的加工,让百姓吃到的大米一部分是陈化粮,这样对东北水稻这个名誉也是有很大伤害的。

一,是要合理的种植,现在的土地就是你越上肥,越馋肥,每年肥料都在增加,应该适当的让土地得到休息,降低土地因为不够肥沃而增加的肥料农药成本,而且土地越过份利用土壤板结程度越严重。

二,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多元化种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先种好地,就要先有好的土地,这个问题在我们这是最难解决的,如何能让土地恢复肥力?我个人认为应该搞一搞循环产业链,如养一些家禽,用他们的粪便做为肥料,然后家禽也会有市场价值,包括秸秆的有效利用,总之吧,形成一条绿色产业链条,一个环节扣上一个环节,让各种资源循环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地一年比一年好种。

三,要做出出优质的产品,不能光靠卖水稻而获取收益,而是要做产品的深加工,让水稻变成大米,而且一定要是有品质让其他人认同的大米,不能在通过各个米厂的加工,让百姓吃到的大米一部分是陈化粮,这样对东北水稻这个名誉也是有很大伤害的。要勇于加入市场的拼杀,甩开国家扶持的这根拐杖,通过各种渠道团结起来,销售北方的水稻,现在全国都知道五常,可是确都不了解其他的水稻,如果每家每户都利用网络渠道,或者各种渠道来销售自己的产品,给自己产品做深加工,做品牌,做口碑,我想水稻会越来越好。

第四,最好能够形成一个产业链条,让每一户都加入这个产业链里,有负责运输的,有负责深加工的,有负责销售的,有负责包装的。我觉得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团体,虽然这条路很艰难,但是只有这样,种植户才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者志同道合的朋友欢迎私信。

水稻户如何让自己的水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


水稻户如何让自己的水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


水稻户如何让自己的水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


水稻户如何让自己的水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