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三寒天,冬雪迟迟归


数九三寒天,冬雪迟迟归

万物沉寂的冬天,如果没有雪花的点缀,整个冬天都觉得缺少乐趣,冬天也就不像冬天了。在这寒冷的冬天里让我们一起欣赏古人的雪与诗。

提起咏雪的名句,很多人想到的大概是才女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作者以轻盈的柳絮喻雪,为后世开了无数法门。

马致远有《寿阳曲·江天暮雪》词,描写的是“潇湘八景”之“江天暮雪”,其中有“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几句描写雪景。通过一个“飘”字,带出了“梅花”、“柳絮”两个虚拟的意象,拓展想象的审美空间,使诗境愈显幽美。


数九三寒天,冬雪迟迟归


陈允平的《红林擒近·寿词·满路花》有“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之句,这两句以梨花、柳絮比喻白雪纷纷的样子,十分贴切自然。

作者将雪比作梨花,源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给人以浓浓的春意及美好的想象。将雪比作柳絮,当然取自咏絮才谢道韫的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了,柳絮亦是春天的意象,轻盈翩飞的柳絮与飞舞的雪花十分相像,故有此喻。

诗人们还是偏向于将雪花比作梅花,如上文提及的“半梅花半飘柳絮”。梅花与雪有太多相似之处,唐代张谓《早梅》诗说它们形似难辨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吕本中说“雪似梅花,梅花似雪”,它们是那样的相似,雪像梅花一样清雅,梅花像雪一样洁白晶莹,二者浑融一片,让人难以辨认。


数九三寒天,冬雪迟迟归


卢梅坡说“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不仅一语道出雪与梅的关系,还引入了“诗”这一概念对于雪的重要性。天晚的时候,写了一首好诗,而这时空中正好飘起了雪花,那洁白的雪与枝头的梅花相映成趣,诗、雪、梅三者就组成了整个春色。

也有诗人直接以飞花比雪,飞花可以是白梅,也可以是梨花或是杏花,抑或是其他白色之花,诗人们以模糊的概念,给人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

高骈的《对雪》有“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之句,描写雪花渐渐堆积在树枝上的情景,写得十分美丽娴雅。

宋之问的《苑中遇雪应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将庭院中的雪花比作昨夜刚开的林花,比喻生动、巧妙,不露痕迹。这两句描写冬景,非但没有严寒肃杀的气氛,反而充满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数九三寒天,冬雪迟迟归


雪花是一种特殊的“花”,它来自高寒的天空,化为晶莹的水珠,它是降落到人间的精灵,是冬季景物的点缀。冬天由于雪花的参与而变得生气盎然,春天由于雪花的降临而变得更加美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