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羨第一人物周處一一屺山

屺山地處宜興市區往北6公里處,現芳撟與屺亭交界處,海拔146米左右。宜興人有三月三爬屺山的習俗。那怎麼和周處又扯上關係呢?

陽羨第一人物周處一一屺山


話說周處斬蛟射虎,發誓要改過自新,重新做人。那做什麼好事呢?古時候,芳橋的陽山蕩,水面比現在大幾倍,因沒有遮攔,冬天多西北風,風高浪急,水質渾濁,不能飲用,百姓叫苦不迭。周處想在陽山蕩西面築起一座山把大風擋住。

陽羨第一人物周處一一屺山


他母親激勵他,真要有決心改,就從銅官山上挑一擔土,一步不停走過宜興,倒在陽山蕩西擋住大風。周處聽從母親言語,真從銅官山上挖滿一擔泥土,大步往下走,離芳橋還有十多里路的時候,遇到傾盆大雨,給雨水一淋,越來越沉。只得放下泥擔子說:“這擔子泥只好寄在這裡了”。明天來取。說來奇怪,等到第二天,一擔泥就變成了一座山,人們稱之為“寄山”。因“寄”與“屺”諧音,後來改叫“屺山”。

陽羨第一人物周處一一屺山


在屺山山頂,原來建有白龍娘娘廟。到日本侵華,日本兵佔據了屺山頂,設作哨所,駐紮了一個班。後來國民軍33旅,在屺山腳下東、西、南三面,挖了三個防空洞,乘夜伏擊了日軍,打到天將亮,日軍見勢不妙,留下七八具屍體,從北山恢溜溜逃走了。而白龍娘娘廟也毀於戰火。

陽羨第一人物周處一一屺山


解放來,到了1993年左右,國家落實了宗教政策。又在原址建起了保安寺,香火越來越鼎盛,面積也擴大了幾倍。

陽羨第一人物周處一一屺山


如今的屺山鬱鬱蔥蔥,每年陰曆三月三,宜興人素有爬屺山的傳統,爬上屺山頂保安寺中燒香拜佛。那一天屺山人山人海,熱鬧非常。爬山那天在下山之時還有采青的傳統。一般採摘柏芝,竹枝,松毛。尋常時間遊人也不少,不失為週末親子登高的一好去處。

陽羨第一人物周處一一屺山


陽羨第一人物周處一一屺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