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山藥品質差春種施肥是關鍵,施肥不當引起營養失調、跑秧等症

山藥為薯蕷科薯蕷屬植物,是藥食兩用的古老作物,在我國己有2000年的栽培史。

種植山藥品質差春種施肥是關鍵,施肥不當引起營養失調、跑秧等症


一、山藥的營養價值

山藥所含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只有紅薯的一半左右,不含脂肪,蛋白質含量較紅薯高。山藥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轉化為澱粉的分解產物糊精,糊精可以幫助消化,所以山藥是可以生吃的芋類食品。山藥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尤其鉀的含量較高;所含維生素種類和數量較少,不含維生素B12、維生素K、維生素P、維生素D,幾乎不含胡蘿ト素。山藥的葉是胡蘿蔔素的極好來源,也是鈣、鐵、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山藥含有澱粉糖化酶、澱粉酶等多種消化酶,它所含的能夠分解澱粉的澱粉糖化酶,是蘿ト中含量的3倍,胃脹時食用,有促進消化的作用,可以去除不適症狀。山藥具有很強黏度的物質基礎是糖和蛋白質的複合體——一種被稱為黏蛋白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防止黏膜損傷,並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保護胃壁,預防胃潰瘍和胃炎。

種植山藥品質差春種施肥是關鍵,施肥不當引起營養失調、跑秧等症


二、山藥的需肥規律

山藥的生育期較長,需肥量很大,特別喜肥效較長的有機肥。由於塊莖的形成伴隨著澱粉等物質的積累,故磷鉀的需求量相對較大。山藥在生長前期,由於氣溫低,有機養分釋放慢,宜供給適量的速效氮肥,促進莖葉生長;生長中後期塊莖的生長量急增,需要吸收大量的養分特別是磷鉀肥,要特別注意防止缺肥早衰。山藥是忌氯作物,土壤中氯離子過量會影響山藥生長,表現為藤蔓生長旺盛,塊莖產量降低、品質下降、易碎易斷,不耐貯藏和運輸。因此,不宜施用含氯肥料。

三、山藥施肥技術

笠翁認為山藥施肥一般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和複合肥為主,也可以氮、磷、鉀配比施用。而追肥的重點則在塊莖膨大期,要因植株長勢追施適量速效肥料,以促健長,防早衰。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2000~4000kg、等量複合肥(18-18-18)60~80kg(施用前將二者充分拌和),或有機肥2000kg、尿素25kg、磷酸二銨25kg、硫酸鉀30kg。基肥在整地全田均勻撒施,施後將肥料耕翻人30cm耕層中。笠翁認為巧追肥的原則是“

前期重,中期穩,後期防早衰”。

種植山藥品質差春種施肥是關鍵,施肥不當引起營養失調、跑秧等症


四、山藥施用緩釋肥優點和有機肥作為緩釋肥的應用

  • 緩釋肥可以持續地釋放養分,完全可以滿足山藥在整個生長週期對養分的需求,肥料用量減少,利用率提高。緩釋肥肥效比一般未包膜的長30天以上,淋溶揮發損失減少,肥料用量比常規施肥可以減少10%~20%,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 提高山藥的產量與改善其品質,降低作物的病害發生率,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養分比和功能菌群結構,使土壤具有良好的物理透性和良好的生物活性。施用後表現為肥效穩長,後期不脫力,抗病抗倒,増產5%以上。
  • 施用方便,省工安全。可以與速效肥料配合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施肥用工減少三分之一左右,並且施用安全,防肥害。

1、緩釋肥施肥時期

有機肥作為山藥緩釋肥,施肥宜早,不應傷及根系,施肥可在莖葉生長盛期和根狀塊莖膨大期進行。以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和複合肥為主。羊糞中養分含量在家畜糞便中最高,分解速度較快,肥效較猛,為達到肥效平穩,應在羊糞中加入豬糞或牛糞混合施用;人糞尿是速效性有機肥,施用時應搭配粗的有機肥和磷、鉀肥。

種植山藥品質差春種施肥是關鍵,施肥不當引起營養失調、跑秧等症


2、施肥量

基肥在整地前全田均勻撒施,施後將肥料耕翻入30cm耕層中。巧追肥的原則是“前期重,中期穩,後期防早衰”。追肥的重點則在塊莖膨大期噴施藥材根大靈(藥材根大靈可促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有效物質含量大大提高),同時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2000~4000kg、等量複合肥(18-18-18)60~80kg(施用前將二者充分拌和),或有機肥2000kg、尿素25kg、磷酸二銨25kg、硫酸鉀30kg。

種植山藥品質差春種施肥是關鍵,施肥不當引起營養失調、跑秧等症


五、山藥營養失調造成的病害

1、施氮過多,易引起山藥炭疽病

山藥炭疽病主要危害葉片及藤莖,引起山藥大量落葉和死藤,對生產構成嚴重威脅。隨著山藥炭疽病的發生逐漸加重,一般病田減產20%~30%,重病田塊葉片落光,甚至絕收。

2、山藥桔萎病氮肥過多引起

該病主要為害莖基部和地下塊莖。發病初期是在莖蔓的基部出現稜條形溼腐狀的褐色病斑,以後病斑不斷擴展,使基部的整個表皮腐爛,當表皮腐爛面積迅速擴大到能繞莖一週時,就會致使地上部的葉片逐漸黃化、脫落,莖蔓也就迅速枯死。若剖開莖的基部,可見感病部位變為褐色。若是塊莖感病,則在皮孔的四周產生圓形至不規則的暗褐色病斑,鬚根和內部組織也變為褐色、幹腐,嚴重感病的整個塊莖變細、變褐色貯藏期間枯萎病仍可繼續擴展,造成危害。

種植山藥品質差春種施肥是關鍵,施肥不當引起營養失調、跑秧等症


3、山藥斑枯病主要是缺肥引起

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初期葉面上生褐色小點,後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大小6~10mm,中央褐色,邊緣暗褐色,上生黑色小粒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情嚴重的,病葉乾枯,全株枯死。該病秋季發生較普遍。

4、山藥白澀病主要為害葉片,也可為害莖蔓

葉片發病,多是從植株下部葉片先發病,逐漸向上部葉片發展。初時在葉片上產生邊緣不明顯的黃白色小斑點,擴展後因受葉脈限制,病斑呈多角形至不規則形,直徑2~5mm,邊緣變褐稍隆,中間淺褐色,散生許多小黑點。發生嚴重時,病斑匯合,致使葉片穿孔或枯死

種植山藥品質差春種施肥是關鍵,施肥不當引起營養失調、跑秧等症


六、山藥跑秧是氮肥施用不當

如發現莖蔓旺長,要減少氮肥的施用,同時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控制莖蔓生長。在塊莖生長末期,注意養根保葉,防止莖蔓早衰,注意根外追肥,氮、磷、鉀三要素要均衡施用,不能偏施,促進莖蔓和塊莖平衡生長。改善葉片的營養狀況,延長葉片的光合時間,提高物質的積累。

總之、春種山藥的施肥很重要,一是一次性施足基肥,並且要肥效長、質量高的有機肥。二是施肥不當引起營養失調和病害症狀。三是氮肥必須控制好施肥期和量,不然會引起跑秧,影響產量和質量。

如有不同看法的朋友,請留言以並點贊+關注!這裡每天有農業種植技術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